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真要來了?大陸航母出海殲-20戰機剛出廠就部署台海方向

張殿成軍情觀察 2024-05-06 12:30:47

近日,大陸“福建艦”航母出海,進行首次海試,引發島內輿論的廣泛關注。福建艦創造了國內以及國際上多個“之最”和“第一”。如:國內噸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國內尺寸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國內技術最複雜的水面作戰艦艇;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常規型航母;世界上第一艘采用電磁彈射和攔阻裝置的常規航母等到。台軍退役將領栗正傑,黃征輝等人紛紛評論稱,“福建艦”戰力明顯強于“遼甯艦”,並預測大陸下一艘航母將會采用核動力。

根據大陸官方公布的消息,“福建艦”滿載排水量80000余噸,但余多少沒有說。按照大陸一貫的低調行事風格,該艦的滿載排水量可能達到85000-88000噸,超過了此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美國海軍“小鷹”級常規航母,並接近早期“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噸位。雖然“福建艦”在噸位上與美軍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有著20000噸的差距,但在飛行甲板面積方面兩者的差距並不大,與“尼米茲”級相當,這也就意味著“福建艦”可以搭載比“遼甯艦”更多的艦載機。

同時,“福建艦”甲板上海安裝了3部電磁彈射器和2部舷側升降機,這意味著其可以讓艦載機滿油、滿彈出擊,而且出動率也會更高。“福建艦”雖然只有3部彈射器。但由于電磁彈射器自身技術水平和性能的提升,其在保障艦載機出動能力方面很可能並不會弱于美軍“尼米茲”級航母。畢竟,“尼米茲”級上的4部彈射器也並不能同時彈射4架艦載機。如果考慮到美軍“尼米茲”級航母可以實現15分鍾彈射12架艦載機,由于“福建艦”安裝3部電磁彈射器,不存在交叉彈射和蒸汽補充增壓的問題。“福建艦”的艦載機日出動能力完全可以達到120架次以上,即使面對高強度海空戰也完全可以勝任,堪稱是全球常規航母隊列裏面的“天花板”。

就在大陸航母出海試驗之際,解放軍26架次軍機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一度抵近基隆41海裏處。栗正傑指出,解放軍戰機飛抵的距離離台灣本島越來越近,進入台島“12海裏線”只是時間問題。更讓民進黨當局感到緊張的是,根據西方媒體提供的衛星圖像顯示,在福建某軍用機場,突然有6架戰機露天擺放,並且還有殲-20戰機。有開源信息顯示,殲-20戰機剛出廠就會被部署到台海方向,這也就意味著東南沿海是解放軍的主要戰略關注方向,且正在加緊進行針對“台獨”以及外部幹涉勢力的軍事鬥爭准備。

有大陸專家表示,大陸在赴台戰備警巡中,使用了多種型號的戰機,其中可能就包括殲-20戰機與殲-16D戰機。殲-16完全能夠對地面的目標實行強制性的電磁幹擾,就能夠達到一個更大的制空權。台軍喪失了空優後,喪失了地空打擊能力以後,那麽它的抵抗能力就會迅速降低,解放軍就占有絕對的制空權與制海權。因此,這也是“台獨”分裂勢力最爲頭痛和最爲害怕的事情。當前,大陸艦機一直在繞島訓練,剛好提供了一種不開戰但推進我軍拓展對台周邊海空域掌握的新方法,即在對台形成“甕中捉鼈”之勢的同時,也能確保我軍排除外部武裝力量的幹涉,並可以在關鍵時刻對台形成實質性的封鎖。

實際上,解放軍已經對台軍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台軍也調整了自己的戰略方針,並已從“決戰境外”退縮稱“決戰灘頭”,這說明台軍對與解放軍爭奪制海權和制空權已經不報希望了。隨著大陸海空力量持續增強,以及赴台戰備警巡常態化,將逐步建立起完整和有效的“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體系。對于民進黨當局來說,想要搞“以武拒統”,甚至是“以武謀獨”已經沒有任何的可能,而美軍更不會爲“台獨”分子沖鋒陷陣,流血犧牲。可以說,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迅猛增強,祖國完全統一的那一天真要來了。或許根本不用動武,回歸祖國也只能是台灣當局的唯一選擇了!

3 阅读:553

張殿成軍情觀察

簡介:國際軍事評論 武器裝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