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俄羅斯姑娘,父親曾教中國人造飛機發動機,如今我成了中國媳婦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5-20 03:49:50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62位真人故事

我叫Anna Andronova,是銀河安娜IP創始人,AIGC創意平台創業者、建築師和藝術家。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爲中國媳婦,到中國做高層次人才,可以領到補貼。更沒想到,中國老公會與我一起榮獲世界大賽上百項。

我們在俄羅斯的婚禮,還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現場共有12000以上的人參與。

(我與立東是一對中俄夫妻)

我的中文名是安娜,1993年出生,獨生子女,是俄羅斯民族和塔塔族的混血兒,出生在俄羅斯喀山。

父親是科學家,主要制造飛機和無人機科技技術的工作;母親則是做財務管理,負責管理許多公司的財務,如今兩人還在工作。

年幼時,父親曾把蘇聯的飛機技術帶來中國,在天津聯合中國人制造飛機發動機。他只去了一次,中國人就學會了。後來,他又去了幾次印度,也是教這種技術,但是印度人卻沒學會。

那時候,父親回來就向我贊歎:“中國人還是挺聰明的。”除此之外,他不僅把在中國的見聞告訴我,勾起我濃厚的興趣,還給我帶來許多中國的書籍、山水畫等等,我對中國及它的文化充滿了好奇。

(小時候的我)

小時候,我就愛琢磨,覺得學習太有趣,成績一直在班級裏排名第一。我的性格既活潑又嚴肅。不過,後者對我影響更大,它讓我從事藝術工作時,變得更加嚴謹。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我從小就跟外婆生活。外婆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曾經曆過世界大戰,給我講了許多過去的經曆、故事,深深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8歲那年,父母把我送去學鋼琴。在那家藝術學校,有一天,我無意中被隔壁的美術班的學習氛圍吸引。

看著裏面專注繪畫的學生們,我動心了,整個人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不願離去,站在那裏看了許久。

回到家後,我心潮澎湃,一股念頭油然而生,我知道我無藥可救了,深深地愛上了繪畫。我決定勇敢一次,便大膽地向父母提出,我想放棄鋼琴班,改去美術班。

得到父母的允許後,我回去藝術學校報名考試,很順利地通過了,成了班裏年紀小的學生,從此正式開始我的繪畫之路。

(長大的我設計的銀河安娜IP形象)

我的獨立性是從這一刻開始的,事實證明,我沒有選錯路,我非常熱愛藝術,每天都沉浸在自己豐富的想象裏,去創造各種各樣的畫。在我的眼裏,平淡的學習生活充滿著傳奇的色彩。

然而,學無止境,在繪畫的路上越鑽研,我越覺得自己無知,渴望探索更多專業的、極具挑戰性的技術。于是,考大學時,我果斷選擇了建築設計行業。

建築設計不僅有趣,涉及面也廣,涵蓋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技術也複雜,需要的專業知識非常強。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努力向前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容易成功。學校每年的成績,我都名列前茅。

2015年,臨近畢業,我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中國北京的offer。

(這是北京胡同早上的草圖)

對方是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邀請我去做設計實習生,爲期兩個月。這是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我終于可以去見識下中國,心裏滿是期盼。

初來北京,我經常激動得睡不著覺。對這個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國家,我充滿了好奇。一有空,我就四處閑逛,並用畫筆記錄下北京街頭上印象深刻的每一幕。

很快,我開始感到孤獨,想祖國了。我在事務所做項目時,只會畫配圖,講不好一句中文,學生們講的英語也不流利,我遇到了語言上的最大難題。

我想找人傾訴,卻發現朋友們都在俄羅斯,寂寞、不適感、痛苦席卷而來。直到一天晚上,公司舉辦一場競賽獲獎的慶祝會,我遇見了立東,人生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才華橫溢的立東與他的作品合影)

他叫孫立東,東北人,跟我年齡差不多,曾是設計事務所的實習生,也是公司領導的學弟。我因爲語言障礙,所以一晚上都安靜地坐在角落裏。立東主動走來跟我聊天,我們用英語聊北京、聊理想、聊未來。

