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後,小夥把豆腐攤做成了企業

長江日報 2024-02-18 18:20:21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8日訊(記者蔡欣星)飄著豆香,冒著熱氣,位于東西湖走馬嶺街的武漢愛逗豆制品有限公司(下稱愛逗豆制品)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産量又創新高。創業十多年,孔威把家中的豆腐攤一步步做成了企業。

愛逗豆制品生産車間。記者戴東輝 攝

每年春節,都是孔威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豆制品日産量較平時翻番。趁著春節假期的幾天休整,他又采購了一批新的豆子,大年初七,生産車間就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冬日裏,愛逗豆制品的生産車間熱氣騰騰。長江日報記者穿上防護服,經過消毒後進入車間,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豆香。車間裏,已在不鏽鋼桶裏浸泡10小時的黃豆,被機器磨碎出漿,磨出的漿收集好後隨即被倒入罐中加熱煮沸至100­℃,待冷卻後再加石膏點漿,最後制成豆腐或是豆幹。自動傳送帶上,已經被切塊的白色豆幹正等待著鹵汁調味。

高溫煮漿系統。記者戴東輝 攝

“豆漿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産生泡沫,以往是通過使用適當的消泡劑來抑制泡沫,現在用微壓煮漿的方式在悶罐加熱,因爲壓力恒定、熱力均勻,泡沫就會減少。”做了十多年豆腐,步驟早已爛熟于心,但孔威期望能讓豆制品的生産越來越標准化、自動化。

2007年,高中畢業的孔威接手了父母的豆腐攤。和許多菜市場裏的檔口一樣,每天淩晨三時,孔威就得起床,將前一天磨漿、煮沸、點漿的豆腐備好,到了五時,剛做好的豆腐就被運上車,送到市場新鮮售賣。

愛逗豆制品生産車間。記者蔡欣星 攝

一家三口的生活靠這個豆腐攤過得踏實,但孔威卻不滿足只是經營好豆腐攤。“大家做的都是菜市場小檔口,做街坊鄰居生意,我和其他人的區別是什麽?”孔威說,通過市場調查,他發現在豆制品這個普遍以夫妻檔口形式經營的領域,能夠提供大批量産品的商戶並不多,他決定先從小作坊幹起,一點點購置設備,擴大規模。

剛建起的工廠規模不大,也沒有知名度。孔威至今仍記得自己簽下第一位大客戶的情形。那是一所高校的食堂,他通過和食堂檔口的師傅閑聊,找到了後勤部門的負責人,對方很忙,自己在門外一等就是幾小時。見面後,對方問孔威生産的豆腐有什麽優勢,孔威直言食堂一天需要消耗多少豆制品,自己免費供貨上門試吃。

試吃後,孔威又邀請對方來自己的生産廠房,參觀豆制品規模化和標准化的生産過程,最終産能的保證和標准化生産讓他拿下了第一筆大訂單。這之後,孔威的豆制品逐漸積累起口碑,孔威說,後來陸續有學校食堂負責人主動聯系他,希望合作,供應豆制品。

2020年,孔威決定擴大工廠的生産規模,廠房選址走馬嶺街的一家食品産業園。不僅因爲這裏食品企業聚集,更因爲産業園內的熱力管道對接漢川電廠遠道而來的管線蒸汽,讓豆制品的生産擺脫了煤炭,用上了綠色清潔能源。

做了十多年豆腐,孔威總結出了南北方的不同口味差異。北方人喜歡老豆腐,就用鹵水點漿,減少豆腐裏的水分;南方人更愛嫩豆腐,就用石膏點漿,讓豆腐的保水性更好。他自己也愛吃豆腐,給公司取名愛逗就來源于同樣喜歡吃豆腐的兒子小名“逗逗”。

如今,愛逗豆制品每天生産的各類産品約三萬斤,孔威說新的一年他還將繼續擴大豆制品産能,並在市區開設産品直營店。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

1 阅读:817
评论列表
  • 2024-02-19 00:56

    不戴口罩和手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