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挑戰宇文成都的11個高手,2人勝出,3人稍遜一籌,6人被秒敗

評書演義快看 2024-05-12 21:01:55

宇文成都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僅次于李元霸。他擅使一杆400斤重的“鳳翅鎏金镗”,是隋朝的武狀元,隋文帝欽點的“天寶將軍”,到楊廣時,又被升爲“無敵大將軍”。在《興隋傳》中,說他也是紫陽真人的徒弟。照此說來,他還是李元霸的師兄。他的武藝非常高,在隨“靠山王”楊林掃北時,曾一天之內連敗突厥三十六員猛將,一戰揚名!

總之,在西府趙王李元霸“出世”之前,宇文成都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既然宇文成都這麽厲害,敢挑戰他的人應該不多吧?確實不多,除了他名聲尚未響徹四方之時,在掃北之戰中斬殺的幾十員突厥猛將之外,大概還有以下11位高手曾經挑戰過他。其中僅有2人能勝出,有3人則明顯稍遜一籌——他們3人合力也只堅持了不到百個回合,便不敵敗走了;另有6人,則輸得非常快——幾乎全被秒敗!這11位高手分別是誰,他們的武藝排名情況又是怎麽樣的呢?

第一位:李元霸

李元霸是李淵的第四個兒子,擅使一對800斤重的大錘。在宇文成都伴駕楊廣來到晉陽行宮的時候,他見皇上楊廣稱宇文成都爲“無敵將軍”,又見宇文成都胸前挂有一塊“橫勇無敵”的金牌,便出聲質疑道:“宇文成都這樣,也佩稱無敵?天下英雄何其多,其中定有勝過他的高手!”

宇文成都縱橫沙場多年,深得兩任皇上的器重,何嘗受人質疑過?因此,他一聽此言,不由勃然大怒,他瞪大雙眼,猶如雄獅般怒視著李元霸,大聲吼道:“瘦猴,你竟敢質疑我?既然你說天下英雄何其多,那你找一個能敵我的來!”

李元霸毫不畏懼,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堅定地說道:“何需去找,能敵你者,近在眼前!”

宇文成都環顧四周,疑惑地問道:“哦?那你說說,誰能勝我?”

李元霸傲然答道:“我就可以!”

宇文成都聽後,不禁冷笑出聲,他身形魁梧,力大無窮,多年來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從未遇到過敵手。眼前的李元霸瘦骨嶙峋,一副病恹恹的樣子,“就憑他,會是我的對手?”宇文成都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然而,李元霸卻毫不在意宇文成都的輕視,他大步走上前來,伸出一條手臂,目光堅定地看著宇文成都,不屑地道:“你只要能扳動我這只手臂,就算你贏。”

宇文成都看李元霸竟敢如此“挑釁”自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意。他大步走了過來,伸出右手用力一拉,卻發現李元霸的手臂竟如同鐵打一般,紋絲不動。他心中震驚,于是雙手並用,用盡全身之力,依然難以撼動其分毫。

此時,宇文成都才真正意識到李元霸並沒有吹牛,其強大遠超他的想象。但他心中仍存著一絲不服,他認爲這可能是李元霸專門練過的技巧,並不能因此證明他的力氣真的比自己大——因爲在宇文成都心中,他對自己的力氣是十分自信的。于是,他提出與李元霸比舉午門外的金獅子。

李元霸爲了讓宇文成都輸得心服口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結果兩人一番比拼下來,包括後面的比馬上功夫,宇文成都都輸得一敗塗地。李元霸因此超越宇文成都坐上了“隋唐十八條好漢”頭一名的寶座。

後來,李元霸又先後兩次在戰場上輕易擊敗宇文成都,特別是在紫金山之戰中,他在生氣之下,將師父紫陽真人對他的叮囑抛到了一邊,將宇文成都生生撕成兩半,結束了宇文成都傳奇的一生。

第二位:裴元慶

裴元慶,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第三個兒子,擅使一對300斤重的亮銀錘。他和李元霸、宇文成都一樣,在演義中都是天上的神仙臨凡,李元霸是金翅大鵬鳥轉世、宇文成都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而裴元慶是八臂哪吒轉世。由此可見,“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前三的人物都是被神話了的。此三人之厲害,可想而知。

裴元慶武藝超凡,但軍師徐茂功卻讓他當督糧官,讓他非常氣惱,但他又不好生氣。當他聽說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三人一起出手都戰不勝宇文成都後,他就跑進來請戰。

徐茂功怕裴元慶受傷,不肯同意。裴元慶堅持要出戰,徐茂功就說:“你要堅持出戰,也行,不過,你要聽我指揮,你先帶兵守在山口邊上,等我指示,我說可以出戰了,你再沖出來與宇文成都交手。”裴元慶同意了。