突然發現,他自信又開朗,對建築藝術非常執著,也是一個對藝術充滿了熱忱的人,而且能力一點都不差,我對他的印象相當不錯。後來才知道,那天他默默注視了我好久,跟我搭讪其實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氣。

原來,緣分是在那一刻産生的。宴會散場後,我們的故事才正式開始。

立東開始頻繁地約我一起看展、遊遍北京著名景區。溫柔又貼心的他開始教我學簡單的中文日常用語,偶爾我也會教他學俄語。原來,中文也不難學,只要經常在生活的語境中多實踐,便很好掌握。

很快,我倆就熟絡起來,我初來時的不適感和孤單感漸漸消弭。

(臨別時,我畫了俄羅斯教堂送給立東)

兩個月後,到期了,我要回去俄羅斯。千言萬語藏在了各自的心頭,到了離別最後一天,大家又不知該從何說起。立東看起來是豁出去了,突然向我表白,暗示了不想互相錯過。

其實,我對立東是有好感的,但是我也迷茫,不知未來的路,所以沒有立即回應他的感情,而是畫了一幅俄羅斯教堂的畫,送給了他,讓他有空來俄羅斯找我玩。

回國後,我就像中了毒一樣,瞞著身邊的所有人,靜悄悄地刻苦學習中文。

立東也不閑,經常主動找我一起去參加國際設計競賽,用意明顯。不過,正中我心意。通過比賽,我們可以同頻進步,萬一獲獎了,我們便有機會在國外見面。

(我們參加各種國際競賽,獲獎上百項)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倆初次合作的《新絲綢之路》作品,最後獲得了三等獎。有了成功的第一次,立東便不停地邀請我,去倫敦、波爾圖等國家繼續挑戰設計大賽。

雖然,我們分隔兩國,見面次數卻越來越多。兩人總是忙中偷閑,在不同的異國街道上,留下我們般配的身影。無論在比賽還是生活上,我們漸漸變得默契。

我好像真的愛上了這個才華橫溢的中國小夥,以前,我從未考慮過自己會嫁給俄羅斯人還是外國人,只希望能找到一位靈魂伴侶,他可以與我並肩作戰,有著一致的夢想和奮鬥目標。

很顯然,之前那道沒有答案的愛情考題,一年後的今天,終于有了答案。時間證明,立東便是我一直想要找的人,我與他正式走在了一起。

(我的畢業作品《尼日爾大巴黎》)

2016年,我本科畢業,由于我在大學的成績幾乎是名列前茅,學校負責全額獎學金,支持我到倫敦最著名的建築學府讀研兩年。

到了倫敦,我跟著一位非常嚴格又有實力的世界名師CJLim教授學藝術設計繪畫,每天痛並快樂著。

我遇到過挫折與自我懷疑,也收獲許多寶貴的實戰經驗,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自己。期間,我與立東一直保持著線上聯系,彼此加油打氣,誰都不敢偷懶。

很慶幸,我不少作品榮獲了各種獎項,尤其是畢業作品《尼日爾大巴黎》,不僅獲得了非常高的成績與評價,還得了不少獎。同樣的,立東在中國的建築設計上也非常有建樹,也獲不少獎。

2017年,我和立東拿著共同競賽獲得的獎金去日本旅遊,見到了一對著名的建築師夫婦,我非常羨慕他倆的婚姻生活。立東知道後,立即向我承諾:“我們也可以。”

一年後,他辭去國內的工作,來了俄羅斯生活,向我求婚,並見了我的家人。

(我們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成爲夫妻)

父母對他很滿意,我也與他國內的家人們通過電話視頻,雙方長輩們對我們表示支持與祝福。

2018年,從倫敦畢業後,我再次回到莫斯科,進了當地一家建築事務所工作,繼續與立東挑戰各種國際設計競賽,前前後後加起來,獲獎近百項。

立東向我求婚的時候很浪漫。當時,我正與他跟進一個雲南鄉村改造的項目,那裏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梯田。

一天早上,太陽還沒出來,立東帶著我爬上了一棟平房的屋頂上。隨著太陽慢慢地從山邊升起時,他突然拿出一枚戒指,大聲地對我說:“我愛你!”

