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長安古意》:唐詩中的《清明上河圖》

無心隨墨 2024-04-29 08:50:18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辇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阙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識。

借問吹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鸾,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鬓,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禦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裏,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鹦鹉杯。

羅襦寶帶爲君解,燕歌趙舞爲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盧照鄰的《長安古意》是一首長篇七言歌行,詩題“長安古意”,既點明了作品的地理背景——唐代首都長安,又揭示了詩人以曆史的眼光審視當下的意圖。這首詩以其磅礴的氣勢、瑰麗的辭藻和深邃的內涵,生動再現了唐朝初期長安城的繁華景象與社會風貌,同時寄寓了詩人對人生百態、世事變遷的深刻洞察與感慨。

詩歌開篇“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詩人以開闊的視角描繪長安城內寬闊的大道與曲折的小巷相互交錯,貴族們乘坐華麗的馬車穿梭其間,營造出一種繁華喧鬧、貴胄雲集的都市景象。青牛、白馬、七香車等元素,既是直觀的視覺描繪,也富有象征意義,預示著接下來詩中將要展現的種種奢華與權力的圖景。

“玉辇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至“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詩人聚焦到皇族、權貴們的日常生活與社交活動。皇家車隊浩浩蕩蕩穿越宮殿,權臣們的府邸門前絡繹不絕的車馬,呈現出皇權的威嚴與貴族階層的顯赫。龍鳳形象的裝飾物象征皇家尊貴,複道交窗、雙阙連甍的建築格局彰顯了宮殿的宏偉壯麗。梁家畫閣、漢帝金莖等典故,進一步強化了長安作爲帝京的神聖地位。

詩人筆下的貴族男女生活奢華,遊絲繞樹、嬌鳥啼花的環境烘托出他們的閑適與享樂。雙燕雙飛、羅帷翠被、佳人美飾等細節,細膩描繪了他們的生活環境與個人風采,暗示了他們之間的浪漫關系與情感糾葛。詩人巧妙地運用比目魚、鴛鴦、孤鸾、雙燕等動物意象,表達了愛情的圓滿與孤寂,狂熱與痛苦。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至“佳氣紅塵暗天起”部分,詩人將目光轉向長安城的市井生活與社會風尚。這裏既有娼家的夜晚熱鬧、清歌曼舞,也有俠客寶馬、探丸借客的江湖豪情;既有達官貴人宴飲的豪華場面,也有街頭巷尾的尋常百姓生活。詩人以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畫面,展現了長安城的多元社會結構與繁華市井風貌,揭示了那個時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鹦鹉杯”至“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部分,詩人開始抒發對曆史變遷、人生無常的深沉感慨。詩人以漢代金吾千騎、金階白玉堂等昔日盛景與眼前青松、寂寥書屋的對比,暗示了榮華富貴的短暫易逝,以及曆史無情的更叠。詩人以揚子居的孤獨形象,寄寓了自己對世態炎涼、人生短暫的深刻感悟,表達了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後兩句“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詩人以南山桂花這一自然意象收束全詩,既呼應了開篇的繁華景象,又賦予了新的象征意義。桂花的芬芳持久、生命力旺盛,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即使在世事滄桑中也能保持其內在價值,給人以希望與慰藉。詩人以桂花的“襲人裾”形象,寓意美好的精神品質可以超越時空,影響後世。這一結尾升華了全詩的主題,使讀者在感受長安盛世繁華的同時,更深入思考曆史變遷、人生價值與精神追求的深層問題。

這首詩是之前少有的長篇巨制。全詩以長安城爲中心,從宏觀到微觀,從皇室到市井,從建築到人物,從白天到夜晚,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了長安的社會生活,形成一種時空交織、場景轉換的宏大敘事結構。這首詩仍然有宮體詩的影子,但托名古意,實敘今情,也有現實主義的特點,突破了宮體詩的狹隘範疇,標志著宮體詩的轉變。

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以其宏大的曆史畫卷、瑰麗的藝術想象和深沉的人生哲思,展現了初唐時期長安城的繁盛景象與世態人情,同時寓含了詩人對盛衰無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洞察。這首長篇敘事詩,如同一部流動的電影,將長安的壯麗景色、社會風俗、人物百態以及詩人內心的感慨熔鑄其中,形成了一部豐富多彩的社會風情長卷,可稱作唐詩中的《清明上河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