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走進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知識産權宣傳周”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4-30 19:35:06

向“新”而行

——走進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

“知識産權宣傳周”

春夏之際,萬物生機盎然,一切欣欣向榮。

這是屬于“新”的時節。

“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將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審判職能作用,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不斷提升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以法治之力服務保障新質生産力發展,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堅定的聲音,來自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宣傳周”首場活動新聞發布會。

向“新”而行,護航新質生産力發展,人民法院做深做實知識産權審判,正釋放出“新”的信號。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國法院護航創新發展,碩果累累

圖爲新聞發布會現場。

4月22日,一份護航創新的“成績單”,從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廳傳出。

堅持公正司法,全國法院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産權案件54萬余件,審結數量與新收數量基本持平,分別比2022年上升3.41%和0.13%。

堅持嚴格保護,全國法院在319件知識産權民事侵權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達11.6億元。

深化改革創新,全國已有25個高院、242個中院和287個基層法院有序開展知識産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集中管轄。

……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司法理念,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取得“新”的成效。

保護創新就是服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娓娓道來,人民法院正全面加強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保護創新,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它落腳在人民法院審理的一個個具體的知識産權案件中。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3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産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産權案例。

覆蓋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類型,涉及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國內外知名品牌、數字經濟、種業等衆多重點領域行業……

案例優中選優,凝結著全國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者的智慧與心血,彰顯知識産權司法保護一以貫之的態度和決心。

“丹玉405號”玉米植物新品種侵權案,對多次實施套牌侵權、重複侵權,侵權故意明顯的企業,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爲廣大農業科研者打了一針“強心劑”。

“香菇多糖”侵害技術秘密案探索傳統道地藥材技術秘密的認定和非法利用技術秘密的賠償問題,助推傳統中醫藥守正創新。

“西門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米其林”商標侵權案、“拉菲”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有力打擊傍名牌、搭便車的行爲,依法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及時回應外國投資者對知識産權保護的關切,中國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公平公正審理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利,集中開庭彰顯司法保護力度

4月22日上午9點30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的第二法庭內,座無虛席。

一場關于“軋機設備出料厚度調節”發明專利無效行政糾紛上訴案公開開庭審理,吸引了社會各界代表旁聽觀摩。

法槌起落,又一年集中開庭周活動如期而至。

圖爲庭審現場。

五天10場庭審,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3位庭領導就“領銜”主持7場庭審,涉及多種技術領域的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案件有條不紊地在法庭公平公正審理,充分彰顯國家層面知識産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運行成效。

锂離子電池是消費性電子産品的關鍵部件,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在新能源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知識産權法庭組成五人合議庭審理新能源專利糾紛,旨在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産業領域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加快種業、農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種業振興是關鍵之舉——

知識産權法庭依法審理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上訴案,積極綜合運用植物新品種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多種知識産權保護手段,努力推動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的育種成果綜合法律保護體系。

這是護航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實“公正與效率”的責任擔當。

知識産權法庭成立五年來,秉持對各類當事人一視同仁的平等保護司法理念,依法審理涉外知識産權糾紛,形成了一批標杆性裁判,在國內外産生重要影響。

“法庭新收涉外案件數量年均增長28.6%,當事人均爲外國主體的案件越來越多,我國日益成爲國際知識産權訴訟優選地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表示。

躍遷之道,要在創新。

知識産權法庭正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公平公正審理每一起知識産權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利,持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以及新興産業、重點領域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力度,努力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以創新的手段保護創新,帶動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知識産權審判提質增效

美麗鹭島,“新”風撲面來。

2023年11月,正值金雞百花電影節,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與中國電影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知識産權保護論壇在廈門召開,共商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推動電影産業高質量發展。

時隔半年,司法與文藝“強強聯合”,再結“新”碩果。

作爲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宣傳周”重磅活動之一,4月22日上午,“保護知識産權 助力創新創造”電影短片征集活動在最高人民法院啓動。

活動以電影短片的形式,表現知識産權對保護創作者權益、促進作品生産傳播、助力創新創造的意義與價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全社會增強知識産權保護意識。

爲提升著作權審判查明事實和認定判斷的准確度,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啓動“版權AI智審”試點工作。

以創新的手段保護創新,“版權AI智審”借助“以圖搜圖”技術和海量數據底池,實現“圖片查重”“創新參考”“侵權比對”三大功能,從而進一步解決涉圖片版權案件原創權屬認定、相似度比對等難題。

啓動活動當天,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同簽署“版權AI智審”共享協議。數字技術率先破局,必將帶動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知識産權審判提質增效。

“此舉將有效降低權利人維權取證難度,有力打擊權利濫用和有效防範虛假訴訟,從源頭預防圖片版權類糾紛。”有專家對此評價道。

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人民法院能動履職再添“新”舉措。

發展新質生産力,要謀“新”重“質”。司法服務發展新質生産力,更要從“新”布局,以“質”取勝。

向著“新”“質”目標奮進,人民法院立足審判職能,深化知識産權審判理念變革,以改革之效推動知識産權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再譜嶄新篇章。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記者:孫航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