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外長訪華前,尹錫悅罕見道歉,除中日韓峰會,還有兩件事相求

鄭繼永教授 2024-05-11 18:05:36

在前後商量了近兩周後,韓外長的訪華日期終于定了下來,本月13日到14日,韓外長趙兌烈將來華訪問,並與我國外長王毅會面。

【韓外長趙兌烈將來華訪問】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趙兌烈訪華日程前夕,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其就職兩周年的記者會上,就其夫人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一事向國民致歉。要知道自尹錫悅上台以來,與金建希相關的各種醜聞一件接一件被曝,比如論文抄襲、簡曆造假,以及涉及操縱汽車股價等,但尹錫悅從來都沒有道過歉。

因此尹錫悅此舉著實令人意外,就連韓總統府對此也始料未及,當天晚些時候向媒體透露稱,這是尹錫悅在未經與幕僚事先討論的情況下當場做出的發言,他們並沒有預料到總統會道歉,事先准備的講話稿中也沒有“道歉”這一詞,頂多是表達“遺憾”之意。

在解釋尹錫悅爲什麽會這樣做之前,讓我們先歸納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按照韓媒報道,金建希在2022年9月,接受了旅美韓僑牧師崔在英的一款迪奧包作爲賄賂,該包市值在300萬韓元,也就是1.6萬人民幣左右,整個賄賂過程被崔在英偷偷拍了下來,並在之後曝光給了媒體。此事在當時掀起了不少的風波,韓民衆和在野黨認爲此事涉嫌嚴重腐敗,呼籲尹錫悅政府立即徹查,並給出合理解釋,但一直沒能得到回應。

【金建希受賄醜聞曝光】

直到兩個多月後,尹錫悅才正面回應,他表示,此事是在野黨爲謀取政治權利,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陷阱”,因爲妻子不夠“冷酷無情”,才落入了對方圈套中。並在這之後動用總統的特殊權利,禁止檢察部門對此事做進一步調查。

但前段時間舉辦的議會選舉,打破了尹錫悅的“保護罩”,執政黨奪得的議會席位,少于李在明所在的在野黨,這意味著尹錫悅的權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約。

上月末,尹錫悅與李在明舉行了其就任總統之後的首次會晤,會談時間持續了135分鍾,雙方相當于是不歡而散,而在這之後不久,就傳出了金建希被檢方立案調查的消息。這也意味著在野黨對尹錫悅的“政治攻勢”,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這個時候尹錫悅主動道歉,相當于一種“政治自救”行爲。

但僅僅只有道歉,顯然挽救不了尹錫悅的政治前提,在這個前提之下,韓外長趙兌烈來華訪問,無疑是帶著任務來的:

【尹錫悅向韓國國民道歉】

首先第一個任務,就是推動中日韓三邊峰會的舉辦。近段時間韓方極力推動美韓聯盟的形成,爲此將矛頭直指中國,不斷拿台海、南海問題做文章,把自己打造成了“反華急先鋒”,導致中韓關系陷入低谷。

而這次三方峰會,能爲韓方提供一次難得的外交“糾偏”機會,畢竟峰會成功舉辦,意味著中韓兩國的關系也能有所好轉。要想抓住這次機會,韓方就必須展現更多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爲雙邊對話創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確保這次峰會達到預期的目的。趙兌烈此訪主要就是爲此而來。

其次,在供應鏈問題上,韓方也需要中國的幫助。目前,韓國經濟明顯乏力,其經濟的重要支柱,如半導體、汽車和造船業的發展都已經滯後。更進一步的問題是,韓國緊隨美國的腳步,減少了對華出口,這導致韓國企業的很多産品在中國市場難以銷售,這無疑給韓國企業增加了困擾。

【前美國國防官員稱韓國需要自衛】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近期計劃投入約70億美元,以協助韓國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減輕對中國的“依賴”。但以中國目前在锂電池供應鏈方面的深入參與程度,韓國這70億打水漂的可能性極大,韓外長此次來華不排除是希望在其他方面與中國達成合作,以避免自己被徹底踢出中國市場。

第三,韓國在朝鮮核問題上也急需中國幫忙。半島局勢的緊張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幾乎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而讓韓方擔憂的是,美國似乎已經有了退縮的意思,近美前國防部高官表示,在對待朝鮮的問題上,韓國需要自衛,美國要集中精力對付“重量級拳手”中國。言下之意就是一旦朝韓沖突爆發,不要指望美國會幫忙。這種情況下,韓國轉向中國,讓中方幫忙在半島問題上降溫,緩和朝韓之間的緊張關系,也相當于是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從地緣政治方面講,中方並不抗拒與韓國的關系修複,畢竟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而且也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保持友好關系既對雙方有益,也能維護東亞地區的穩定和平。但改善關系並不是來華訪問,動動嘴皮就能達成的,而韓方想要達成的這些“任務”,是建立在兩國友好關系的基礎上的。如果地基沒有打好,就急著要中國幫忙,尹錫悅政府想要“破局翻身”顯然是白日做夢。

0 阅读:0

鄭繼永教授

簡介:複旦大學教授,朝鮮半島研究者,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