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寒潮上線,60年不遇冷春來襲?農諺給出答案:3月還得冷!

小鹿愛白話 2024-02-29 12:12:59

二月份,我國的中東部遭受了兩次大規模的寒流襲擊,正好趕上了春運期間的返鄉和返城高峰,給人們的出行計劃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看來冷空氣的腳步還沒停歇。天氣預報顯示,還有一波新的寒流正在路上,帶著60年未見的寒冷春天。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看來今年還是要多穿點。

02、細說這輪寒流

全月來看,二月的降水和降溫可謂接踵而至,雨雪和冰凍天氣成了家常便飯。月初,得益于偏強的溫暖氣團和暖高壓脊的作用,東北、華北、黃淮等地區普遍溫度較高,有的地方比往常還要暖和3度以上。可是,隨著月底寒流的抵達,這股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穿過蒙古高原,帶來了普遍的降溫,多地氣溫大幅下降了10度甚至更多。

這股寒流的影響下,江淮、江漢、黃淮等地的氣溫都創下了新低。而在魯蘇皖豫一帶,尤其是淮河以北地區,遭遇了大面積的凍雨和霰雪,對當地的交通、農業都造成了影響。

好在,隨著寒流過去,氣溫又開始回升。東北地區和青藏高原的氣溫回暖顯著,比如大興安嶺的最低氣溫從-35℃升到了-20℃。華南地區的溫度也在迅速回升。

然而,就在氣溫漸漸回暖之際,2月底到3月初,又有新一輪的冷空氣來襲。這一次,強勁的北風會帶來更加刺骨的寒意,華北、東北、黃淮東部和華南等地區將迎來4到6度的降溫。比如福州,29日的最高溫還有22℃,到了次日就可能降到12℃。而東北東部和內蒙古中東部的降溫幅度更是驚人,預計會達到8到10度。看來,春寒料峭的日子還得繼續。

這次寒潮不僅帶來了一波波的降溫,還給南方一些省份帶來了瓢潑大雨。預測顯示,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可能會成爲此次降雨的重災區。

這股南下的冷空氣與南方強暖濕氣流一碰,便有了南方大範圍的陰雨綿綿,有的地方雨勢凶猛,還伴隨著雷電等強對流現象。合肥、長沙、南昌、貴陽等城市的氣溫可能要下跌到10℃以下,晚上最低溫也可能僅有0到4℃。

具體來說,28號到29號,江南、江漢、西南的東部、華南地區都將有一場小到中雨,而黔東和江南的北部地區將會有大雨,其中還夾雜著雷暴大雨。甯夏、甘肅、青海的東部、山東的東部、山西的中南部、江蘇的北部等地區也會有小雪或雨夾雪。

29號到3月1號,江南、江淮、華南和西南東部的雨水依舊,而福建西北部和江西中部,雨水將升級爲大雨。同時,內蒙古的東北部、黑龍江中南部、四川高原西部、西北地區的東部將迎來小到中雪或雨夾雪。

到了3月1號,隨著暖濕氣流的減弱,南方的雨水也會相應減少,長江中下遊地區將迎來晴朗天氣。東北地區的東部、南疆的西部山區、西藏的西部、西北的東南部則有雨夾雪的可能。

03、冷春真的難得一遇?

在這輪寒潮的影響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將迎來新一輪的溫度下跌。北方多地出現了雨夾雪或小雪,南方則是小雨或大雨成片。

很多人好奇,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迎來了60年一遇的冷春,或者倒春寒又來了?

實際上,雖然二月有雨雪頻繁,偶爾還伴隨著降溫,但也不算是真正的倒春寒。

目前雖然過了農曆正月,但按陽曆來算,二月仍舊是冬天,冷風和暖濕氣流常有沖突,所以雨雪多發也並不奇怪。

不過每次寒潮都會被之後的迅速回溫所抵消,這次同樣如此,氣溫預計很快將回升超過15℃。

另外,按照“九九消寒歌”的老說法,現在還處在“八九”階段,據說“九九桃花開”,也就是說,要過了九九,春天才真正到來。

如果在驚蟄過後,又遭遇了低溫和雨雪,那時才真正算得上倒春寒。尤其是到了清明節前後,如果天氣突變,對農作物的影響可能會特別大。

進入三月,俗語所說的倒春寒可能就要到了,氣溫依舊寒冷。那句“春捂秋凍”提醒著我們,別著急摘下厚重的棉衣。

天氣預報顯示,三月份天氣多變,冷暖更叠頻繁。

從3月3日到5日,預計將迎來新一波的寒流南下,帶來的雨雪和驟降的氣溫可能會讓京津冀、陝西、山西、山東等地感到冷飕飕,長江流域的雨水也偏多。

從2月27日到3月7日,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比同期要低1到3攝氏度,華北、西北、江南、華南、黔南等地的氣溫甚至還要低出4度。

3月8日到11日,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氣溫仍然比平常低1到2攝氏度,而華北北部、貴州、西北地區的氣溫會低3攝氏度以上,這個趨勢預計會持續到三月中旬過後。

根據GFS模型的預測,3月13號左右,蒙古高原可能會出現一個強烈的紫色極渦。如果它往南移動,那麽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都將感受到它的影響。

很多人疑惑,今年寒潮爲何如此頻發,幾乎隔幾天就有一波?

實際上,2月以來的寒潮主要受極地渦旋的驅動。極地渦旋是一個跨越大氣不同層次的氣象系統,底層是對流層,其上則爲平流層。通常,北極渦旋是個強大而穩定的系統,尤其在冬季,北極處于長夜,中心冷空氣下沉,上空低壓,周圍不斷補充著冷空氣,使極地渦旋保持穩定,將冷空氣鎖在北極圈內,確保中緯度地區氣候溫和。

但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和北極海冰的融化,北極中心的暖高壓頻繁出現,極地渦旋被擠出中心位置,高緯度地區的渦旋變得支離破碎,一旦急流減弱,它們就可能南下。

從2月份開始,北極平流層突然變暖,北極高壓成常客,渦旋失了家,分裂爲多股冷極,有的趕往北美,有的抵達西伯利亞。待合適的時機就會南下,從而影響我國的氣候變化。

那麽,冷空氣南下不是應該只帶來幹冷嗎?爲什麽還會引發這麽多雨雪?實際上,雨雪頻發也說明了暖濕氣流活躍。

暖濕氣流負責將水汽從熱帶或亞熱帶地區輸送到高緯度。冬季時,我國南方常受副熱帶高壓和南支槽的影響,西南暖濕氣流尤爲強勁,向中東部輸送大量水汽。

當冷空氣南下遇上暖濕氣流,就會導致大氣不穩定,滋生雨、雨夾雪、冰粒、凍雨、雪等現象。

而初三月的這場寒潮,是因爲南支西風槽特別活躍並向東移動,副熱帶高壓推波助瀾,將暖濕氣流拉到華南沿海,碰上陸地的冷氣團,就形成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

不過,據預測,從四月中旬起,平流層將變暖,極地渦旋開始崩潰,不會再對國內氣候産生影響。

而且,新預測顯示,3月上中旬之後,西風很難再達到之前的強度,這意味著極地渦旋無力增強,也就難以再把冷氣團推到中緯度地區,大範圍的降溫天氣可能就此告別。

看來,這一波倒春寒幾乎肯定會來,但之後我國中緯度地區是否還會經曆寒潮,目前還不能確定,還得依賴更精確的天氣預測。

4 阅读: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