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中醫藥大省,卻也是肝癌死亡率最高的,這背後原因是什麽?

春天醫生 2024-02-17 14:48:43

肝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有約84.3萬人死于肝癌,其中中國占了近一半。

而在中國,廣東省的肝癌死亡率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這一現象令人不解,因爲廣東是中醫藥強省,擁有衆多國醫大師和名中醫,中醫藥在肝癌的防治方面也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經驗。

廣東爲什麽會成爲肝癌的高發區?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們要了解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即導致肝癌發生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公認的肝癌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癌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約占80%以上的肝癌病例。肝炎病毒可以通過血液、母嬰、性接觸等途徑傳播,長期感染可以導致肝細胞的炎症、壞死、纖維化、肝硬化,最終誘發肝癌的發生。

飲食不良

飲食不良,包括食用含有黃曲黴素的發黴食物、過量攝入脂肪、糖、鹽等,都會增加肝癌的風險。

黃曲黴素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毒素,存在于黴變的谷物、豆類、花生等食物中,它可以損傷肝細胞的DNA,引起基因突變,促進肝癌的發生。脂肪、糖、鹽等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進而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這也是近年來肝癌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酒精和煙草

酒精和煙草的過度使用,也會增加肝癌的風險。酒精可以直接損傷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壞死、炎症、纖維化、肝硬化,增加肝癌的發生可能。

煙草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如苯並芘、亞硝胺等,它們可以通過血液進入肝髒,幹擾肝髒的解毒功能,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

遺傳和環境

遺傳和環境也是影響肝癌發生的因素。一些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症、遺傳性慢性肝炎、遺傳性肝髒脂肪變性等,都會增加肝癌的風險。環境中的一些致癌物質,如砷、氯化乙烯、苯等,也會通過水、空氣、土壤等途徑進入人體,對肝髒造成損害,誘發肝癌的發生。

以上這些危險因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爲什麽廣東會成爲肝癌的高發區。但似乎不夠充分說明廣東與其他地區的發病率區別,有沒有可能還有別的原因呢?

可能跟廣東人服中藥的習慣有關

從所周知,廣東人還有一個愛好,喜歡服中藥,無論日常生活上火,牙疼,還是得了重大病,中藥永遠是他們的一個選項。

廣東人服中藥的習慣有著深厚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廣東省位于南方沿海,氣候濕熱,人口密集,疾病多發,中醫藥在這裏有著廣泛的應用和傳播。

廣東人認爲中藥能夠調理身體,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和老年病。廣東人還喜歡吃一些野味、發黴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質,對肝髒造成損傷,因此廣東人會用中藥來解毒保肝。

廣東人還有一些特殊的中藥使用習慣,比如喝涼茶、吃蛇膽、用中藥泡酒等,這些都是廣東人認爲有益健康的做法。

根據一些研究,中藥的使用可能會對肝癌的發生有一定的影響,除去中藥本身的治療效果(不在增加肝癌發病討論範圍內),中藥的使用也可能會增加肝癌的風險,比如一些具有肝毒性、致癌性、致突變性等不良作用的中藥,如黃藥子、菊三七、蒼耳子、何首烏、雷公藤等,還有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能致癌、傷肝、傷腎,這些藥材你認識嗎?)

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對肝髒造成損傷,誘發或加重肝癌的發生。因此,在服用中藥時,應該遵循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避免盲目服用或濫用中藥。

綜上所述,廣東省的肝癌死亡率高,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肝炎病毒感染、飲食不良、酒精和煙草消費、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是重要的危險因素。可能還跟廣東人喜歡服中藥有一定的關系。

同時,也需要加強肝癌的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提高肝癌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廣東省的肝癌問題,保障廣東人的健康福祉。

0 阅读:235
评论列表

春天醫生

簡介:分享原創,靠譜的醫學健康資訊!不要相信評論區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