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一部關于如何“活著”的教科書

時代郵刊 2024-01-26 22:50:30

如果突然收到絕症診斷書,你將如何面對剩下的時光?

京東前副總裁蔡磊與“漸凍症”鬥爭的故事引發廣泛關注。

2024年是蔡磊確診後的第5年。1月18日,蔡磊透露自己呼吸開始衰竭,離死亡非常近了。

同時,他也宣告:“困難越來越大,但是不會放棄。”

和死神交鋒之際,他仍想爲50萬漸凍症患者做些什麽。而他的不放棄,也爲每個人提供了寶貴的人生啓示。

01

波折,是人生難逃的課題

2019年,蔡磊持續感覺左小臂不適,去醫院多次檢查後被診斷爲“漸凍症”。

“漸凍症”即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患者會像“逐漸融化的蠟燭”,全身肌肉和器官無法逆轉地衰竭:無法說話、無法吞咽、呼吸需要機器維持……

“漸凍症”帶來的不僅是生理的病痛,更多的是心理的絕望。

蔡磊那時41歲,是鬥志昂揚的京東副總裁,結婚一年多,兒子幾個月大。

看到診斷結果的那一刻,他整個人如墜冰窖。他感到左手失去控制,軟塌塌地垂著,“裏面都空了”。

回顧前半生,蔡磊似乎一直身處洶湧起伏的浪潮中。

他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個部隊大院,在軍人父親的嚴苛要求下長大,養成了自律堅強的品格。

家境貧窮,他常穿打了補丁的衣服,有時玩具也得撿別的孩子“淘汰”的。

但他讀書刻苦,成績出衆,最終考上中央財經大學。這多少沖淡了家境帶來的自卑。

讀書期間,他的父親患了重病,家中積蓄幾乎耗盡,一家人陷入愁雲慘霧,但父親最終還是病故了。

這讓年輕的蔡磊遭受沉重打擊,也激發了他對于獲得財富、掌握人生話語權的渴望。

考上公職不久,他從基層的機關單位果斷辭職,進入充滿挑戰的企業。

深耕十多年,他有了“中國電子發票第一人”“中國新經濟領軍人物”“2018中國CFO年度人物”等光榮的頭銜。

金錢、地位、榮譽、家庭,剛過不惑之年的蔡磊,仿佛已經實現了所有的人生目標。

疾病卻像一把利刃,硬生生斬斷了他原本一路高歌的人生狀態。

造化弄人,即便成功如蔡磊,也不得不面對命運的無常。

但這個從時代風雲中走出來的人,並沒有就此低頭。

02

抗爭,是一種生活方式

“抗爭”是蔡磊的人生關鍵詞。

有時蔡磊會記起,年少時的一場小小反抗。

小學三年級,蔡磊結束值日後,在昏暗的天幕下回家,遇到兩個小混混。對方也許是抱著欺負弱小的心態,往他腦後拍了一掌。

沒想到,蔡磊立刻摘下書包掄回去,雙方扭打在一起,直到有大人來把他們分開。

抗爭,抗爭。他就是這樣一個不願屈服的人。

事業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

“只要我蔡磊開始幹的事,你們都幹不過我。因爲我不要命,你要命,你就輸了。”

確診“漸凍症”後,他自然也沒有攤著雙手等待死亡。

面對這種治愈率爲0、患者存活時間只有2—5年的疾病,蔡磊決定以自身爲武器,和漸凍症抗爭到底。

蔡磊動用了全部人脈和資源,爲研制有效治療藥物而奮鬥,發誓“要麽死掉,要麽幹掉這個病”。

他開拓了全新的戰場:搭建數據庫、尋求資金和科學家支持、組建科研團隊研發藥物,爲數以萬計的漸凍症患者提供支持。

身體逐漸被“冰封”,但他仍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最瘋狂的時候,他一天處理七八千條微信,開十場會。

他還嘗試直播帶貨籌集資金、撰寫自傳,並在2023年聯合1000多位病友,捐獻腦組織和脊髓組織,供醫學研究使用。

“雖然我已經是個殘疾人,我還能爲社會做有價值的事情。”

蔡磊在自傳《相信》中說,自己是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人,這讓他沒有理由不“拿命去拼”這份事業。

“老天讓我四十歲遇上這個病,倘若二十歲,我沒有現在的資源和能力;六七十歲,我可能也幹不動了,四十歲剛剛好,我不幹誰幹?”

