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具備兩種特質,長大後多數在社會上吃得開,看你家孩子有沒

陪寶寶寫日記 2024-05-13 17:03:38

孩子在長大之後,想在未來的社會上具有一定競爭力,你需要培養和挖掘以下兩種特質。

第一個特質,是能吃能睡能玩能幹活的能力。

很多家長認爲這不是每個孩子天生的特質嗎?以前可以這樣認爲,但是現在教育內卷嚴重,很多孩子上學課間10分鍾都要被鎖在教學樓裏無法活動,回家後學校的作業要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也要完成,這就導致孩子無法見光見風,沒有精神活力。

當今如果你看到一個孩子具備這種特質的時候,說明這個孩子的心態好,不糾結,心理能量很足。

人生路漫漫,很多苦難都會擺在人們的面前,所以當這個孩子具有內心能量的時候,它是可以吃大苦的,也可以從大苦中爬出來。

並且這種孩子會把生活當中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排除,讓自己的身體、大腦、心靈清空,輕裝上陣,去面對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諸多問題。

有位哲學家曾說:人的煩惱大部分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所以相對的,有些人際關系的事就會對我們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會影響精神和情感。

對于很多孩子來講,他們是沒有辦法過濾這些人際關系帶來的煩惱的。

曾經我們班有個同學叫二丫,她一向學習挺好的,但是有一次她考試失利,老師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教育了她一頓,自此以後,她的成績一落千丈。

我們同學之間聊天問過她原因,二丫爲什麽學習越來越差?她曾說,就是因爲老師說過她,這是她放不下這件事情,回家吃飯的時候想,睡覺的時候想,學習的時候還會想,一來二去,就忽略了其他老師上課教的內容,就導致她的所有科目的成績都在不斷下滑。

那麽這是老師的原因嗎?其實這是孩子的心量不足而導致的,也是一個家庭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家長沒有發現這種孩子容易心理藏事,那麽就說明這個孩子平時不和家長溝通。

又或者學校裏最愛發生的事情就是女孩子之間有一個閨蜜組織,今天和這個好了,明天和那個好了,影響了很多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對自己充滿未來的期望。

所有周圍這些發生的人和事,會沉澱在我孩子的身體當中,之後就會影響孩子們的心靈。

當一個孩子時刻的沉溺在這種環泥沼裏,是不會睡得香,吃得好,學習更加談不上,對于是一些事情,她不容易翻篇兒。

一般這種孩子腸胃功能都不是很好,思慮過多就會影響睡眠和吃飯,精力不足,小學課業不多的時候還好一些,如果不幫助孩子提高她的心量能力,到了初中和高中階段,課業繁複起來,這種孩子很容易得抑郁症。

現代的社會信息碎片化很嚴重,很多孩子心無法沉靜下來,他們其實也很想好好學習,但是他們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從哪個方面著手,精氣神和身體素質跟不上。

父母這時要做的事是,一定要帶領孩子思想單純起來,精神自由起來。

思想越深刻的時候,思想越單純,精神就越自由。

當大人無法幫助孩子理解社會本質的問題和人性本質的時候,那麽有些東西就會糾纏住孩子。

人在不斷長大的過程當中,都要學會慢慢看透身邊的很多事情。

當父母帶領孩子看明白很多真相的時候,那麽這個世界上80%的一些雜質,無所謂的事情,就會把它放下,都可以輕松除掉,專注去追尋,去解決生命當中20%至關重要的問題。

小雷在放假的時候習慣的和爸爸總去踢球。一天小雷無精打采的跑在球場上,爸爸看出了問題就問小雷:“兒子發生什麽事了?爲什麽這麽無精打采?”

小雷說:“我一個要好的哥們兒,把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弄丟了,我責備了他,但是他卻跟我吵了起來,說我因爲一本書跟他鬧別扭,不值得,可是那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

小雷的父親告訴他:“如果他是你的真朋友的話,他會愛屋及烏,珍惜你就一定會珍惜你給他的東西,如果你借給他的東西,他不珍惜的話,說明你們倆不是真朋友”。

說到這裏,小雷的父親就傳球給了小雷說到:“把球踢出去,用力,同時把那些不高興的人和事都踢走”

小雷聽完爸爸的話,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于是將球狠狠地踢了出去。

孩子如果身上有這種能吃、能睡、能玩、能運動、能幹活的本質,那就說明他的未來一切都是光明的,如果孩子身上沒有的話,就要依靠家長提高認知來幫助孩子擁有這項能力。

第二個特質,具有總結歸納的能力。

人一生都要學著自己長大,不是有首歌是這麽唱的嗎: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

說到底人只有總結之前的不足才可以提高,就像一個漏洞百出的水桶,我們不斷的往裏面裝水,但是不知道去補水桶的漏洞,那麽最終水桶還是不停往外漏水,唯有總結經驗把那些漏洞都堵住,才能將水裝滿。

有很多孩子不知道去總結經驗,撞了南牆無數次都不悔改。

曾經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我們估且叫他小明,老師在課堂上留了一個每人需要寫500字的小作文。

小明同學將500字寫成了一篇關于數學漢字的書法作業,也就是將一寫10遍,將二寫10遍,以此類推。

老師看到作業後眉頭緊鎖,一開始只是耐心的跟他講解作文的要義,沒有對他大發雷霆,之後老師讓他重新寫一篇作文,陳亞明這回學聰明了,他不練字了,開始抄別的同學的作文。

老師看到後氣不打一處來,讓他站在班裏的最後面。

當老師再罰他寫作文的時候,他不抄別人同學的作文,開始抄書本上的作文。最終老師無奈,只能將他的家長叫來,具體關于這篇作文是怎麽解決的,我們其他同學不得而知,當時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他回家挨了一頓又一頓打。

成年後我們有消息得知,小明現在靠著他父母的養老金生活著,從沒有上過一天班。

也許你看到這兒時,覺得小明怕不是個傻子吧,但他不是,他在課下跟同學們玩耍的時候是非常聰明的,和人說話交流都是正常的,唯一一點就是不愛學習。

有些孩子成長得快一些,有些孩子成長的慢一些,作爲家長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到底是屬于快的還是慢的,如果自家孩子屬于成長慢的,就更需要耐心去陪伴,並且幫助他回頭看一看自己走錯過的路,總結一下自身的不足,該如何去改正,這樣才能提高他對未來的信心,而不是粗暴式教育方法,粗暴式的教育方法只會讓孩子更加頹廢。

綜上所述長此以往,如果一個孩子具備以上兩種能力,那麽他就會把重更重要的事情放在心上,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49

陪寶寶寫日記

簡介: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多平台育兒原創,專注育兒知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