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劉少奇評徐立清:你是一名應該授上將而沒授上將軍銜的中將

曆史偉人錄 2024-05-17 15:00:23
前言

當“上將”軍銜這個誘惑擺在你面前時,你會毫不猶豫的接下還是拒絕呢?對此,徐立清將軍的做法是拒絕。

彭德懷不同意徐立清讓出級別的請求

徐立清有一個常人無法比擬的長處,他非常善于聯系幹部,更加了解熟悉幹部一直以來,他都不斷的強調:考核幹部是幹部工作的基本建設,只有把考核幹部工作做好,才能夠正確地使用幹部。徐立清是這麽說,也是身體力行做的。

徐立清的家門一直是敞開的,這意味著,只要是找上門的同志,不管對方的職務是高還是低,和他熟悉或者是不想熟悉,更不管是節假日還是白天晚上,他都會熱情的接待對方。

一次,有一位同志去徐立清的家裏,因爲徐立清不在家, 門衛自作主張沒有將對方放進去,後來,這件事還是傳到了徐立清的耳朵裏,他便專門派了秘書去看望這位同志,並向對方表達了歉意。

在待人接物這一方面,徐立清一向是沒有架子的,在爲人方面他更是以謙遜著稱,所以,廣大的幹部群衆都很喜歡和他交心,久而久之,徐立清就掌握了全軍幹部隊伍的基本情況,之後,在向羅榮桓彙報工作的時候,他都不需要翻閱自己的小本子,光是靠著自己的記憶就能夠說出領導幹部和全軍幹部的基本情況。

正是徐立清的這一能力,導致研究幹部任職以及配備領導班子時,他都能夠准確的提出意見,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知人善任,領導班子之間的搭配也極爲和諧。

憑借著自己優秀的工作能力,徐立清完全可以越升越高,但是,在對待職務這方面,他是沒有多少追求的。

早在1955年授銜之前,徐立清就曾主動讓過,要求將自己的正兵團職降爲副兵團職。

得知徐立清的這一決定後,羅榮桓還在會議上多次對他予以表揚,他的這種以身作則的精神,值得廣大的同志進行學習。

不過,徐立清的這一請求沒有得到上級的同意,當時彭德懷專門找到他,不同意他的請求,所以,在定級的審批報告上面,彭德懷還是寫上之前的職位安排。

你是一名應該授上將而沒授上將軍銜的中將

1955年,在評定授銜的時候,徐立清又上演了讓銜的一幕。

當授銜的初步方案送到毛主席跟前時,毛主席直接表示自己這個大元帥不要了,自己穿上那身制服不但不會舒服,而且去群衆當中講話也會不方便,所以還是不評銜比較好。後來他又問了劉少奇和周恩來等人,大家都一致表示不要評了。

毛主席這些中央領導不要軍銜的事情傳到徐立清這裏時,負責授銜工作的他的內心産生了極大的觸動,他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自己在這次的評銜過程中,又是什麽樣的姿態呢?

考慮了半天,徐立清找到成都軍區副司令黃新廷,告訴對方,按照條件,他應該是授予上將軍銜的,但是,如今他就不要這個上將,只要一個中將怎麽樣?

對于徐立清的這個決定,黃新廷舉雙手雙腳同意,一直以來徐立清都以不爭名利而出名,這也確實是他能夠幹出來的事。

之後,徐立清的老戰友許世友到北京開會,徐立清和他聊天時,也提到了自己的決定,許世友聽後恨不得給他豎一個大拇指,許世友表示支持。

當然,除了受到毛主席等人的影響,徐立清這麽決定也是有所考量的:

第一:能夠減少四方面軍在上將當中的占比;第二,克服自己的名利思想,還能激發自己的鬥志;第三:有利于做那些爭軍銜人的工作。

幾日後,徐立清將自己的報告和請求降低軍銜的理由都一一寫好,交了上去,結果羅榮桓依舊沒有同意,他還是在上將軍銜的名單之中看到了自己。不過,這次徐立清直接將自己的名字從上將名單中劃掉,並添在了中將名單之中。

後來,這份報告交上去,羅榮桓他們是打心底不同意,按照徐立清做的貢獻,完全能夠評上上將軍銜,不需要委屈自己,最後這件事更是鬧到了周總理的面前,不過,徐立清對此很堅持,還做通了周總理的工作。

授銜那天,劉少奇在見到徐立清後,同他說:“你是一名應該授上將而沒授上將軍銜的中將。”

徐立清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55年7月,幹部首先授勳評定工作基本完成,徐立清也因爲勞累成疾,心髒病嚴重,最後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進行治療。

徐立清病倒之後,對于自己占著位置卻不能工作而感到不安,曾經還給中央軍委、彭德懷、羅榮桓元帥寫信,請求“讓位”,將自己身上的職位免去,將機會留給更需要的新人。

等到徐立清的身體有一點好轉時,他又給上級寫信,說是自己的工作已經難以勝任在總部的工作,請求提前退出現役,轉移到地方,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徐立清一向是以身作則,縱然他做了幾十年的幹部工作,卻從未想過徇私情,給同志們和孩子們做了一個極好的榜樣。

10年後,徐立清前往江西萍鄉參加“四清”,還帶兵在農村進行調查研究,而且,他能夠在工作當中和農民們打成一片,和他們一塊勞動,團結農村的幹部以及群衆,在他的努力之下,農業生産得到了提高,他自己也受到好評。

同年底,徐立清被召回了北京,回去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爲“羅瑞卿問題”。沒過多久,文革也開始了。

在這10年動亂之中,即便自己都處于逆境之中,徐立清卻仍舊憑借著自己瘦弱的身軀去保護幹部,堅守原則,剛正不阿,爲幹部們說公道話。

縱然在面對緊急情況,他依舊能夠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給群衆組織做工作,還保護了不少的幹部。

當然,徐立清也不是能夠一直“置身事外”的,之後他也被送到軍隊農場監督勞動,而地點就是侯馬總政幹校,每個月只會給他發放50元的生活費,在這一過程中,他沒有怨天尤人,始終保持著一股信念,相信他一定能夠重新回去爲祖國和人民做貢獻,徐立清的願望得以實現,一直到九一三事件後,他成功回到北京。

兩年後,全軍八大軍區司令調動,徐立清被任命爲濟南軍區政委,在這裏工作的一年零九個月,徐立清始終認真負責,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一直以來都堅持親自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後來更是和軍區所在的省、地委密切配合,幫助穩定了局勢。

1980年,徐立清被免去總政副主任的職務,又被安排去做其他工作,看著他體弱多病,不少領導都勸說他注意一下自己的方針,只需要掌握大政方針即可,但是,徐立清拒絕了,依舊親力親爲,燃燒自己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三年後,徐立清病逝在北京,終年73歲。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