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成效顯著!2天現10余頭江豚,魚太多,染黑水:60年一遇

環球科學貓 2024-02-27 09:21:43

中國長江越來越好了!稀缺生物種群的不斷擴大,讓不少人也看到了,長江十年禁漁真的是太值得了。

這不,我國長江江豚調查隊在2月之中,進行了爲期2天的觀察之中,居然發現了罕見的長江江豚群體,並且這個群體還真不小。

所以,雖然我國長江十年禁漁的時間不長,但是給我國帶來的生態轉變是非常大,而這一次看到長江江群群體的再次發現,也凸顯了其改變過程,下面就來詳細看一下。

長江資源變化突出

長江是我國主要的生態區域之一,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並且整個長江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包含了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南,湖北等11個省市區,最終注入我國東海。

當然,在我國整個長江水系之下,是含有數百條支流的存在,同時,最爲典型的淡水湖泊也是在我國長江,以鄱陽湖,洞庭湖最爲經典。

而長江也是因爲水源充足,爲我國水能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其數據顯示,可供開發的水能總量達二億千瓦,是中國水能最富集的河流。

長江幹流通航裏程達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所以,長江是相當不錯的區域,在全球範圍都是獨特的河流。

然而,也就是因爲其長江的好,也承載了我國重大的生物資源,其動植物分布在長江流域是極其廣泛。

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其長江之中有淡水鯨類2種,魚類424種,但是由于魚類繁多,人類曾經對長江的不合理開放,導致長江之中大規模的生物資源減少,甚至出現了物種的滅絕。

根據長江捕魚的統計數據顯示,在1954年,長江流域天然資源捕撈量可達近43萬噸。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捕撈量下降到26萬噸,20世紀80年代年均捕撈量在20萬噸左右,2010年以來,年均捕撈量約爲10萬噸。

所以,長江的生物資源是越來越少了。

而最爲典型的滅絕生物,也可以大家簡單說明一下,那就是白鲟,這是我國特有的大型瀕危珍貴魚類,而最後一次發現它的足迹是在2003年,在長江上遊四川南溪江段。

而在過後的20年之中,再也沒有看到它的足迹,所以,在2023年的時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3.1宣布該生物滅絕,這可以說是長江之痛。

沒有辦法,長江的生態在最初破壞太嚴重了,生物減少是趨勢。

所以,也就是因爲生物的大規模滅絕出現,我國開啓了長江的保護,也終于看到了長江禁漁成效出現,雖然時間不長,但稀缺性生物種群的擴大,也在不斷呈現出來。

長江禁漁成效顯著!2天發現10余頭江豚

首先也先介紹一下江豚,同樣,長江江豚也是我國稀缺性生物種群,並且是極危物種。

長江江豚又被稱之爲“水中大熊貓”,俗名還有江豬、河豬、海豬、海和尚之稱,體形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上下颌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當然,外貌特點也有點類似于海豚。

而它主要分布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沿岸和長江中下遊及洞庭湖等區域,一般不集大群,喜歡單頭或成對活動,結成群體一般不超過5頭。主要捕食魚類爲主,也食頭足類和蝦,往往隨洄遊魚類而洄遊。

然而,江豚曾經在漁船誤捕、過度捕撈加劇了漁業資源的下降等情況之下,使江豚的食物減少,可以說基本上看不到江豚。而我國在長江禁漁之後,這些問題解決了,生物種群擴大了,所以,看到江豚大規模出現了,這也凸顯了長江禁漁的成效。

而這一次根據調查來看,是在長江靖江段開展爲期一周的野外觀測之中,其中2天觀察到的重大成就,那就是當調查船駛入江陰大橋至牧城公園江段時,調查隊員發現了多只長江江豚的身影。

看到的最少也有5頭以上,有的長江江豚合在一起,三頭一起共同取食,還是非常喜人的現象。隨後,另一組調查隊在靖江夾港汽渡附近又觀測到了5頭長江江豚

所以,僅僅在2天之中,就發現了10余頭江豚,這只能說明江豚在我國長江流域的生存狀態真的太好了,也顯示了長江流域的生態系統變得更加好。

而接下來,按照說明,調查隊將會繼續對長江靖江段江豚族群的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以及生活規律了解。

2024年,調查隊將在每個月都開展一次野外觀測,並開展多船調查,以進一步明確長江江豚分布特點。

所以,長江禁漁成效顯著,當然,根據我國2022年對全流域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數據顯示,我國江豚也是出現了增長,數據顯示: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爲1249頭,其中,長江幹流約595頭、鄱陽湖約492頭、洞庭湖約162頭,與2017年1012頭相比,5年數量增加23.42%,年均增長率爲4.3%。

那麽接下來在繼續保護之下,必然也會更多,這就是江豚的情況。所以啦,長江保護之下,變好是必然的趨勢。

而且,不僅是江群,在我國長江保護的初期,其他魚類增長也出現爆發式的模式。

魚太多,染黑水:60年一遇

沒錯,除了這個區域之外,我國其他區域的保護成效也非常明顯,最爲典型的例子也不是首次說明了。

在安徽池州市黃湓大橋黃湓閘下,魚群翻騰,甚至還因爲水中的魚兒太多,導致江水都被“染黑”了,這是相當罕見的事情。

在出現之後,當地村民表示:在長江邊上生活60多年了,從未見過這麽多魚,真的是60年一遇了。

其次就是重慶萬州出現大規模野生魚群,護漁隊員表示,這麽多的魚,這麽大的魚,還是護漁隊成立以來第一次見到,一群可達200條,平均每一條大概也是在八九斤左右等等。這些例子都說明了我國長江流域的生態變好是趨勢。

所以,在我國對長江保護之下,真的變得更好了,而在長江十年禁漁結束之後,必然也會看到更大的生物種群出現,真的期待那一刻的長江,看看到底是什麽樣子。

希望大家也一起努力,繼續保護長江,保護長江才會有更好的生態系統,對人類的生存環境來說,也會更好,這是相互的,因爲大家都是生物系統之中的一個環節,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7 阅读:3509
评论列表
  • 2024-02-27 10:59

    魚多江豚就有食,不會爲食物缺失自然繁殖快。

  • 2024-02-27 13:57

    如果早二十年禁漁,那麽長江中滅絕的白鲟、白暨豚和鲥魚也許就會有一線生機,子孫後代也能一睹它們的風采!

  • 2024-02-27 17:24

    十年太短

  • 2024-02-27 17:51

    魚多江豚就有食,不會爲食物缺失自然繁殖快。

  • 2024-02-27 18:47

    建國以後,物種滅絕的太多了

  • 2024-02-28 16:56

    我們虧欠自然太多了

  • 2024-02-27 16:09

    10年改爲3-5年可能更好點。

  • 2024-02-27 17:15

    我想知道,長江啥時候跑西藏去了?

  • 2024-02-27 10:15

    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白鳍豚

  • 2024-03-01 13:06

    關注下南方的小池塘吧,物種流失的可怕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