這正是徐茂功的機智之處,他等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三人將宇文成都的體力都快消耗完了,才讓裴元慶出手。

當時,宇文成都正在追趕落敗逃跑的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撞見以逸待勞的裴元慶。那裴元慶是從山上往下沖,那快馬俯沖之力加上他的銀錘之力,還有他的神力,他是三力合一,其力之大,何止萬斤?因此,一錘之下,將本來力氣就消耗了很多的宇文成都打得眼冒金星,連忙回馬敗走,這便是評書中“三傑勝二傑”的故事。但明白人都知道,裴元慶之所以能戰勝宇文成都,與徐茂功的機智,還有宇文成都的力氣快用盡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正常情況下交手,裴元慶是難以戰勝宇文成都的。但不管怎麽說,戰勝了就是戰勝了,因此,裴元慶挑戰宇文成都,裴元慶和李元霸一樣,也是取得勝利的一方。

第三位:雄闊海

雄闊海,太行山的山大王。他身高一丈,力大無窮,兩臂有萬斤之力,曾同時打死兩只吊睛白額虎,乃是“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四的好漢。他長得和三國時的猛張飛一樣,也是鐵面虬須,虎頭環眼。但他使用的並不是丈八蛇矛,而是一對重一百六十斤的大板斧。

雄闊海偶得一張硬弓,他雖是神力,也只能拉一個滿便累得不行。周邊三十裏,再無一人能拉動分毫。他在與人喝酒時聽說宇文成都乃天下第一猛將,力大無比,他很是不服。于是,便假裝成賣弓之人,到京師去挑戰宇文成都。

當時,秦瓊、李如圭、齊國遠等人也在京城,他們見了,也過來試了一下,齊國遠用盡平生之力,也難以拉動分毫,後來,李如圭也過來合力拉,兩人也僅拉開了一點點。秦瓊力氣不小,他一拉,也只能拉個半開。可見此弓之硬,委實難拉。

然而,當宇文成都經過時,他不僅輕松拉開了此弓,還對雄闊海說:“僅能拉開此弓,還不能說明我力大無比,我如果不能將這硬弓拉斷,我就將‘無敵金牌’給你。”說著,他再次一手握住弓把,一手捏住鋼弦,然後不停發力。只見弓身在他手中緩緩彎曲,最終發出一聲清脆的斷裂聲,硬弓竟然被他硬生生拉斷了!

周圍的人群爆發出一陣驚呼聲,秦瓊、李如圭等人也是目瞪口呆。雄闊海親眼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感歎不已。但他也比較愣,不與宇文成都大戰一場,他並不肯服輸。與是他又朝著宇文成都追了上去。後來,他在追上正在搜捕秦瓊他們的宇文成都,兩人大戰二三十個回合後,他不敵而逃。

再後來,他在四平山與伍雲召、伍天錫三人一起再次大戰宇文成都,雖然最終于仍然沒能戰勝宇文成都,卻消耗了宇文成都三分之二以上的體力。這才導致宇文成都最終敗在裴元慶的錘下。

第四位:伍雲召

伍雲召,伍建章之子。他身長八尺,力能舉鼎,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五。父親伍建章被楊廣殺害後,他在南陽關起兵。楊廣派韓擒虎、麻叔謀等人前去捉拿。結果被伍雲召打得大敗。後,楊廣又派宇文成都前去鎮壓。

面對宇文成都,伍雲召毫不畏懼,他挺槍與之對戰,兩人槍來镗往,大戰二十個回合後,伍雲召因實力不如宇文成都,只好敗走。宇文成都拍馬就追,幸好伍保拔起一棵大樹,奮不顧身地出來用樹猛掃,擋了宇文成都一陣,伍雲召這才成功逃脫。

後來,在四平山,伍雲召與伍天錫、雄闊海再戰宇文成都,三人聯手,堅持近百個回合後,仍然不敵宇文成都,只好敗走。

第五位:伍天錫

伍天錫,伍雲召的堂弟。他身高過丈,力大難比,擅使重達兩百多斤的混天镋,武藝超群,曾與太行山大王雄闊海大戰十五天不分勝負,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六。

在四平山之戰中,他見堂哥伍雲召在與宇文成都的交手中,落在了下風,便拍馬舞镗出來助陣,他們哥倆與宇文成都大戰十幾個回合後,雄闊海又出來幫忙,三人如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一般,一起大戰宇文成都。然而,宇文成都比呂布更勇,他們“三英”聯手,雖然能拖住宇文成都一時,但時間一久,三人就落在下風了。最後,三人在堅持了快一百個回合後,實在頂不住了,于是,只好一起敗退。

