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年人常見的運動誤區要避免

遼沈晚報 2024-05-12 06:05:42

運動有益于身心健康,幫助預防疾病的發生。特別對于老年人,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那麽,是不是運動時間越長,或者運動強度越大,身體就會越健康呢?對此,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老年健康管理所所長張立潔提醒,這些老年人常見的運動誤區要避免。

誤區一:運動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嗎?

運動時間延長會增加運動時的能量消耗,對于需要控制體重的人有一定的益處,但是無限制的延長運動時間會增加運動中骨關節、肌肉損傷的風險、運動中低血糖的風險,並且單次運動時間過長不利于養成長期的運動習慣。對于老年人來說,每日累計30-60分鍾,每周3-5天的規律運動習慣更重要。

誤區二:運動強度越大越健康嗎?

適度提高運動強度可以提高運動的效率,但是對于久坐、合並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安全提升運動強度,以達到中等強度。對于沒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來說,如果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會增加運動中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誤區三:“動養”不如“靜養”嗎?

對于常見的慢性疾病尤其不適宜靜養,久坐或臥床三天肌肉就開始出現萎縮,會對機體帶來多種不良影響。對于發熱、腹瀉、咳嗽等急性狀況,需暫緩運動,待整體健康狀況改善或穩定後再逐步恢複運動。

誤區四:“筋長一寸,壽長十年”是真的嗎?

“筋”的長短反映的是個體的柔韌性,老年人保持良好的柔韌性和關節活動度能夠維持良好的身體活動能力,並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但過度“拉筋”會增加肌肉、肌腱損傷,關節活動度過大會降低關節的穩定性,同樣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因此,“適度”最重要。老年人在進行柔韌性練習時,應避免彈振式拉伸,靜態牽拉肌肉肌腱,感覺緊繃,保持每個拉伸動作30秒即可。

誤區五:老年人不需要抗阻運動嗎?

這很顯然是錯誤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多種慢性疾病的高發,老年人肌肉流失的速度遠高于成年人。進行低負荷的抗阻運動,不僅可以預防肌肉流失,還可以有效改善血糖、血壓和血脂。

誤區六:運動可以使局部的脂肪減少?

運動減少脂肪的效果主要是通過增加能量消耗實現的,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會體現在全身各個部位,並不會因爲僅有局部身體參與運動而僅減少局部脂肪。對于體脂肪含量較高的個體,通過中低強度有氧運動增加能量消耗,可以更好地減脂。在減脂的過程中,腰圍作爲反映腹腔內脂肪的一個指標可能會比皮褶厚度(皮下脂肪的測量指標)變化得更明顯。局部運動會改善局部肌肉的外形,看起來更“緊致”。

誤區七: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不再是必須的。

這是最常見的運動誤區之一。充分的准備活動可以讓身體更好地適應運動,運動後的整理活動能夠預防運動後低血壓、減少運動損傷風險等問題。將柔韌性運動和平衡能力練習融入到熱身與整理活動中,既可以提高身體活動能力,還能夠預防多種運動損傷,提高運動安全性。

遼沈晚報記者 勾思涵

專家簡介:

張立潔,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老年健康管理所所長,副主任醫師。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