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選擇定都的時候,首選是哈爾濱,還有四個備選城市

賤議你讀史 2024-02-22 16:16:15
引言

在解放北平之前,偉人就有定都北平的想法,不過,當時除了北平這個城市之外,還有另外五個城市可供選擇,這五個城市分別是:哈爾濱、西安、南京、武漢、成都。

那麽,這五個城市爲何被淘汰呢?

五個被淘汰的城市

哈 爾 濱

其實最早的時候,哈爾濱這個城市才是大家夥定都的一個首選,而且很多人也傾向定都于哈爾濱,因爲這個城市具有四個很大的優勢:

1、哈爾濱有著很好的工業基礎,工業發達,而且重要的是,這個城市有著完善的鐵路交通運輸網;

2、哈爾濱距離蘇聯很近;

3、這是一座國際大城市,或許有些讀者不了解,早在上世紀的30年代開始,就有30多個國家的僑民聚集在哈爾濱,有16個國家先後在哈爾濱設立了領事館;

4、哈爾濱也是當時全國最早解放的一座大城市。

不過最後因爲衆多因素的考慮,最終還是放棄了定都哈爾濱的想法,總的歸納起來有下面這三個原因:

1、老蔣的部隊開進東北,打亂了我們最初的計劃;

2、哈爾濱在東北,冬天太寒冷,很多人可能不適應嚴寒的天氣;

3、從全國地理位置來看,哈爾濱太偏居北方,不利于進行全國性的統籌管理。

西 安

作爲十六朝古都的西安,在古代的時候,不僅具備重要的軍事戰略位置,也是中原的繁華地帶。當然了,也只是在古代的時候,那會兒疆土的面積還沒有這麽大,西安的重要性就很突出了。

到了近現代,隨著疆域面積的不斷擴大,西安的重要性就沒有之前那麽突出了。新中國之所以沒有選擇定都西安,有著下面這麽三個因素:

1、西安的解放時間很晚,是1949年的5月20號這一天解放的。在正式定都之前,還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需要做,如果等解放西安再來弄的話,時間上不允許。

2、西安的北邊是黃土高原,南邊是秦嶺,用地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匮乏,而且身處內陸,沒有可供重型船只通過的河流。

3、從曆史傳承上來說,古代的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爲主,但是到了近代,我國的經濟重心,已經遷移到了東南,對于深入內地,而且工業基礎薄弱的西安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劣勢。

南 京

關于南京這座城市,其實當時只有少部分人支持定都于此,很多人是反對的。

首先,這是老蔣的國都,這座城市的基礎是江浙一帶的資本家,而新中國的基礎,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衆,自然是不能選擇在南京定都的,這不合適。

其次呢,南京經曆過兩次戰爭,城市基礎其實已經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而且人口也大幅度減少。

最重要的一點是,南京的戰略縱深實在不行,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什麽戰略縱深,一旦發生什麽事,可供回旋的余地太少。

最後呢,有不少人認爲南京這個城市缺少一些國運,曆史上那些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比較短命。

武 漢

坐落在江漢平原的武漢,也是有不少優勢的,這座城市不僅有發達的經濟,而且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並且地理位置也很優越。如果定都于此的話,不管是從南還是向北,都有利于于整個國家的統籌管理。

但是呢,武漢也有著很明顯的缺陷,這就導致武漢最終被淘汰了。

首先,武漢境內有很多的河流湖泊,並且地形十分的複雜,很是不方便城市的一個整體平直規劃。

其次,因爲坐落在長江的中遊,武漢的水患曆來都比較多,僅僅是在民國時期,武漢就發過幾次大水,武漢三鎮在大水裏泡著好幾個月。

最後,武漢的戰略位置不行,主要就是防禦力很差,當年,小日本沿著長江從南北夾擊武漢,就充分暴露出了武漢這座城市的防禦缺陷。

成 都

相對來說,成都這地方有很大的優勢,因爲是盆地,很方便城市的整體平直規劃,而且四川人口衆多,沒有受到太多的戰爭波及,具備不錯的經濟基礎。

但是,四川的解放很晚,直到建國以後才正式解放,也就是1949年的12月30號。即使是到了1950年,四川境內的戰爭都還沒有徹底的結束,很多勢力盤踞在山區地帶,如果定都在成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