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科普辟謠】HPV疫苗是騙局?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

小康雜志社 2024-04-13 20:47:12

HPV疫苗是一場騙局?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低濃度阿托品可以預防近視?近日,2024年3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對該月流傳的多條謠言進行了辟謠。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甯穎

接種HPV疫苗沒用,是一場騙局?

流言:網上有新聞稱“女子接種HPV疫苗3年後查出宮頸癌”引發熱議,對此有人聲稱:HPV疫苗就是一場騙局。

真相:接種HPV疫苗後仍然患上宮頸癌,並不意味著疫苗無效。目前的疫苗主要針對最常見的幾種高風險HPV類型,它們是導致大多數宮頸癌病例的原因。

但HPV疫苗並不能覆蓋所有致癌的HPV類型,現在發現的HPV 亞型約有150種,即使九價疫苗也只能預防九種亞型。因此,即便接種了HPV疫苗,如果感染了疫苗未覆蓋的HPV類型,仍有可能發展成宮頸癌。此外,如果個體在接種疫苗前就感染了HPV,疫苗也無法對已有的感染提供治療效果。

總的來說,HPV疫苗並不是完全杜絕了患癌的可能性。但大量研究和統計數據表明,疫苗能顯著降低因HPV感染導致的宮頸癌風險,HPV疫苗不僅效果明顯,在人體內作用效果時間也很長。因此,建議符合條件的個體接種HPV疫苗,並結合定期的宮頸癌篩查,以最大限度減少宮頸癌的風險。

CT每多做一次,患癌風險增加43%?

流言:媒體報道某專家稱做一次CT患癌風險提高43%,這個讓很多朋友感到很恐慌,甚至拒絕CT和X線檢查,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真相: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22歲以下接受過 CT檢查的青少年,而且關注的重點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研究的重點是要提醒兒科醫生要更審慎地考慮CT檢查,以及要對CT檢查的劑量進行優化,以降低小患者的風險,而不是全面否定CT檢查的使用。

實際上,關于輻射怎樣才會傷害人體,已經有大量的科普,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像CT、X線這樣的醫學檢查,會利用電離輻射成像,但是對普通人來說,只要劑量沒有超過100毫西弗/年,就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而一次普通的X線檢查,輻射劑量只有約1.2毫西弗,而一次局部的CT平掃,劑量通常也只是X線檢查的幾倍而已。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因此,常規的CT或X線檢查的輻射劑量遠低于安全劑量上限。對于成年人而言,在醫生建議下偶爾進行必要CT檢查來幫助診斷和治療,是不必過度擔心輻射風險的。

此外,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24 年全國癌症報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白血病、淋巴瘤)的發病率均低于萬分之一,以該數據作爲參考,增加43%的風險,對個人來說其實微乎其微。

雞骨泥有毒,不能加到澱粉腸裏給人吃?

流言:有報道稱“澱粉腸塌房”,因爲添加了有毒的雞骨泥,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愛的澱粉腸不能吃。

真相:雞骨泥中並沒有什麽“有毒有害”成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說,只要雞骨泥的生産符合食品生産規範,“雞骨泥”用于澱粉腸中並不違規。

不過,現實中的“商品雞骨泥”是否可以做食品,還需要考慮其加工過程是否滿足食品標准。如果加工過程達不到“食品級規範”,而只是執行“飼料標准”,那麽得到的産品就只能作爲飼料。新聞中記者采訪的電商商家,賣的就是飼料級的産品,自然不敢說“給人吃”,而強調“不建議人吃”。

因此,雞骨泥“可能”的問題在于:生産廠家能否合規生産?使用骨泥生産澱粉腸(以及其他食品)的廠家,采購的又是不是符合食品規範的産品?

每天睡不足八小時就是睡眠不足?

流言:優質睡眠必須要每天睡眠時達到八小時,小于八小時就是睡眠不足。

真相:這個說法不准確。相關研究顯示,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最好保持在7-8小時,這種說法沒問題,但這是統計學意義上的平均睡眠時間,具體到個人身上其實大有差異。

一方面,睡眠時長有很強的個體差異,這是由人體內在的內穩態調節決定的。就像每個人的胃口不一樣,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總體來說,在一個區間範圍內都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睡眠的需要量也不盡相同。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在16小時至17小時;嬰幼兒睡眠時間在10小時以上;青少年睡眠時間在8小時至9小時;成人睡眠時間在7小時至8小時;而老年人睡眠時間在6.5小時至7小時。隨著年齡增加,深睡眠減少,淺睡眠比例增加。

那怎麽判斷自己睡沒睡夠呢?這時候可以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從這些點來進行判斷:睡醒後精力、體力是否得到恢複;睡醒後頭腦是否清醒;睡醒後工作學習是否有效率。

當上述這些都可以用“是”來回答,那就說明你睡覺的時長應該是夠了,所以沒必要非逼著自己睡夠8小時,不然只會增加心理負擔。

低濃度阿托品可以預防近視?

流言:近日,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有人稱這是治療近視的“神藥”,可以預防、治愈近視的藥品,且人人都能使用。

真相:該獲批藥物的適應症不是預防近視,而是延緩近視進展,且適應人群有具體的條件,不能隨便亂用。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目前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明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對延緩近視進展有價值,但它的應用是在配戴光學矯正産品後用。對近視的患者而言,單獨用藥不僅不能防控近視,還有可能延誤矯正時機。

此外,長期使用阿托品滴眼液也有副作用,應當由專業醫生判斷,不要自行使用。

剛宰殺的畜肉最新鮮?

流言:有網友分享經驗,稱家畜剛屠宰時切下的肉最爲鮮嫩可口,放的時間久了就不那麽新鮮了。

真相:並非所有剛宰殺的畜肉都是最新鮮的。實際上,家畜在宰殺後一段時間會進入僵直階段,此時肉的乳酸含量高,pH值介于5.4至6.7之間。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分別在屠宰後約2.5小時和1小時開始僵直。這一階段的肉質硬且味道不佳。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隨後肉類進入後熟階段,此時肌肉中的蛋白酶開始分解肌肉組織,使肉質軟化,pH值進一步下降。這一系列反應使肉類變得松軟多汁,風味濃郁,是肉類最佳的食用階段。因此,處于後熟階段的肉才是最適宜食用的,而不是剛宰殺時的肉。

(透視社綜合人民日報、央廣網、“科學辟謠”微信公衆號、“重慶辟謠”微信公衆號報道)

編輯:劉淞菱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