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來西亞姑娘,把遊戲隊友變成老公,奉子成婚嫁到中國,真幸福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5-18 18:16:55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59位真人故事

我,馬來西亞媳婦,因電腦遊戲跟老公相識,相知,相愛。又因未婚先孕而奉子成婚,老公的擔當讓我感到踏實放心。

來中國以後,雖然我是華人,但我還是會有一些不適應。

因爲遠嫁而不能送父親最後一程,成了我一生的遺憾。

(我和老公)

我是媛媛,今年30歲,現在沒有工作,家庭主婦一枚。

我的家鄉是馬來西亞的一個海濱小城,景色優美,隨時隨地都可以打卡,拍照,發個朋友圈。

我們兄弟姐妹四個,我是老大。從小就看著媽媽忙于生計,非常辛苦。但我從小要啥就有啥,父親給了我滿滿的愛。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住校。有一段時間,我們宿舍裏,手機連續被偷了四五個,我也沒有被幸免。爸爸知道後,馬上就又給我買了一部新手機。

現在想起來,很謝謝父親那麽寵我。

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一般般,後來在台灣大學讀了烘焙系。

2014年,大學畢業,當時我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暫時就成了待業青年。那個時候,我和很多年輕人一樣,也喜歡打遊戲,也喜歡打王者榮耀。

(爸爸和我的大女兒)

記得那是2017年,我跟一個人組隊打王者榮耀。在打的時候,我們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經常約著一起玩,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熟悉起來,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他是廣東揭陽市人。後來,我剛好在中國出差。

我們商量,是不是見一面,見見彼此這個默契的隊友。于是,我便飛到潮汕這邊跟他見面。

我們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他請我吃了這裏的特色小吃,逛了好玩的地方。我們都覺得對方興趣相投,很投緣。

回來後,我們還是一直一起打遊戲,成了堅不可摧的隊友。我們之間除了遊戲,漸漸地,也多了很多話題,情感也在悄然無息中升溫。青春的愛情之花就在這一次次地遊戲戰鬥中怒放。

(爸爸和我們姐妹倆)

後來,我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我並沒有感到驚慌,心裏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他不跟我結婚,我也要生下來,自己養。

因爲這不僅是一條生命,更是我的孩子。

于是,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摁下了他的電話號碼,跟他說了這件事。他好像早已經做好思想准備了,毫不猶豫,輕松地說:“那就生呗。”

他當時雖然沒有過多的甜言蜜語,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男人。這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很踏實。

我們商量之後,就這樣奉子成婚了,那一年我25歲。

我們雙方家庭可以說門當戶對。畢竟我們是馬來西亞的華人,華人骨子裏都是流著華人的血。

我們家對我老公接受度挺高,大家都喜歡他。他跟他爸也來馬來西亞見過我的媽媽,同時當作旅遊玩了一個月。這也是他第一次來馬來西亞。

媽媽很熱情地招待了他們。我們普通話也說得很好,所以溝通得很好。老公按我們當地的習俗,彩禮給了38888。

(我們在廣西)

因爲婚事急促,又是跨國,很多東西都來不及准備,所以我們婚禮很簡單。在中國,就擺了幾桌酒席,請親戚朋友過來喝了喜酒。

也許你會問,你老公沒有求婚嗎?還真沒有,他只會務實,可不懂這樣的浪漫。

但我也沒有覺得遺憾,其實只要我們生活幸福,其他的那些陪襯不要也罷。

婚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在馬來西亞生活的,我也很希望能在馬來西亞生活。

但我老公不會馬來語跟英文,在家裏還好。

可一出門,他交流就不太方便,尤其是找工作,特別受限制,因此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讓他作爲一個男人,覺得也不舒服。

他覺得既然結婚,就應該有擔當,整天無所事事,讓他悶悶不樂。

中國有句古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經過考慮,和家人商量,我還是隨他回到了中國。

到了中國,我就是一個外國媳婦兒。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我的兩個女兒)

馬來西亞人幾乎都會多種語言,我還好,不管是粵語還是普通話我都會,本身又是華人,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活。同時,還認識了很多朋友,讓身處異國他鄉的我沒有感到孤獨和寂寞。

