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一個炮兵營只裝備6門火炮,火力強度夠嗎?

老梁聊兵器 2024-03-29 16:44:26

炮兵作爲戰場上的“火力支柱”,其規模往往與火力強度緊密相連。然而,我軍一個炮兵營“僅”配備6門火炮。

對此,不少人疑惑:在追求火力壓制和覆蓋面積的今天,這樣的配置是否顯得過于單薄?

其實,這些就夠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編制變革

回溯曆史,我國炮兵營的編制並非一成不變。解放初期,炮兵營的規模曾根據當時裝備條件、戰術需求以及部隊編制原則有所不同,數量可能較多,旨在通過集中火力打擊敵方關鍵目標。然而,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和戰爭形態的演變,傳統的“數量優勢”觀念逐漸讓位于“質量優勢”和“體系效能”。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面對信息化、網絡化戰爭的新挑戰,我軍積極推進編制體制改革,力求構建適應未來戰場的新型作戰力量。炮兵作爲火力打擊的核心力量之一,其編制調整正是這一改革浪潮下的産物。合成營的出現,標志著我軍向模塊化、集成化、多能化方向邁進,而其中的炮兵連配備6門炮,正是對現代戰爭快速反應、精確打擊、靈活部署等要求的積極響應。

二、精幹高效

1. 精准打擊能力提升:隨著火炮技術的進步,現代火炮特別是自行火炮,具備更高的射程、精度和自動化水平。單門炮的火力效能遠超以往,無需大量炮位就能實現對目標的精確覆蓋和有效摧毀。6門炮組成的炮兵連,借助先進的偵察、定位、指揮系統,可以實現“少而精”的精確打擊,避免了過去“地毯式”轟炸造成的附帶損傷和資源浪費。

2. 機動與快速反應:現代戰爭節奏加快,戰場環境複雜多變,對部隊的快速部署和機動作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6門炮的炮兵連結構緊湊,便于快速集結、展開和轉移,尤其在合成營框架內,可以更高效地與其他兵種協同作戰,實現“打完就走、走打結合”的戰術機動。輕量化、小型化的炮兵單元更能適應複雜地形和城市作戰環境,提高生存能力和戰術靈活性。

3. 後勤保障簡化:較少的炮位意味著後勤補給壓力減小,無論是彈藥供應、維修保養還是戰場救護,都更爲簡便高效。此外,現代炮兵連往往配備先進的彈藥補給車,如前所述,6門炮連自帶及補給車攜帶的炮彈總數可達數百發,足以支撐高強度戰鬥需求。這種“小而全”的後勤模式,確保了炮兵在戰場上的持續作戰能力。

三、作戰理念

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強調的是各作戰要素的深度融合與高效協同。炮兵營雖“瘦身”,但並不孤立作戰,而是深度融入信息化作戰體系之中。通過數據鏈、衛星通信等手段,炮兵營可以實時接收上級指令、友鄰部隊信息以及無人機、衛星等偵察平台提供的目標數據,實現“發現即打擊”的高效火力支援。同時,炮兵營還可能與火箭炮、戰術導彈等遠程打擊力量形成梯次配置,共同構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火力打擊體系。

四、發展趨勢

面對未來戰爭可能出現的無人化、智能化趨勢,精幹高效的炮兵營架構更具拓展潛力。例如,可以更便捷地融入無人炮兵系統、智能化火控系統等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作戰效能。同時,較小規模的炮兵單位在進行新裝備試驗、戰法創新等方面也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有利于我軍緊跟世界軍事發展潮流,保持戰鬥力的領先優勢。

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

感謝您的閱讀,創作不易,記得點贊收藏關注,每天更新精彩內容。

6 阅读:3319
评论列表
  • 2024-03-29 21:11

    不知所雲。

  • 2024-03-29 23:35

    一會兒炮兵連一會兒炮兵營的

    尼莫 回覆:
    估計是AI寫的東西[笑著哭]
  • 2024-03-30 16:23

    應開發一款單兵飛行器,且一次飛行距離在50至一百公裏,試想一下,如果以團,營級規模沖鋒,全部飛過去戰鬥,那對敵人將是何等震撼

  • 2024-03-29 23:22

    說破天你終歸也只是6門炮而已

  • 2024-03-30 12:00

    你一會炮兵連,一會兒炮兵營,你到底說的是什麽?

  • 2024-03-29 22:54

    [紅臉笑]不理解[紅臉笑]

  • 2024-03-30 15:55

    胡說八道胡編亂造的小編

  • 2024-03-29 22:11

    通常一個炮兵連是6門炮

  • 2024-03-30 16:38

    ai寫就是好

  • 2024-03-30 16:03

    營連都沒搞清

  • 2024-03-30 13:42

    亂拳打死老師傅

  • 2024-03-30 13:05

    這軍盲都沒把營連搞清楚。

老梁聊兵器

簡介:一名80後軍事愛好者,每天分享軍事科普,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