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水稻面積和産量居全國第一

中國網直播 2024-05-10 11:20:18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圍繞“聚焦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奮勇爭先”作介紹,並答記者問。以下爲發布會現場文字實錄:

發布會現場圖

香港中評社記者: 湖南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是我國糧食主産省之一,請問在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上,湖南下一步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張迎春: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是建國以來從未間斷調出稻谷的兩個省份之一,爲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我們的糧食播種面積是7145萬畝,糧食産量是613億斤,水稻面積和産量居全國第一。下一步,我們主要在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雙十舉措”上發力,建設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一方面,我們推動藏糧于地“十確保”,堅持把耕地保護、建設、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向良田要糧。例如,在擴面積上,我們開展環洞庭湖水資源配置工程,爭取確保開墾恢複平湖優質耕地160萬畝;穩妥推進後備耕地恢複,確保補足耕地缺口582萬畝;開展專項整治,確保每年臨時用地能夠複耕複墾到位。例如,在提質量方面,今年將會對316萬畝的高標准農田進行改造,確保湖南的480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能夠建設成爲高標准農田;今年我們還會全面持續實施小農水建設和管護行動,確保暢通灌溉“中梗阻”7000公裏;落實好稭稈還田、土地酸化治理,確保提升耕地質量0.4個等級。例如,在增效能上,通過土地托管、代耕代種來確保土地撂荒治理,能夠做到動態清零;減低“以地適種”和“以種適地”相結合,確保耕地安全利用率能夠達到95%以上;分批次把山上耕地逐步調整到山下,確保有序推進耕地下山果樹上山;持續開展“三湘護農”行動,確保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另一方面,我們推動藏糧于地“十突破”,就是努力把湖南打造成爲種業和農機産業發展的創新高地,向良技要糧。例如,在育糧種上,開展低镉水稻、耐鹽堿水稻聯合攻關,突破低镉水稻年增100萬畝;加快培育再生稻、短生育周期水稻和油菜品種,突破每年推廣再生稻“稻稻油”年增50萬畝。例如,在推良機上,開展農機裝備的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突破建成丘陵地區農機産業發展高地;大力推廣機插機抛,突破增密栽植年增5個百分點;加快研制推廣機收減損裝置,突破年均降低糧食損失率0.3個百分點;例如,在用良法上,推廣早稻集中育秧,突破新建集中育秧設施1000萬平方米以上;強化高産示範引領,突破創建高産高效示範片年均5000個;創建一批綠色生産示範區,突破實現測深施肥綠色防控全覆蓋;大力推進糧食增産計劃,突破“三分地養活一個人”三一工程年增10萬畝;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協同機制,突破提升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水平。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1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