那一天,剛好是我們相戀的第1314天。這一刻,我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覺得天空很美,田間很綠,日出很漂亮,戒指也是閃閃發光,但這一切都比不上立東那雙深情又清澈的雙眼。

我看見,他眼睛裏的我,挂著一臉幸福的笑容,而我的眼睛裏,也藏著他。在天地的見證下,我答應了他的求婚。沒想到,我們的婚禮會更浪漫。

(俄羅斯破世界紀錄的萬人婚禮)

2019年,我與立東正在負責一個Derbent城市改新的項目,俄羅斯的項目總經理剛好在籌備一個萬人婚禮,就是12對新人,在一個巨大的廣場上同時舉辦婚禮。

得知這個消息時,我與立東都情不自禁地多問了一句:“我們能不能也參加?”負責人聽了,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們差一點就趕不上,所以准備禮服等一切事宜都是匆匆忙忙,我甚至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糾結,我真的准備要結婚了嗎?

然而,這是一個完美的時間,有著非常浪漫的場景,我和立東都不想錯過,否則,將來肯定會後悔。最後,我決定做一個勇敢的新娘子。

沒想到,這場婚禮真的很隆重,據說,它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了我們甜蜜的回憶。

(我與立東合作《新絲綢之路》部分作品照)

年底,我與立東一起去挑戰一個國際設計比賽,比賽很順利,從那時起,我正式在中國定居、工作。

時隔四年,我的中文已經說得非常流利了。在工作上,我可以無障礙地跟中國客戶開會,或者把我的設計想法准確地表達出來。

婚後,我們一起做項目,經常24小時都膩在一起,意外的是,我們很少發生爭吵。小矛盾偶爾會有,但我們一想到共同的目標,最後都會想盡辦法去解決,直到完成目標後,這些意見不合的小沖突早已抛諸腦後,誰都不記得了。

我們做過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設計,到後來負責虛擬世界的虛擬數字設計,一路走來,有過磕磕碰碰,也有過成功與失敗,一起笑、一起沮喪、一起奮力直追。

我願意支持立東的想法,立東也樂意努力完成我的目標,我們都願意把時間投入到對方的夢想中,並爲它而奮鬥。

(我與兒子的合影)

人生路,不再是一個人獨立前行,我有了一位最信任的同伴。

2023年,我們開始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從原來只負責一個設計行業到與科技相結合,我們成了更全能、更具有時代進步的設計家。

這一年,我懷孕了,生下了一個可愛的混血兒兒子小伊萬。我們計劃讓兒子在兩國文化的熏陶中成長,未來會在中俄兩國分別生活,並有意培養他成爲像我們一樣喜歡藝術的人。

我們會讓他多讀書、多看世界,多接觸藝術和科學,以後可以遵循內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過,在中國,我第一次爲人母,在我們俄羅斯是沒有坐月子的說法。這裏的坐月子風俗、婆家對我的照顧,讓我有點大開眼界。

(我、立東、兒子和婆婆的合影)

在俄羅斯,大多數母親生完孩子後,就會盡量讓孩子學會獨立,不會過分保護和花大量的私人時間去照顧。很多時候,俄羅斯母親對孩子的養育,都是抱著能自己解決的事情盡量自己解決,從小便放開養。

成了中國媳婦後,經曆了在國內生孩子、坐月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式父母,尤其是老一輩,會在子孫後代一出生,便盡最大的能力去保護,並且自願花許多時間去照顧。

我婆婆便是這樣的人。我嫁到國內後,沒遇到過什麽婆媳矛盾,她不僅對我好,還幫忙帶孩子,讓我和立東有充足的時間,繼續在自己的專業裏打拼,我們的成功離不開她的支持。

這種不求回報的中國式父母,多少有點影響我。我想,將來兒子長大後,我可能也會像我婆婆那樣,經常幫助和保護他。

(我與母親的合影)

