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後,兄弟姐妹要懂得“分寸”,否則恐將影響子孫

共飲長江水 2024-03-22 07:42:39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妙,父母在時是一家人,父母離開之後徹底形同陌路。

半世父母恩,一世手足情,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美好的憧憬。我們不得不承認人性的自私隱藏在許多人的一生當中。有的人只是不被疼愛,有的人甚至被虐待。

好的感情救人于水火,差的關系推人入深淵。

父母在時,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相對好相處,一旦父母離去,兄弟姐妹之間就得把握分寸,如果缺失邊界感很容易導致關系變得緊張,相處也不再和諧。

現實是殘酷的,我們不得不直面人性,父母在世之所以能夠團結一心,是因爲根還在,一旦父母故去就會打破曾經的平衡。

聰明的人明白,在父母過去之後與兄弟姐妹之間保持距離,既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守好以下四個分寸,或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分家要公平

父母走後,子女們悲傷之余,還會面臨金錢的考驗,那就是分家。

無論父母在世之時偏愛誰,等到父母離去之後,這份偏愛就已經不存在。兄弟姐妹之間在分家之時一定得遵守原則,保證公平。

大部分人之所以會爭財産,並不是因爲缺錢,而是渴望被尊重。如果父母離去之後,兄弟姐妹之間在分家之事不能保證公平公正,就會因小利益而傷害到貴重的感情。

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沒有絕對的公平。和諧美好的背後藏著的是忍讓與包容。再好的關系都不能只讓其中一方仍然包容,如若被優待的一方堅持不表態,關系就會逐漸變壞。

說白了就是父母可以偏心偏愛,但作爲兄弟姐妹不能將其視作理所當然,享受起來毫無負擔。

公平是一種尊重。有些東西對方可以不要,我們不能不給,這就是做人的分寸。

圖片來源于網絡

做事得合理

父母在世之時,兄弟姐妹之間雖然有各自的生活,但也會抽出固定的時間聚在一起,可一旦父母走後兄弟姐妹之間就會更加關注自己的人生,從而導致感情慢慢變淡。

即便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在父母離開之後會逐漸變淡,可血濃于水,在沒有特別的矛盾之時,任何關系都無法超越血緣。

兄弟姐妹之間可以不聯系,但在遇到事情之後依然是彼此可以信任的強大支撐。

糊塗的人會帶父母離去之後,跟兄弟姐妹之間生出矛盾。以不合理的方式做事,強勢的背後,是彼此余生的難受。

古人雲:“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無論與誰打交道,都應該遵守規則,做事情合理才能守好關系,得罪了兄弟,受影響的只有自家子孫。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共事守規矩

任何關系想要長久都需要平衡,古人早就告訴我們“親兄弟明算賬”的道理。

遵守規矩是維持秩序的關鍵。父母在時,規矩在父母身上,父母離去之後,規矩就在個人心中。

兄弟姐妹之間在相處之時,一定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規章制度,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職能所在,不僅方便行事更有利于對親情的保護。

老實說,在這個世界上,兄弟之間共事要比其他關系更複雜,既要守規矩也要考慮親情,只有找好平衡點,才能保證事情順利進行。

不想兄弟翻臉,在共事之前最好將醜話說在前面。

所謂守規矩是既不占對方的便宜,也不虧待自己,只有合作共贏,才能攜手奔赴美好的前程。

父母走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若處不好,受影響的只有子孫後代。所以,共事之時守規矩尤爲重要。

圖片來源于網絡 ‍

平時有距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相處的更加惬意。

距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吵與沖突,父母離去之後,兄弟姐妹之間一旦意見不合就會忍不住想要說服對方。而矛盾往往會在說的過程中出現。

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促進兄弟姐妹之間的尊重與理解。畢竟每個成年人都擁有獨立的價值觀。尊重彼此的差異,可使關系變得更加有意義。非要拉近距離,只會讓感到不舒適的一方想要逃離。

距離不會讓親情淡化,反而還能修複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美好多半存在于想象當中。

靠的太近,難免會破壞想象;失了分寸,再親也會變路人。

清醒的人明白遠香近臭的道理,所以才會在平時特別注意保持距離。

0 阅读:22

共飲長江水

簡介:江湖行路人,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