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把“事事有回音”落到實處——最高人民法院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系列綜述之五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3-02 16:20:25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在實踐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件件來自基層、來自實踐、來自群衆的建議,凝聚著代表們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廣大人民群衆的願望和呼聲,承載著人民群衆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真切期盼。

一年來,最高人民法院著力把接受人民監督、辦理意見建議轉化爲推動法院工作發展的強大動力,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深化人大代表溝通聯絡,探索更多全過程人民民主司法實踐

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

“‘代表、委員聯絡工作是沒有止境的’。要堅持人來人往、常來常往,不僅‘屏對屏’‘線連線’,更要‘面對面’,這樣才能‘心連心’,不負建議、提案承載的重托。”2023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在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承辦代表建議、政協提案交辦會上表示。

李亞等3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人民法院在完善相關機制、暢通民意渠道等方面創新施策,進一步豐富人大代表參與人民法院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持續提升辦理質量,探索更多全過程人民民主司法實踐。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聯絡工作,自覺將接受人大監督作爲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審判工作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2023年全國兩會後,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創新和暢通人大代表參與法院工作的形式和渠道,結合主題教育、年度重點工作以及人大代表關心關注的問題,先後邀請全國人大代表進行集中視察、專題調研、旁聽庭審、參與公衆開放日和新聞發布會等各類活動168次,聘請119名全國人大代表擔任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屆特約監督員,督促指導各地法院開展與全國人大代表溝通聯絡3770次。據數據顯示,全國法院總計聯絡全國人大代表5270人次,梳理轉辦代表審議意見2778條、日常意見建議1285條。

“大家的監督就是對我們最有力的支持!”2023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司法審判工作的意見建議。張軍院長出席會議並認真記錄下與會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建議。

紮實做好辦理工作,把自覺接受監督轉化爲推動法院工作發展的強大動力

代表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是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反映人民群衆意見的重要形式。辦理代表建議,是尊重代表權利和人民權利的具體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梁黎明在2023年人代會上審議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提出,要認真辦理好代表意見建議。

如何把代表建議等辦理工作與主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法院工作做實,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得到更充分的體現?2023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承辦代表建議、政協提案交辦會。

交辦會上,張軍院長表示,代表、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彙集了人民群衆的期盼、要求。辦好建議、提案,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我們要看到辦理建議、提案工作背後承載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政協制度賦予我們的職責。把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作爲向14億人民彙報法院工作,接受人民監督,落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過程。”張軍強調。

據統計,最高人民法院承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335件。其中,大會期間交辦代表建議327件,閉會期間交辦代表建議8件;直接答複代表的主辦類代表建議124件、協辦類代表建議167件、參閱類代表建議44件。

抓實日常建議答複工作,暢通日常意見建議收集報送審核交辦機制,最高人民法院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收集的2778條審議意見梳理後及時作出書面反饋,把“事事有回音”落到實處。

下一步,人民法院將以求極致的精神紮實做好辦理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努力回應代表關切,引導促進把自覺接受監督、辦理意見建議轉化爲推動法院工作發展的強大動力。

進一步讓公衆走近、了解法院工作,增加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全國人大代表拉瓊在參加部分代表視察山東法院活動時提出,希望人民法院進一步加強法院宣傳工作,有助于公衆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那麽,如何落實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推動法治觀念深入人心?過去一年,人民法院作出了不少探索與實踐——

依法懲治網絡暴力、治理高額彩禮、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做實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聚焦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和社會關注熱點,共召開28場新聞發布會,發布607個典型案例。每一場發布都是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诠釋著法治的精神、書寫著法治的進步。

爲打造特色法治宣傳品牌,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舉辦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年度十大案件宣傳活動,通過真實鮮活的案例講述中國法治故事。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法治護航 伴你成長”六一公衆開放日活動,邀請中小學師生走進最高人民法院,與首席大法官互動交流,觀看由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幹警帶來的模擬法庭,在稚嫩的心靈裏播下法治的種子。

在“12·4”國家憲法日當天,最高人民法院舉辦國家憲法日主題開放日活動及新任職人員憲法宣誓儀式,邀請人大代表、媒體記者等現場見證;組織全國法院聯動宣傳憲法,通過多形式、多趣味的豐富活動,推動憲法深入人心。

另外,電視劇《底線》《陽光下的法庭》和紀錄片《家事如天》等作品相繼的面世,都體現了人民法院積極采用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對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展現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成就。

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將牢記黨和人民重托,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主動接受監督,依法履職盡責,做深做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張 孟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