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德國間諜案源自這兩股勢力角力歐洲政壇!

憶說角度 2024-04-29 02:54:09

德國總理朔爾茨剛結束他熱火朝天的的對華訪問,甚至隨團的寶馬也剛剛發布對華增加投資200億元。

而就在同一時間,德國檢察官22日通報,三名德國人涉嫌爲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捕。

朔爾茨隨後表態:

無論來自哪裏,對德國進行間諜活動都是″不可接受的″。

從以上信息看,德國和朔爾茨本人都有點分裂!

但具體行爲具體分析,這正好是當下德國,甚至是歐洲的最好寫照。

幾個觀點:

1.有人見不得中歐關系好,"中國間諜威脅論",旨在抹黑打壓中國,破壞中歐合作氛圍。

論據有二:

一是它出現的時機剛好是在朔爾茨帶領一衆貿易天團剛剛對華進行爲期三天的訪問之後,這次訪問有三個特點,朔爾茨出行時間長,德企報名非常多,朔爾茨強調德國不排斥中國汽車,公平競爭!而同樣的問題美國是關門排擠中國汽車入內。

二是間諜威脅論不是新調,近年來更是會在中歐雙方高層互動前後,就會出現新一輪炒作。

所以間諜案的首要目的在于,影響中德乃至中歐關系。

而事實上,隨著中國在科技上的發展,說中國觊觎歐洲的技術,已經越來越站不住腳。

正如某網友的評論:

你這就像王婆哭訴我觊觎她的美貌一樣!

我至于嘛!

2.朔爾茨的反間言論或許和德國選擇黨對執政黨的威脅有關。

在德國所抓捕的4名所謂間諜嫌疑人中,其中一人是德國選擇黨議員克拉的助理。

而這裏有兩個背景:

一是克拉是德國選擇黨在6月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二是在過去一年魏德爾所領導的選擇黨異軍突起,民意直逼當下的執政黨聯盟。

這就可以解釋,爲何朔爾茨在明知間諜威脅論是舊調重彈的情況下,仍然說:德國不能接受外國針對德國的間諜行爲。

照這個邏輯,美國長期監控德國總理,算不算間諜行爲?這就可以接受?

所以可以說,間諜案對朔爾茨最大的好處是:摟草打兔子,順勢打壓一下選擇黨。

3.美歐兩股勢力當下正在角力歐洲政壇,一方爲自主,一方爲持續控制。

此前歐洲政壇風起雲湧,馬克龍意圖換掉歐盟主席馮德萊恩。

衆所周知的原因,馮德萊恩是美國在歐洲的代言人,而自從馬克龍在紅旗下洗禮之後,就開始高舉歐洲獨立自主的大旗,馮即是攔在馬克龍雄偉大業路上的絆腳石。

于是兩股勢力的角力點就聚焦在:即將舉行歐盟大選能否換掉馮德萊恩身上了。

而破壞中歐關系也正是歐洲能否獨立自主的關鍵一環。

除了間諜威脅論之外,此前,歐盟相關機構對一家中企位于波蘭和荷蘭的辦公室進行突擊檢查。

目的非常清晰,意圖破壞中歐經貿合作氛圍。

德國間諜案的炒作以及對中企的突擊檢查和即將進行的歐洲議會選舉有必然的關聯。

而這也反映出歐洲當下既渴求自主又甘于從美的矛盾心理。而正是這種矛盾心理導致了他們對中國患得患失,既要合作又怕得罪美國失去保護的心態,既要獨立自主,又怕反過來過渡依賴中國的心態。

而歐洲也正是在這種矛盾中一直碌碌無爲。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三個主權國家。

當然,這裏沒歐洲。

0 阅读:28

憶說角度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