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深挖48死背後:建成不到十年,去年就有塌方,運營方浮出水面

烽葉戲事 2024-05-03 02:14:19

這無疑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了!

從昨天救援開始,死亡數字就在不斷攀升,1人,19人,24人,36人,再到剛剛曝出的48人!

而在這些數字的背後,卻是一個個家庭的支離破碎。

都是趁著假期,想回家團聚的人們,面對這樣的結局,何其讓人心痛!

這起事故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也成爲懸在大衆心頭的最大疑問。

目前,塌方的具體原因,有關部門還在進一步有序展開。

來自知名媒體《界面新聞》的報道:

塌方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初步推測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①當地特殊的地質結構;

②連日陰雨天氣下的雨水侵蝕;

③施工質量方面的參差不齊。

一位陳姓的工程師說出以下現狀:

簡單概括一下:如果在山坡旁邊建高速公路,填方式和建高架都是可行的,但又有各自的區別。

1、填方式價格低,安全系數不高。

但如果要提高安全性,就要配套抗滑樁之類的擋土,以及必要的支護措施。

2、再來看高架式,它是淩空于土坡之上,加上又有很深的地基,所以面對滑坡之類的自然災害,幾乎不會産生影響。

但相比第一種填土式,造價要高出很多。

從這位工程師的簡單描述來看,在山體邊坡位置建高速,只要安全做到位,無論是填土式還是建高架,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但他更看好高架。

除此之外,當地連日來的降雨也會拉低高速公路的安全系數:

長期的雨水會先沖刷掉部分表面泥土,隨後雨水再源源不斷地滲入,在裏面形成一定的水壓力之後,非常容易導致土層松動,進而形成山體滑坡。

這位工程師還提到了一個重要方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既然是連日的陰雨天氣,在滑坡前,土基肯定會提前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比如一部分土方滑落,比如路面出現縫隙等等,如果監控方面做到位,或許就能避免這起事故的發生。

當地的一位居民也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他說梅州的高速很多都是這樣的依山而建,遇到連日的下雨天,滑坡現象幾乎每年都能看到。

但也只是泥土和樹木滑落,最多也就是大貨車墜落等事故,很少聽到有人員傷亡。

沒想這一次的塌方,會造成這麽大的傷亡事故。

再來看看一位事故經曆者,他是如何看待這起事故的?

五一放假5天,過了零點之後,高速上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大部分都是回家團聚的,事故發生在淩晨2點多,當時路面很黑,很多人開車只顧看前方,很少有人注意到高速路面有裂縫。

當晚他開車經過那裏時,萬幸是自己早一些時間過來了,如果再晚個幾秒,估計自己的車也掉下去了,當時右邊的車道幾乎塌下去很多了,經過那裏時右邊車輪毂都擦破了,底盤也有摩蹭。

這次的意外,讓他內心久久無法平靜,就差那麽一點點,意外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事故路段的建設方和運營方浮出水面

梅大高速公路在建設的時候就出現了塌方、透水等事故,按理應該未雨綢缪,加固地基,防止通車後再次出現塌方。

事故發生在梅大高速的二期,而二期建設到2014年12月31日才開始正式通車,換句話說,建成後通車還不滿十年時間。

而根據界面新聞的記者查詢,這家叫做廣東大潮的公司就是負責事發高速的運營服務。

也正如文章開頭的那位工程師所說,既然是連日多雨天氣,並且前後連續近一個月下雨,鑒于這樣的地質,對于高速養護的單位來說,理應多時段進行巡查。

到底有沒有巡查,值得相關部門去查上一查。

然而,接下來的一個報道卻讓人意外,界面新聞的記者扒出這樣的報道:

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就在前段日子,還來現場監督指導,並特別要求加強安全排查,尤其要注重“技防和人防”相結合的方式。

隨後,這家大潮公司的詳細信息也被曝光了,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存在多起糾紛案件,不禁讓人大跌眼鏡。

這起事故造成了48死30傷的嚴重後果,調查和賠償問題相信也在同步進行,但願事故原因能夠盡快被揭開。

願山河無恙,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能平安歸來!

0 阅读:0

烽葉戲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