11月,母親從俄羅斯飛過來探望我,我一身吊帶長黑裙,與立東早早到機場等候。見到母親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差不多五年了,我與立東一直忙著追求兩人的夢想,我從未回過一次國,思念之情在那一刻再也止不住,湧滿了整個心頭。

立東見到我母親也十分激動,一直陪我們在國內到處遊玩,看浙江的高樓大廈、去附近的沙灘曬太陽、逛商圈、散步到綠蔭田間,還有一起吃中國的冰棍、地道美食等等。

回到婆家後,母親與婆婆有語言溝通障礙,但不妨礙彼此之間的熱情,尤其是她與婆婆一起逗著孫子玩的時候,雖然沒有太多的語言交流,但是兒子就像是一座橋梁,聯系著中俄兩家的情誼。

(母親與婆婆一起逗兒子玩)

年底,在立東的幫助下,我申請了浙江省F類的人才補貼。原來,外國人來到中國工作,是有人才福利的,比如QS前100的高端人才政策。

我有了杭州市余杭區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書後,每個月房租可以補貼2500元,連續補60個月,一共可以拿15萬,這太鼓勵我了。

不過,申辦補貼時,我發生了一個小意外。我的名字順序寫反了,大小寫也有錯誤。沒想到外國人名字之間出現空格、逗號等符號,會非常影響在中國申辦手續。

爲了更正這些小錯誤,立東陪我往返了幾次浙裏辦,折騰了一個多月才終于申辦成功,我心裏懸吊著的大石頭,終于可以安全落地了。

(這是我利用AI畫出的水彩風格的建築草圖)

接下來,繼續爲夢想努力。我倆奮鬥多年一直有個共同目標,就是擁有自己的創意企業,創造出偉大的作品,打造想象力世界,可以連接很多人在一起。AI時代可能性無限大,但是需要很好的遠景和視野。

我們做過兩國大量的市場調查,發現俄羅斯這邊的創業機會明顯很多。我們可以完全將中國的創業模式,複制粘貼在俄羅斯,又或者將中國成熟的APP軟件,照模式搬到俄羅斯那邊,這些潛在的市場前景非常大。

只是,我和立東兩個人肯定做不了這麽多,所以萌生出開一家跨境電商創業公司,專門幫助一些中國想要創業的人才,同時到俄羅斯發展。

我們一邊繼續設計行業,一邊共同做公司、設計公司logo,請第一個員工等等。

(我和立東在婚姻和工作中共同成長)

新的創業公司目前還在努力運營,我們正逐步完善在設計、科技、文化、社交溝通以及財務和法務咨詢的服務,盡量讓公司變得更專業。

後來,有網友在自媒體上看到我們夫妻倆的賬號,便找到我們幫忙。他想要在俄羅斯開一家公司,需要找財務人員,但不熟悉俄羅斯那邊的情況。我母親恰好是30多年的老財務,我便幫他避掉許多不必要的坑。

如今,是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可能在許多工作上無法跟它相比,但是我們可以跟它比創意想法、比溝通能力。只有不停地與時代俱進,人才不會被淘汰。

我的跨國婚姻不算傳奇,但一定足夠精彩,時刻充滿著挑戰。

最好的婚姻是勢均力敵,又彼此成就。因爲我喜歡繪畫,所以意外來到了中國,有緣認識了立東,交了一個靈魂和三觀都匹配的伴侶。

(很幸運找到了一位靈魂伴侶)

我們都是彼此的第一對情侶,互相欣賞,然後一起參加比賽、工作、創業和組建小家庭,把對藝術的愛延續到了愛情裏,還誕下可愛的愛情結晶,兩人慢慢地在工作與愛情中共同成長。

未來,我們繼續做一對最佳的藝術搭檔,一對積極上進的創業夫妻。

【口述:Anna Andronova】

【撰文:漁小漁】

【編輯:烏溪霧】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8 阅读: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