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礁其實是個理想的釣餌,是中美博弈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好棋

大講者普拉斯 2024-04-02 12:03:24

一覺醒來,美國又開始在南海搞事情,這一次美軍印太司令口出狂言:如果菲律賓有一個人挨打,那《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就會立即啓動,美軍會迅速介入南海。

美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這一番話,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不少人的議論。

“中美博弈到最後,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中美對抗,是否會對全世界造成災難?”

“面對菲律賓不斷挑釁,中國會強硬拖走仁愛礁那艘破船嗎?”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美博弈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大國智慧”,也反映出美國在今天這個時代爲何會走下坡路,跟在美國背後那些小國會有怎樣的結局……

很多人認爲:今天的中美博弈,到最後會變成中美開戰,然後雙方都拿出自家的底牌,拉出十來艘航空母艦,上百艘軍艦,數不清的戰鬥機,在南海進行大決戰。

實質上,最有可能的就是:

俄羅斯直接派出百萬雄師進攻基輔,而歐盟則是把自家的精銳部隊和裝備運到德國,然後雙方把戰場定在波蘭。

朝鮮的導彈直接鎖定日本與韓國,日本不敢動,隨時准備著白旗高舉。

巴基斯坦突襲印度,印度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部署大量兵力在邊境。

伊朗、敘利亞、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進行圍堵,群而攻之。

非洲更是開啓了“大亂鬥”,分成東西派別。

菲律賓的紅色組織出現,開始占領菲境內的重要城市。

而中美雙方則是在輿論上“隔空互怼”……

很多人認爲,中美博弈都是明面上的軍事對抗。

實質上,大國之間的博弈,早已超出軍事層面的對抗。或者說,關于中美博弈,戰爭已經無法分出勝負了。

早在2016年,美國就有過開戰的“想法”,但爲何最後沒有開打,或者說美國不敢下手了?

原因是美國意識到,中國崛起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

今天的中國,並不是美國用三言兩語,或者是秀秀肌肉就能嚇到。

美國近幾十年來發動的戰爭,它親自下場的,哪一場是“平等戰爭”?

它沒有下場的全是“代理人戰爭”。

這就是美國“嚇唬人”的慣用伎倆!

如果美國還要用來對付今天的中國,顯然不管用。

論軍事,中國擁有實力與美國決一死戰。

論戰術,美國還不夠資格。畢竟當年抗美援朝,讓美國清楚意識到,中國人並不好惹。

那怎麽搞?美國只能打“代理人戰爭”,遊說我們周邊的鄰國,與我們發生沖突,把我們卷入戰爭。

所以,今天的美國才會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想與中國發生沖突,但不會放棄遏制中國發展”。

這看起來很矛盾,但卻是當下美國不得不做的事情。

你會發現,不管是台海、南海或者是中印邊境,都充斥著美國的身影。

比如近段時間的南海局勢,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區區一個菲律賓,爲何敢屢次挑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很簡單,美國畫的餅太大了,讓菲律賓還沒吃上,就感覺到“衣食無憂”的美好了。

很多人看不懂,菲律賓坐灘在我國仁愛礁的破船,爲何我們不直接拖走或者轟掉,反而讓菲律賓頻繁過來搞事情,讓美國有借口在南海掀起風波?

我看了一下,網上很多人都在分析這個問題,但大多數都認爲是我們不敢。

其實吧,並不是我們不敢,而是我們壓根不想拖走,爲何?

這裏就需要提到一個戰術-“借力打力”。

區區一艘破船,別說導彈了,光是我們海警船的水炮就能將其摧毀。

但我們沒有這麽幹,而是“視而不見”,讓它坐灘在那裏。

因爲仁愛礁是我們的領土,完全在我們可控範圍內,仁愛礁距離美濟礁僅有34海裏。

那住在美濟礁上的“寸頭漁民”可以全天24小時觀察這艘破船的動向。(關于美濟礁,我們早已經完成了軍事化部署,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綜合作戰體系。也就是說,必要時可以一發炮彈即可解決問題)

這是爲何每次菲律賓想要偷偷潛入仁愛礁,給那艘破船補給的時候,都會被我們海警船第一時間發現並且驅離的原因。

如此一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處理這艘破船,反而是可以讓其坐灘在這裏,當做是一個魚餌,讓美國上鈎。

爲什麽?因爲今天的菲律賓對于美國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

或許美國可以在菲律賓部署軍事基地,與菲律賓簽署各種條約,從而在南海遏制中國。

但問題是,美國所做的這一切,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抽出大部分精力、資金以及兵力來維持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平衡。

但美國處理不當或者無法達到平衡,那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歐盟、非洲、中東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其次,菲律賓可以是美國的棋子,同樣也可以是我們的“棋子”。

