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區:城市更新“繡花功”宜居生活“再升級”

揚眼 2024-05-20 10:46:1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近年來,南京市秦淮區立足“保護更新老城、開發建設新城”城市發展格局,以南京市作爲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爲契機,緊扣“有溫度的城市更新”主題,聚焦發力民生短板、老城保護複興和人文經濟工作,以“繡花功夫”精准施策,不斷增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

匠心造“優居”,聚焦提升居住環境

“現在這戶型采光挺好,住進來心也敞亮了。天然氣、自來水和寬帶用起來更方便了。”大陽溝57號居民嚴大爺對剛裝修好的新家十分滿意。今年4月,由明商集團實施的大陽溝57號2、3幢險房翻建項目正式啓動交付。該建築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部分承重結構已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項目按照原址、原面積、原高度“三原”原則進行改造,據悉,曆時一年便完成原址翻建。每戶居民家中都有獨立陽台、廚房、衛生間,采光環境也大爲改善。大陽溝老舊住宅片區更新項目是江蘇省首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目前已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消險等工作,未來將持續推進棚戶區翻改建、街巷微更新等,持續提升片區整體環境品質。

同在今年4月,由壹城集團實施的紫境東苑(楊莊北保障房)項目首批房源順利交付,原先住在城郊城中村的近500戶居民,如願拿到了鑰匙,搬進了高品質的新居。該項目是秦淮區重點保障房項目之一,同步建設社區中心、公交場站及配套商業,計劃引入老年服務中心、農貿市場、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生活配套,將爲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務。

交付後的大陽溝57號2、3幢。

緊鄰新街口商圈的樹德坊作爲陳調元舊居,也是南京市僅存的幾棟“石庫門”風格建築,具有很高曆史價值。該區域有4幢二層磚木結構房屋和少數老舊平房,建成于1938-1945年,存在房屋損壞嚴重,缺乏廚衛設施等問題。2021年,越城集團完成了樹德坊片區的修繕加固工程。項目將環境優化提升和危房整治相結合,實現片區環境面貌、生活品質的雙提升。整潔的道路、清一色的米黃色牆面清新典雅,還有灰瓦覆頂。同時,統一采用輕質材料新建可逆式的廚衛設施,開創南京市非成套文保房屋增設廚衛設施的先例,讓困擾居民多年的“憂居”變“優居”。

精心做“存量”,持續完善配套功能

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配套服務,是宜居的“必選項”。秦淮圍繞“深耕存量更新盤活、激發城市用地質效”,不斷做優“存量資源”,助推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顔”。

西白菜園曆史風貌區位于秦淮區太平南路商業街北段,是南京劃定的28片曆史風貌區之一,被公布爲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風貌區。爲延續地段業態傳統,實現風貌區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曆保集團對西白菜園啓動保護修繕,在多元主體參與的基礎上,采用“織補空間"的組織方式對既有存量空間進行更新與提升,保證了曆史文脈的傳承,又嵌入了現代的城市生活。2022年,原本破敗多年的西白菜園煥新歸來,不僅打造成爲文化景觀地標,還將進一步完善街區商業配套功能。

由壹城集團打造、位于秦淮區光華路中段的“壹城·悅活裏”(LG北社區中心)項目功能配套涵蓋社區服務中心、街政管理中心、軍休中心、文體活動中心、社區養老院、幼兒園及配套商業等,重點打造休閑娛樂、運動社交、提供互動場景、引導生活方式革新的新型社區商業模式,構建多維立體的社區居住、消費體驗生態鏈,構建擁有完善循環系統的“微縮城市生活圈”,叠代城市美好生活場景。目前,項目已成功招引比亞迪、星巴克、盒馬、麥當勞、必勝客等優質品牌,區域首進品牌達60%,填補了東部地區品質商業配套的空白。

壹城·悅活裏將填補該區域品質商業配套空白。

齊心共商“更新”,構建多元協作新格局

春意闌珊,家住小西湖的劉師傅敞開了自家院門,熱情招呼著四方的遊客進院參觀。石榴樹蒼翠蔥茏、葡萄藤蔓延攀爬、枇杷樹滿目青翠……小院已經成了網紅——“共享院”,這個昔日被雜物淹沒的後院,如今成爲了衆人共賞的風景,更讓涉及到的每位居民,在主動參與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和獲得感。秦淮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堅持以“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爲原則,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衆參與的可持續更新模式。

小西湖居民樂享宜居新家園。 柳維剛/攝

以榮獲“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産保護獎”等諸多殊榮的小西湖微更新項目爲例。該項目源自于2015年南京市規劃局和秦淮區政府共同發起的三所在甯高校研究生志願者行動,由各方共同探索該片區的保護與再生策略。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持續推進的小尺度漸進式保護再生路徑,開辟了調查研究、政策制定、規劃設計、控制引導、改造建設、市場運作等多元互動的合作模式。

備受關注的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中。越城集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紮根群衆工作、做細權籍調查、探索産權改革等舉措,讓居民廣泛參與更新全過程。項目從戶型格局、房間數量、功能分隔等細節入手,與居民共商共建,經過70多輪修改調整,確保更新改造後“分得開、住得下”。該項目還采取多元化供地舉措,探索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改革,成爲江蘇省城市更新項目中首個實現土地手續的合規性閉環的城市更新項目。

正在加速建設中的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

明商集團實施的黑廊巷城市更新項目同樣鼓勵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共建,在征詢權利人意願基礎上,推出城市更新招商載體以吸引社會多元主體參與,以“院落式、漸進式”的模式以點帶面,推動片區更新。2024年4月以來,項目先後推出3處具備招商條件的載體,通過媒體平台向全社會招募“主理人”。

向“新”而行,持續探索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秦淮作爲“特而精、最南京”的南京主城核心區,既有曆經滄桑的老城,又有蓄勢待發的新城。面對地下有遺址、地面有風貌、地上有高度控制的名城保護要求,面對棚戶區、危舊房、文物建築、曆史街區混合交織、各方利益訴求不一的高難度規劃改造,如何促進老城與新城的融合發展,實現整體規劃、資源整合與功能重塑,是秦淮城市更新工作的願景與目標;面對城市發展中存量土地利用、體制機制創新、市場配置資源等統籌難題,如何在發展和民生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群衆是秦淮城市更新工作的關鍵。

秦淮將繼續探索城市更新,實現老城新城融合發展。

秦淮區城市更新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秦淮還將繼續深入探索更可持續、更有溫度的城市更新,進一步構建宜居安居城市生活。一是拓寬更新資金渠道,進一步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各項國家政策性資金、省級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支持。二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運用各類基層議事協商載體和平台,推動更新過程中的利益協調和矛盾化解,鼓勵更新載體權利人出資自主更新,實踐共商共享共建共贏。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路徑,切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探索實現上級政策與項目實施方案的有效銜接。

“城市更新對秦淮而言,既是不得不爲,更是大有可爲。我們將更加注重集約化建設,更加注重精准化投入,更加注重高效能利用,加快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安全韌性、特色鮮明的現代化高質量中心城區。”秦淮區城市更新辦相關負責人說。

校對 李海慧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