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讀狹義相對論,原來如此簡單!

宇宙時空探索 2024-03-28 17:01:17

相對論,是我科普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前也做過多次科普。今天就換一種科普方式,以講故事的方式,盡可能通俗地闡述狹義相對論的前世今生。

從電和磁的發現之路開始講起。

我們都知道,法拉第在近兩百年前發現了電磁感應,其實那時候科學家就已經知道了電和磁肯定“有一腿”,但短時間內並沒有發現電和磁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偉大的麥克斯韋提出了無與倫比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統一了電和磁,從此,電和磁就成了一家人。

麥克斯韋方程組到底有多偉大?說它是人類曆史上最美的方程,一點也不誇張。

麥克斯韋方程組完美闡述了電和磁的相互轉化規律,如此優美的方程組,當然備受物理學界的青睐,而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非常鍾情于該方程組。

一直以來,愛因斯坦對光也是情有獨鍾,而光是一種電磁波,而電磁波的事情恰恰歸麥克斯韋方程組管,這也是愛因斯坦如此鍾情于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原因所在。

麥克斯韋方程組可以推導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也就是光速,公式中光速是一個常數,只與真空的磁導率和介電常數有關,竟然沒有提到任何參照系!

這無疑激發了愛因斯坦的靈感,在衆多物理學界大佬都在尋找光速的參照系“以太”的時候,愛因斯坦大膽提出:光速爲什麽一定要參照系?如果光速本來就是絕對的,不需要參照系,我們就沒有必要苦苦尋找那未知的以太了。

于是愛因斯坦大膽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

這裏必須糾正一個錯誤認知,很多人認爲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證明了光速不變,其實不是那樣的,這個實驗頂多表明以太不存在,甚至面對實驗結果,邁克爾遜和莫雷本人都不願意相信以太真的不存在,他們甯願相信實驗出了差錯,因爲他們心裏明白,如果以太真的不存在,意味著牛頓力學體系就轟然倒塌了,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很難接受的。

既然邁克爾遜和莫雷連“以太不存在”的結果都不敢相信,更不可能去想“光速不變”了!

當然,這個實驗確實出現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又給了愛因斯坦靈感,讓他堅信以太的確不存在,加速了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不變原理是什麽意思呢?

當然不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裏”,而是指在任何運動狀態下,相對任何參照系,光速都保持不變。說白了,光速是絕對的,與其他任何速度疊加之後仍舊是光速。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我靜止在地面上,打開手電筒,發出一束光。在我打開手電筒的瞬間,你以0.9倍光速追趕那束光,在你眼裏,那束光的速度是多少呢?

按照我們傳統的速度疊加來計算,應該是0.1倍光速。實際上呢?仍舊是光速。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速度有多快,那束光在你眼裏的速度始終都保持光速不變,就是這麽霸道。

這就是光速不變原理。除了這個原理之外,還有一個原理:相對性原理,通俗來講就是在慣性系中,物理定律保持不變。具體該如何理解呢?

還是舉例說明。

我在跑步,速度是每秒5米,而你靜止在地面上。假設這時候整個宇宙只剩下你和我了,那麽咱們兩個人到底誰在運動?

在你眼裏我在運動,在我眼裏你在運動。爲了弄清楚到底誰在運動,我們需要這樣表達:我相對你的速度是每秒5米。

這樣的表達很好理解,沒記錯的話初中物理課上就應該有了吧。但是當“以太”的概念出現之後,結果就不一樣了。

以太,是絕對時空觀下的産物,認爲空間是由以太組成的,空間裏到處充滿了以太,只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所謂的靜止和運動都是相對空間或者說以太而言的,說白了,以太就是絕對靜止的參照系,以太這個參照系淩駕于其他所有參照系。

那麽,剛才所講的“我相對你的速度是每秒5米”,就變成了“我相對空間的速度是每秒5米”。

但是問題就在于,以太這個東西是假設的,需要通過實驗去驗證,但實驗做了很多次,都沒有發現以太存在的證據,比如說著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不過由于絕對時空觀在當時的物理學界如此根深蒂固,沒有人敢否定以太的存在,還是得愛因斯坦大佬出馬,直接用“奧卡姆剃刀”把以太“掐死”了。

愛因斯坦認爲,任何慣性系都是等價的,平權的,沒有任何慣性系是特殊的。在慣性系中,任何物理定律都表現出相同的形式。這就是相對性原理。

實際上,相對性原理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經常坐火車的夥伴們應該有這種感受,如果火車啓動時很慢,很平靜,你甚至感覺不到火車已經啓動了,反而覺得是對面的火車啓動了,還是感覺火車靜止不動,你此時的感受與靜止在地面上的感受沒有任何不同。

說白了,在一列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上,與你靜止在地面上的感受完全相同,在這兩種慣性系下的所有物理實驗都會表現出相同的結果。

而愛因斯坦就是在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上,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說白了,這兩大原理都是假設,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兩大假設的基礎上創建的。當然兩大假設可不是隨便就能想出來的,首先必須自洽,還需要經得起實驗的驗證。

有了這兩大原理,很容易推導出狹義相對論體系下的公式,比如說時間膨脹效應公式,尺縮效應公式等。

其實,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理解爲什麽時間會膨脹,空間會變短。由于在任何運動狀態下觀察到的光速都保持不變,意味著某些東西肯定發生了改變,不然光速不可能保持絕對不變。

比如說,你以0.99倍光速運動,我靜止在地面上,我們看到同一束光的速度竟然是相同的,如果沒有其他東西發生改變,是沒有道理出現這種情況的。

到底什麽東西發生了改變呢?由于速度只與時間和距離(空間)有關,這些東西當然是時間和空間了。具體來講就是,雖然你的速度很快,達到了0.99倍光速,但你的時間和空間也發生了變化,時間和空間會根據你的速度不斷調整,保證你看到的光的速度始終是光速!

這就是狹義相對論,一點也不難。如果你了解了狹義相對論的前世今生,會發現狹義相對論如此簡單。

完!

2 阅读:165
评论列表
  • 2024-03-28 20:30

    解釋狹論的核心是光速爲啥不變,因爲如果光速相對我靜止(老愛的追光實驗),光就不再是電磁波了。作者要努力去解釋這個偉大思想,解釋清楚了,大家就明白了。

宇宙時空探索

簡介:用通俗的語言诠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