過去的十年時間,我們一直在南海搞建設,如今也達到了該有的預期,所以完全不畏懼美國那一點小心思。

很簡單,每次菲律賓想要給破船補給,就必須要從國內出發,那我們呢,只需要在美濟礁就能派出海警船去阻攔。

別忘了,菲律賓經濟是高度依賴我們的,但凡我們不爽了,在經濟上就能敲打它。

而美國呢,本土與南海相隔萬裏,這一來一回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但美國又不得不這麽幹,因爲它要持續爲何在南海,在亞太地區盟友的關系。所以美國才會頻繁與日本、菲律賓搞軍事演習。

但凡美國不這麽幹,讓日本、菲律賓等國家與中國交好,那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的戰略就會瞬間崩盤。

所以說,別看今天仁愛礁這艘破船明面上對我們是不利,實質上對美國也沒有多大的好處。

無非就是菲律賓隔三岔五過來挑釁罷了,我們水炮伺候就是了,反正就地取材,幾乎是沒有成本。

而且還是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下”對小菲進行教訓。(這不是當著全世界的面,狠狠的打美國佬的耳光嗎!)

所以關于仁愛礁那艘破船,在中美博弈的大盤上,完全不值得一提!

再說了,菲律賓鬧得越頻繁,越是證明美國當下的狀態,越是反映出美國手上的牌不多了。

據我了解,當下的美國手上只剩下2張牌可打。

第一, 強行脫鈎,這是美國最熟練的戰術打法。

盡管美國不能全面與我們脫鈎,但它可以拉攏歐洲那些傀儡,一拉一打總能對我們起到“圍堵之勢”。

但這一招對我們來說,顯然效果不大,反而對美國副作用很大。

第二,就是欲擒故縱,在我們最核心的利益下手,試圖在台海問題上給我們“下套”。

但我們依舊沒有上當,盡管大部分老百姓都蠢蠢欲動,但政治家們的頭腦是非常清醒的,以至于我們沒有像1953年的日本一樣,被所謂的“民粹”帶偏了。

說白了,今天的中國是全新的“世界老二”,是美國從未見過的對手,這讓美國很是頭疼。

熱戰爭,中國有實力與美國抗衡。

冷戰,中國的資源或許不多,但起碼夠用。

輿情戰,中國老百姓越來越清醒。

所以,這是中國越來越強大自信的原因。

一旦我們把所有的短板補齊後,那呈現出來的大國自信,就不僅僅是過去的“溫良恭謙讓”,而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大國該呈現出來的“敢戰者方能言和”霸氣。

很多人認爲,俄羅斯那才叫大國霸氣,因爲他們敢搞“核震懾”。

但對于我們來說,大鵝那只算得上“虛張聲勢”。

因爲俄羅斯人口才1億多,但領土面積卻橫跨亞歐大陸,就算把歐洲的領土打個七零八落,他們也可以退到遠東。他們當然敢天天搞核訛詐了。

但我們不一樣,80%的人口堆在40%的土地,再加上我們大部分國土都是高原地帶。

我們自然不能搞那個,一旦開啓核戰爭,只能像當年教員說的那樣“換家戰術”了。

所以說,今天南海局勢,菲律賓就是一個棋子,對于我們來說其實不痛不癢。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在做局,做勢。

而美國卻不以爲然,以爲利用這個東西就能牽制我們。

言外之意則是,今天的南海局勢,是一個可控並且具備武力壓倒優勢的爭議點,是一個可以吸引火力,轉移其他方向壓力的引爆點,更是一個測試各方態度,摸清美國底牌以點帶面的聚焦點。

通過一個小小的島礁,一艘破爛不堪的船只,就能看出了東盟各國的態度,看清了菲律賓的野心,看到了美國當下的窘迫。

能有效阻止一場戰爭發生的手段,就是在認真准備一場戰爭。

過去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讓我們深知,落後就要挨打。

所以中國人民站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造劍”,只有把手上的拳頭練硬,才能遇敵亮劍,才能以戰止戰。

當然,震懾敵人遠不止軍事手段,還有經濟、政治、文化……這是我們今天正在做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當你准備不足的時候,敵人就會時常過來侵犯,搞不好世界大戰就會在你家進行。

當你准備充足了,敵人就不敢過來了,只能在你周邊盤旋,盯著你不放,戰場也不會出現在你家,因爲他知道在你家門口根本沒有勝算!

今天的南海局勢,今天的菲律賓,就像是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美國人的頭上。

15 阅读:2438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6:03

    都是陽謀,北約用烏克蘭消耗俄國陸軍,中國用南海消耗美國海軍。

  • 2024-04-02 23:03

    很簡單,打就是和美帝打!

  • 2024-04-03 08:44

    好文!

  • 2024-04-04 11:32

    終于有一個清醒的

大講者普拉斯

簡介:獨立媒體人 傳遞故事,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