03

善良,是最堅韌的力量

一個生命正在快速流逝的人,心裏卻還想著要救助50萬個同病相憐的人。

對蔡磊而言,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爲了拯救自己。

蔡磊通過對“漸凍症”進行調查發現,患者年齡多爲40—60歲,他們既是家庭的頂梁柱,也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每一個病患背後,都是一個遭受重創的家庭。

“我在死亡前要做一件事——百萬生命計劃。我想助力攻克以運動神經元病爲代表的重大神經退行性疾病,這中間有一千多萬人,我想先救十分之一。”

起初,蔡磊用“笨方法”,和一個個病友交朋友,建成最大的民間漸凍症數據平台——“漸愈互助之家”患者醫療大數據科研平台。

他集結了上萬名漸凍症病友,大家把他視作精神支柱。

後來,他籌集了1000萬元捐助科研,還成立了慈善信托基金,以確保在他無法繼續工作時,漸凍症的研究工作仍能繼續進行。

其間,蔡磊的妻子段睿擔當起他的“最佳隊友”,照顧他,也一直全心支持著他的事業。

記者曾采訪蔡磊:“對病友的責任感,在您的動力中占到多少?”

他毫不猶豫回答:“一半以上。我三五年內死不了,如果只考慮自己,可以相對舒緩地等待,但是他們等不了。”

記得一個在醫院的深夜,蔡磊看到病友遲遲不睡,便問原因。

病友回答:“等你先睡呢。”

原來,病友擔心打擾他休息。這份樸素的心意,他一直記在心裏。

蔡磊手機裏有20多個病友群,他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消息,盡管打字已經很困難,他還是會盡量回複每位病友。他的工作室,也常迎來各地病友及其家屬。

“如果不了解這個疾病的殘酷,不經曆這群人的絕望,是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的。”

互相燭照的善意、“同病相憐者”彼此間的關照和支撐,也成了蔡磊對抗命運、無畏前行的力量。

04

相信,是通向創造的踏板

“只要你是一個正常人,就一定怕死,我也是,但在行動上不能怕死。”

2024年到來,意味著蔡磊進入了和漸凍症鬥爭的第5年。

不久前,蔡磊宣布其團隊與國內多家頂尖機構進行合作,已在漸凍症病因研究上實現了突破性發現。

他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

這些年來,蔡磊推動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漸凍症患者科研平台。2023年,我國漸凍症臨床管線超過27個,相比過去30年,漸凍症臨床科研提速20倍。

爲研制新藥,他把自己當作“小白鼠”,最多同時試驗3種藥物,包括還在動物實驗階段的藥物。

“向死而生,決戰漸凍”,這是蔡磊工作室挂著的一塊牌匾。

他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們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才會看到希望。”

生命是有限的,但事業是長久的。

從去年開始,他就在交代“身後事”,包括找項目接班人、設立慈善信托、決定身後捐獻遺體、書寫《相信》這本書去鼓勵更多人等。

“‘身後事’不僅是給家人交代,還得把這份事業傳承下去。就算我倒下了,還得有人站起來。”

蔡磊的2024新年願望依然圍繞“破冰”展開:希望更多人能加入科研團隊、漸凍症藥物的臨床速度再快一些、幫助更多的漸凍症患者和家庭……

“任何時間表對我們來說都是殘忍的。據我所知,僅僅在中國,平均每天就有近60名漸凍症患者去世,我必須全力以赴加快科研,一天幹20小時都嫌不夠。”

即便病情惡化,蔡磊仍沒有放棄信念,沒有停止“狂奔”,他甚至計劃“用腦控儀繼續奮戰”。

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預言家。一個人當下的信念,預告著他的未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李白的《上李邕》,是蔡磊喜歡的一首詩。

他想告訴身處逆境的人:“人生于世,心向滄海,即使狂風襲來,不言敗、不菲薄。”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人民網、紅星新聞、涼子訪談錄等

作 者 | 朝 朝

編 輯 | 王可欣 龍玮琪

審 核 | 李 玲

終 審 | 黃 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