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拜登陷入糾結與擰巴|京釀館

新京報評論5 2024-05-10 15:31:15

美國政府急于在大選前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帶有濃厚的選舉博弈考量。

▲這是4月2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商務部大樓。圖/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一場圍繞是否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的聽證會,將美國圍繞這一敏感問題的博弈再次推到公衆眼前。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試圖將越南拉攏爲戰略盟友的努力,與他希望獲得工會工人投票的願望發生沖突,因爲貿易領域的律師們爲商務部是否應該將這個國家提升爲市場經濟地位爭執不下。

美國商務部聽證會的博弈

5月8日由美國商務部主辦的公開聽證會,采用在線形式舉行。根據既定程序,商務部將在7月26日之前完成審查,作出是否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的最終決定。

會上,代表越南工貿部的律師表示,越南“滿足了美國商務部用于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具有市場驅動型經濟屬性的六項標准”。他表示,在政府給予國有企業補貼方面,越南的力度小于印度,對外資開放程度則大于印尼、加拿大和菲律賓,“而這些國家均獲得了美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承認”。

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一直謀求將美國供應鏈與中國“脫鈎”,促使區域內國家在中美博弈間“選邊站”。2023年9月,拜登出訪越南期間,宣布美越關系升格爲“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隨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稱,越南爲“友好”投資目的國,並一度公然宣稱“越南是適宜的供應鏈替代國”。

有分析家認爲,拜登政府急于推動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但這一努力在聽證會上遭到強大阻力。

來龍去脈和各方的小算盤

所謂“非市場經濟”(NME)地位,是美國商務部羅列的一份國家名單。目前包括中、俄、越、朝、阿塞拜疆等十余個國家在列。對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美國會對從其進口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且允許征收所謂“反傾銷”關稅。

所謂“美國商務部用于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具有市場驅動型經濟屬性的六項標准”,包括該國貨幣是否可兌換;工資率是否由勞資雙方自由談判決定;是否允許合資企業或其他外國投資;生産資料是否歸國家所有;國家是否控制資源分配和價格及産出決策;人權及勞工權利。

實際上,“市場”是虛,“地位”才是實。美國商務部這份NME名單完全是“意識形態主導型”。

一些傾向于民主黨的美國智庫,是推動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推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是最狂熱推動這一進程的美國智庫。其東南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希伯特公然強調,NME名單裏面的國家,如今都和美國有過節,“到了把越南剔除出來的時候了”。

還有智庫則強調,“越南的非市場行爲不像其他同類國家那麽不可接受”,賦予其市場經濟地位“可以鼓勵它進行更積極、對美更有利的變革”。

▲越南首都河內城區景觀。圖/新華社

對美方的動向,越南方面表現出歡迎的態度。去年底,越南方面就曾要求美方將越南剔除出NME,今年則加大了公關力度。在5月9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對美國商務部考慮將越南列入市場經濟國家表示“歡迎”,稱召開聽證會“是考慮承認越南市場經濟的重要一步”。

不過,阻力是巨大且現實的。美國是越南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但華盛頓對越南發起的貿易防禦調查比對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其中主要是反傾銷調查。

越南駐美國貿易辦公室稱,截至2023年8月,越南共收到美國貿易救濟案件58起,其中反傾銷26起。對此,不少人認爲,如此密集的反傾銷舉措且持續多年,本身就表明,對越維持甚至擡高貿易壁壘,在美國産業界有根深蒂固的基礎。

事實也的確如此。激烈反對將越南剔除出NME的美國制造業聯盟(AMM)致信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越南“政府幹預市場的行爲十分明顯”,因此“不能被合理地理解爲展示市場經濟的特征”。

針對“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有助于建立起不依賴于中國的美國産業鏈”的論調,今年1月,多名持反對立場的美國參議員、衆議員聯名致信雷蒙多。聯名信稱,在解決越南明顯的非市場行爲和勞動法的嚴重缺陷之前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將加劇持續的貿易扭曲,侵蝕美國的制造業基礎,威脅美國工人和工業。

越南恐是緣木求魚

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國政府急于在大選前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帶有濃厚的選舉博弈考量。其意在借此迎合部分選民對華“脫鈎”訴求,顯示自己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爲。不僅如此,民主黨和拜登本人都自诩對越外交是其政績“亮點”,也希望借此爲選舉增色。

有分析指出,越南意識到,一旦特朗普和共和黨勝選,將大概率進一步收緊其外貿政策,疊起更高的關稅壁壘,所以“趕集要趁早”。

但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既然共和黨存在勝選可能,且一旦勝選,不論是否爲NME都會被“一勺燴”,越南此刻謀求“擠進去”,並不惜爲此在言行等方面冒犯其他重要貿易夥伴,恐是緣木求魚、甚至是得不償失的。

甚至民主黨的立場也可能逆轉。賓夕法尼亞州是美國鋼鐵産業中心,當地企業和民衆激烈反對美國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而該州又是重要的“戰場州”,爲取悅該州選民,拜登已否決了新日本制鐵公司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更在敏感時刻抛出“對中國進口鋼鐵大幅提高301條款關稅”的爭議性綱領。

鑒于美國鋼鐵公司是反對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的急先鋒,一旦賓州表現出更明確的“你投票給越南我就不投票給你”意向,本就因選舉力推此議案的拜登和民主黨,立場恐怕也會逆轉。

事實上,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在中國越來越難以替代的今天,美國囿于舊冷戰思維頑固追求“與中國脫鈎”“在中國周邊拉人站隊”,原本就是本末倒置。

越南也好,東南亞其他經濟體也罷,也將勢必繼續在美方強大壓力和中國産業、市場強大“磁性”的“交叉僵持”下繼續糾結和擰巴下去。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