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焦慮”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傷害,人活著就是需要一個好的心態

平夏聊情感 2024-05-08 20:21:03

提前焦慮就是擔心未來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提心吊膽,茶飯不思,憂心忡忡,唉聲歎氣,不好的事情還沒發生。就來有了各種各樣的擔心,這就等于你經曆兩次不好的事情,可事情已經過去了,可你還沉浸在過去的悲傷裏,這等于你又經曆了一次的壞事兒,加在一起就等于自己經曆了三次不好的事情。

你今天提前焦慮了,可第二天並不是壞事兒,而是一件好事兒,這就是等于自己多折磨了一次自己,自己在懲罰自己,你想想是不是這麽回事兒,是不是一個道理呢?

“擔心是詛咒,祈福才是保佑”,不是說你擔心的事情就不會發生,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情也不會發生,這就是說焦慮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會讓自己煩惱,只會讓自己心痛,就是自己在傷害自己,活在過去的痛苦裏,擔心未來的焦慮中,這是很愚的一件事兒,自己把自己困在牢籠裏,非明智之舉。

你擔心老人生病,擔心孩子讀書不好,每天把自己弄得有了抑郁症,可你所有擔心的這些,就因爲你擔心而就不發生了嗎?答案你自己心裏很清楚。

一定有人不贊同這種說法,會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事兒就應該做到未雨綢缪才對”,說得沒錯,可以遠慮,但不是有焦慮,要未雨綢缪,但並不是擔心,我們所說的焦慮,指的是不可抗拒的事情,比如說五一放假出去玩,我們需要做的是怎樣安全,而不是是擔心出什麽意外,如果就是擔心出意外,那麽什麽也不能去做了,所以說焦慮指的是不可抗拒的災難,遠慮而是一種未來的規劃,這必須要分得清,擡杠就沒有意思了,我說明了嗎?

現在看到這裏也一定有人會說,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就是天性這樣的性格怎麽辦?如果你經常這個樣子,那基本說明你太閑了,不夠勤快,無事可做,或者什麽事情都不願意去做,然後就是會有各種擔心,如果你總是很忙,把自己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序,那麽就不會有什麽焦慮,實在無事可做你可以打掃一下衛生,丟掉垃圾,你看看你的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就打掃自己家的衛生,扔掉以前一直也不舍得扔的東西,放了好多年也沒用,其實真的就沒用,你就是舍不得扔而已,總是擔心有一天會用得上,這都是一種擔心和焦慮,當你把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扔掉已經沒用的東西,你的心情會格外的清爽。這個方法百試百靈,有了事情可做,自然就少了焦慮。

所有的意外我們都沒辦法做到預測,“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一個先到”,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悲觀,聽起來也是一句負能量的話,可這就是現實,我們沒辦法逃避,我們來到人間沒辦法選擇父母,有的時候沒辦法預測時間,誰也不知道活到哪一天,反正一定會走,那麽我們去擔心,去焦慮,有用嗎?這就是說,過去的事情好與壞,都已經成爲曆史,就不要去糾結,未來的事情都是未知數。就不要去焦慮,需要做的就是把現在過好。

“九十老翁門前站,三歲孩童赴黃泉”,人的一生自己的未來沒辦法去預測,擔心沒有任何意義。我的一位朋友,今年才41歲,一兒一女,生活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家庭和睦,頭一天什麽問題也沒有,正常工作,可一夜之間就陰陽兩隔。早上對老婆說心口有些難受,勉強吃了一點稀飯,就回到床上躺下了,告訴老婆今天不去上班了,身體有些不舒服,這是人生的最後一句話,當老婆中午回來的時候,他已經走了,心髒出了問題。

家人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麽辦,六神無主,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就是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管怎麽樣後事還要處理,第二天還是做了火化,成了一縷青煙,雖然年紀不大,可家裏還是要擺酒席招待親朋鄰居,酒席上人們似乎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談笑風生,品論菜品的味道,推杯換盞,似乎這個人就沒有來過世上一樣,是人們的冷漠,還是看淡了生死呢?誰也不知道。

做事兒可以去預防,但不要去焦慮和擔心,要把預防和焦慮分開去做,有人說道理都懂,可自己就是做不到,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別人沒辦法改變你,只有你自己改變自己,一個需要自律,性格不好改,可習慣可以改,讓自己勤快起來就少了焦慮。就沒了時間去胡思亂想,讓自己有事兒可做,讓自己有自己的業余愛好,這都是控制焦慮的辦法,看看書,打打球,跑跑步。怕的就是什麽也不想做,得過且過。就喜歡一個人胡思亂想。那麽神仙也無法救你。

勤快起來,讓自己動起來,只要不懶惰。就不會有焦慮症,自律真的很重要,有了強迫症,就沒了焦慮症,強迫症要比焦慮好很多,不妨你可以試試。

0 阅读:1

平夏聊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