京東推出秒送業務,最快9分鍾送貨上門

教你看點商行 2024-05-19 11:13:57

達達集團最新財報出爐

今日(5月16日),承擔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達達集團發布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

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達到25億元,其中達達快送業務營收爲12億元,同比增長57%,這一增速創下了過去八個季度的新高。

達達財報 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

具體來看,達達快送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于爲各連鎖商戶提供的城內配送服務訂單量的增加。這一增長趨勢不僅體現了達達快送在即時配送領域的市場競爭力,也反映了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戰略布局的成效。

然而,與此同時,京東到家業務的淨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18億元下降至本季度的13億元。這一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營收的減少,以及京東全面推行的訂單金額超過人民幣59元免配送費計劃的調整。

自2024年2月起,訂單門檻進一步降低至人民幣29元,雖然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新用戶並提高了訂單轉化率、新客轉化率提升20%,7日留存率提升10%以上,老客的複購率也提升了近30%,但同時也導致了履約服務營收的減少。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達達集團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

財報顯示,一季度淨虧損爲人民幣3.3億元,雖然較2023年同期的3.5億元有所收窄,但累計近7年的數百億虧損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這一持續虧損的狀態不僅考驗著達達集團的盈利能力,也對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穩盤構成了潛在威脅。

達達集團虧損情況 圖源:達達集團財報

更爲雪上加霜的是,達達集團在前段時間還曝出了業績造假的消息。今年1月8日,達達發布公告稱,在例行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可疑行爲,這可能導致公司2023年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的某些收入存在疑問。

隨後,京東集團也發布公告證實了這一事件,並表示將委托第三方進行重新審計。

經過三個月的獨立審查,達達集團最終確認在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3年前三季度存在內部虛假交易,導致收入被誇大約5.68億元,營運成本被誇大約5.76億元。

雖然獨立第三方機構的審查結果表明此次財務風波公司管理層沒有參與策劃,爲個別員工所爲,但這一事件無疑對達達集團的財務真實性和市場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股價暴跌和投資者信心動搖成爲直接後果。

面對當前的困境,京東並未坐視不理。在不久前,達達集團董事會已批准啓動一項股票回購計劃,計劃通過自有資金,在今後2年內回購人民幣最高約3億元的股票。

但挽救達達集團的信譽並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的行動仍迫在眉睫。

京東編織即時零售大網

因此,京東做出了挽救的第一步。

京東宣布將原有的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進行全面整合升級,推出全新的京東秒送品牌,提供最快9分鍾送達服務。

目前,京東App中原本“小時達”的各類消費者觸點已全面更新爲“秒送”,包括頂部雙首頁入口名稱、搜索結果標簽等。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App首頁也逐步上線了秒送專區,這不僅爲商家和商品帶來了更多的曝光機會,也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加多樣化的優惠活動。

京東秒送專區 圖源:京東APP

其實,往回看,京東對于即時零售領域的投入和決心從未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早在去年,京東就開始深度介入達達集團的管理,掌握話語權。去年12月,達達集團宣布了一系列管理層調整,其中京東集團CFO單蘇接替辛利軍出任董事會主席和提名委員會成員。

同時,原美團S-team成員郭慶成爲京東集團CEO許冉的顧問後,也積極參與到了即時零售和機器人等業務中,爲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建議。

在戰略規劃和願景上,京東也展現了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雄心壯志。

去年9月,京東到家啓動“雙百億品牌計劃”,旨在助力超10個品牌銷售額破10億。同時,京東還明確表示將聚焦全品類、小時達、平台化三大方向,以推動即時零售業務的快速發展。

今年,京東更是將即時零售作爲三大必贏之戰之一,顯示出其在該領域的堅定決心。

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投入也取得了顯著的回報。數據顯示,一季度京東App場域的月均下單用戶數和訂單量均實現了同比超過70%的增長,秒送頻道的GMV同比增長超過200%,這一成績充分證明了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強勁增長勢頭。

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

然而,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美團、餓了麽等老牌勁旅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而抖音等新興平台也在不斷崛起。爲了應對這些挑戰,京東需要持續創新、優化服務、拓展合作,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此外,京東還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戰略和規劃。例如,京東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品牌商和實體門店的合作,提供更多樣化、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同時,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更精准地把握消費者需求,提升購物體驗。

總之,京東編織的即時零售大網已經初步形成,但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豐收,還需要經過時間和市場的考驗。

即時零售行業邁向全面繁榮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時間成爲了人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在這種背景下,即時零售憑借其“快”和“近”的核心優勢,迅速崛起並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睐。

作爲線上線下融合的新興市場,即時零售行業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增長潛力。

據《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該行業近年來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2022年市場規模已突破5042.86億元,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躍升至2022年的三倍,昭示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這片充滿機遇的“萬億級藍海”中,各大巨頭紛紛揚帆起航,搶灘登陸。美團、餓了麽、京東等行業巨頭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實力,已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其中,美團憑借強大的即時配送能力,其即時配送訂單量持續攀升,美團閃購業務亦表現搶眼,去年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0%,用戶的購買頻次及消費額均持續增長,年度活躍商家也同比增長近30%。

餓了麽則通過“雙百計劃”等策略,攜手品牌商實現快速增長,穩固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地位。阿裏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受季度內交易用戶和購買頻次顯著提升所影響,餓了麽訂單增長強勁,同時帶動本地生活集團季度內收入至146.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

圖源:阿裏巴巴財報

抖音也迫不及待地上桌了,其通過推出小時達業務和“抖音商城版”APP,積極布局即時零售,成爲新興力量。

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即時零售的品類也在不斷豐富。美團與迪卡侬、蘇泊爾等品牌的合作,爲用戶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京東則在酒水領域深耕細作,推出“名酒保真”專區,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

然而,即時零售行業在迎來繁榮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消費者即時零售消費習慣的培養、本地商家經營思維的轉變、電商企業在追求速度與品質之間的平衡等,都是行業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各大平台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服務,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即時零售策略,以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

此外,供應鏈的管理和市場競爭也是即時零售行業需要面對的挑戰。從采購到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和協調,以確保商品的質量和配送的及時性。

在這片遼闊的海洋中,各大巨頭正升起各自的幡旗,展開新一輪的硬實力比拼。無疑,即時零售的下半場將更加精彩紛呈,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見證這個行業的全面繁榮。

作者 | 電商君

0 阅读:1

教你看點商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