第六位:秦瓊

秦瓊,秦彜的兒子。他與羅成是表兄弟,兩人曾“遞锏傳槍”,互通有無,因此有“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一百單八縣,威震山東半邊天!”之稱的他,武藝雖然遠不及李元霸、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等人,但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還是有他的一席之位的,他在其中排名第十六。

他與宇文成都交手,是在“七煞反長安”時,他與王伯當、謝英登、齊國遠、李如圭和柴嗣昌等人,因爲打抱不平殺了宇文成都的弟弟宇文成祥,被宇文成都追殺。

秦瓊見宇文成都追到,便舉锏先打了過去,想要先發制人。不曾想,宇文成都的力氣遠比他想象中大得太多,兩人兵器一碰,秦瓊的虎口立馬被震裂,鮮血當時就流出來了。秦瓊沒有辦法,只好拔馬敗走。

第七位:王伯當

王伯當,瓦崗五虎上將之一,在五虎上將中排名第四,擅使一杆亮銀素纓槍,箭法超凡,有“神箭手”和“勇三郎”之稱。

在“七煞反長安”橋段中,在秦瓊被宇文成都打跑後,他與柴嗣昌、齊國遠、李如圭一起,四人一起各舉兵器殺向宇文成都,結果被宇文成都一镗,將四人震動差點沒有掉下馬去。四人心中大駭,連忙奪路而逃。(《說唐全傳》中更說,幾人幸有李靖幫助,才成功逃脫)

第八位:柴嗣昌

柴嗣昌,即柴紹,也就是李世民和李元霸的姐夫。他擅使一杆方天畫戟,平時因爲有李元霸在,他幾乎都沒機會出手,因此,在勇將之中,名聲並不響亮。但他武藝其實還不錯,後來尉遲恭兵犯大唐時,他手舉方天畫戟大戰尉遲恭二十回合,可見一斑!

不過,由于宇文成都實在太厲害了,因此,他與宇文成都的交戰情況與王伯當他們一樣,也是被一镗擊潰,落荒而逃。

第九位:齊國遠

齊國遠,瓦崗八彪骁將之首,使一對紙糊的大錘,因此有“空錘大將”之稱,相比他的武藝,他嚇唬人的手段更高。

他與宇文成都的交戰情況與王伯當他們一樣,也被宇文成都一镗擊潰,落荒而逃。

第十位:李如圭

李如圭,“瓦崗八彪骁將”中排名第二。他擅使一杆渾鐵槍,威猛無比,因此贏得了“鐵槍大將”的美譽。

然而,在與宇文成都的交鋒中,李如圭的表現與與柴紹、齊國遠、王伯當他們如出一轍,也被宇文成都一镗擊潰,差點沒從馬上摔落,口吐鮮血的他,與柴紹、齊國遠他們,連忙拔馬敗逃。

第十一位:獨孤盛

獨孤盛,大隋的虎衛將軍。風雲變幻的揚州比武大會,隋唐第八條好漢楊林本來想將天下英雄一網打盡,沒曾想,他自己也死在了揚州,被第七條好漢羅成殺死。楊林是大隋朝的靠山王,向來有“大隋江山重千斤,他肩挑八百”之說,他這一死,野心勃勃的宇文成都父親宇文化立馬准備篡位。爲了迅速掌控朝廷大權,宇文化及命令他的兒子宇文成都連夜領兵入宮。

在這緊急關頭,獨孤盛挺身而出,他率領精兵前來阻攔。但宇文成都是何等高手,豈是獨孤盛這般的大將能比的?宇文成都一铛擊出,獨孤盛當時斃命。

9 阅读:4978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6:39

    咋的。我謝了。

  • Ss 3
    2024-05-14 01:13

    羅士信是一個被低估的好弟弟……

  • 2024-05-19 23:00

    原著:宇文成都60回合才敗給李元霸。《說唐》改了。

  • 2024-05-13 22:48

    那時小說是不是誰力氣大誰就無敵?

    yF繏3 回覆: 用戶10xxx81
    你可以不清醒,但你對手必須比你心態好,氣勢比你強,你想用蠻力搞死對方,對方已經一槍紮入你心口
    用戶10xxx81 回覆:
    兩軍對壘,長官說了算,不需要處理能力,就一個目標,搞死對方,用牙咬死也行,在後方長官是清醒的,你不是。
  • 2024-06-01 19:25

    李元霸啥時候是宇文成都的師兄了?小編評書都沒看明白還敢滿嘴跑火車

  • 2024-06-03 10:06

    還有物理上海呢?[呲牙笑]

  • 2024-05-15 23:53

    錯了。第七位應是羅成,第八位是楊林,第九位是魏文通,第十位是尚師徒。

    評書演義快看 回覆:
    你這是十八條好漢的排名,並不是他們戰績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