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維紅遍大唐的一首詩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3-26 20:42:09

每天讀一首好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這是王維筆下少有描寫男女情愛的詩。

當時王維只有20歲,爲岐王李範的門客,備受推崇。

不過,讓王維初露頭角的,反而不是他的詩,而是他在音樂和繪畫上的造詣。

盡管王維17歲就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但在風雲際會的盛唐,他的詩名還沒有那麽大。

直到這首詩橫空出世,王維在長安才算是詩壇紅人。

李範是王爺,王爺不能幹政的,所以他的人生就剩一件事,那就是盡情地玩。自然,身爲皇親國戚,他的玩法與衆不同,也很費錢。

玄宗皇帝喜歡詩,因此李範就經常宴飲名士,請大家一邊喝著酒,一邊品評天下風雅。

杜甫誇贊李龜年時就曾寫過: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由此可見,岐王是多麽愛擺排場,而王維能成爲岐王府的上賓,足以證明他的才華。

有一天,一位江南才子來拜谒岐王,特意送給了他一盒精挑細選的紅豆,這些紅豆大小勻稱,珠圓玉潤,很是特別。

尤其,關于紅豆,還有一個淒美的故事。

傳說,曾經有一位女子,在紅豆樹下苦等從軍的戀人歸來,每天都會向遠方張望許久。幾年後,沙場傳來噩耗,女子的戀人戰死,因此女子痛哭不止,直到泣血殉情。從那以後,紅豆就變得更加鮮豔,它也因此得名“相思豆”。

王維見到這些玲珑的紅豆後,隨口就便吟出了這首詩,引得滿堂喝彩,岐王更是送給了王維一把,後來王維用錦線串了起來,成家後就送給了他的妻子。

李龜年見到王維這首詩後,尤爲喜愛,就把它譜成了曲,每每深情演唱。

沒過多久,這首詩就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從那以後,大家才知道王維的詩也寫得這樣好。

次年,岐王李範便把王維推薦給了玉真公主,可能是王維才華橫溢,但許多史書也說,王維帥氣逼人,引得玉真公主垂青,便向上舉薦了他。

因此21歲的王維狀元及第,成爲盛唐第一紅人。

要知道此時的李白還在大匡山中充當背包客,杜甫還是一個“一日上樹能千回”的頑童。

詩文大意可解爲:

玲珑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到春天就會抽出新枝,結下許多果實;

因此,希望心中有所念之人多多去采摘,因爲它最能寄托人的相思之情。

王維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近似于白描,但卻充滿了美感,輕快的節奏讀起來朗朗上口。

委婉的情思緩緩流淌在字裏行間中,既讓人對紅豆多生了幾分喜愛,也寄托了相思之意。

全詩洋溢著青春爛漫的氣息,不似其他相思詩那般深沉,讓人覺得壓抑。

而且這首詩語句流暢,一氣呵成,讀過之後方有語淺情深、紙短情長之感,因此能成爲千古經典。

3 阅读:80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