回來後,老公也有了精神頭兒,就盤算著開始做生意,爲我們的未來打拼,整天早出晚歸。

看到老公那麽忙碌,爲了家庭,我覺得自己也要做出犧牲,孩子還小,需要人照顧,我就成了妥妥的家庭主婦。

我作爲一個年輕的媽媽,帶孩子一點經驗沒有。兩邊的環境差異又很大,畢竟我們那邊屬于熱帶,全年夏天。小孩子生病發燒,我們就不開風扇,穿無袖的,給他散熱就行。

這裏小孩尤其是冬天生病發燒,他們身體又熱,但是又不能穿得少,感覺穿太厚身體的熱氣散不去,我都不知道咋整,讓我很犯難。

飲食對我來說一點沒有不適應,本來我對很多種味道包括印度味,我們也是愛吃的。但是我帶我老公吃印度飯他就接受不了,說很難吃。

(全家在雲南)

但是,剛開始,有的地方讓我感到很委屈。

我們馬來西亞買菜不是很方便,所以我們一般都會一次就買足一星期的菜。公公看到我這樣,就說:“在這裏都是天天買菜,都要買新鮮的。”

我就不明白,怎麽天天要去買菜?很不習慣,甚至有點煩。中國人不是講究入鄉隨俗嗎?慢慢地我也就適應了。

現在孩子也大了,送孩子上學後,我就去買當天的菜,同時還能學到各種廚藝,正好回家做給家人。

雖然我是家庭主婦,沒有工作,但每天看到孩子們和老公回來,有滋有味地吃著我做的飯,我也很開心。

看著看著,我就覺得我是在享受人間最大的幸福,心裏也樂開了花。有時候,我會約著朋友出來,一起喝個下午茶。老公負責外面,我負責後勤。這樣的日子也不錯!

(我們去泰國)

老公不會做飯,平時都我做飯,但家務都是他幹。掃地拖地,他從來沒有怨言。

平時老公一直在外面忙,我把家裏照顧得好好的,基本上沒有吵過架。就是有點矛盾,我也會讓著他,畢竟這個家是他在辛苦支撐,但他也懂得知足。

在經濟上,老公從來沒有因爲他掙錢,我沒工作,而限制我嫌棄我。反而掙了錢以後,會問我要買什麽大件的東西,跟我商量一下。

在中國過的節日 我們在馬來西亞也過。因爲我們是華人,都過中國節日,所以我嫁過來之後,也沒有感覺什麽節日很新鮮。

馬來西亞是三大種族國家,節日特別多,而且馬來西亞人很注意儀式感。比如,朋友生日,我們會約好怎麽給朋友慶生。但這個目前我在中國這裏,身邊的朋友都不過生日,包括我老公。

一開始,老公跟我說,我還不信。我說怎麽可能?你朋友都不給你過嗎?結果還是真的!

(我們在大理)

我很喜歡中國。

自從我來到中國,只去過廣州、潮州,去年去了雲南,就見到了好多好美的風景,但我知道,這只是中國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到廣州就好像去了一個微型的世界,潮汕獨有的美食和文化讓我深深地感歎,我沒有找錯老公,雲南的古城就像一個古代美麗的城堡,各具特色,真的是太美了!每一個地方一天都看不完,一個地方能玩好幾天。

不知道我在有生之年,有沒有機會把中國都旅行了個遍,中國太大了!

對于未來養老問題,畢竟我們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這一點我還沒有認真考慮過。但如果我是獨生子女的話,我應該不會遠嫁,會選擇陪在媽媽身邊。

因爲疫情,我被困在中國三年。期間,經曆了爸爸生病,再到他去世,我都沒辦法去送他最後一程。這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今年過年在馬來西亞過年)

現在想想,因疫情不能回國,得知爸爸生病以後,我只能打打電話,或者視頻一下,看看他。

後來爸爸去世了,我再也憋不住了,拿著護照去了大使館,需要換新,我被告知要等待長達4個月。我的心一下子好像沉到無底洞,就一直往下沉,說不出的痛。

爸爸走的時候,我都沒能陪在他身邊,更不能送他最後一程。如果我沒有遠嫁,也不會有這樣的遺憾,感覺特別對不起爸爸。我只能通過視頻進行祭拜,表達哀思。

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久久不能散去。老公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看到我的痛苦,他並沒有說什麽好聽的話,只是默默陪著我。解封後,那年過年我就買機票回國了。

(我和女兒)

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走在故鄉熟悉的路上,看到夢鄉裏的房子,親人的擁抱,餐桌上那熟悉的味道,我知道,自己是真的回來了。

以前我回馬來西亞,並沒有多深的感悟,只是開心,可那次我回去,更多的是對遠嫁的思考。

現在都跟我老公說好了,我每年都要回去過年,算是陪陪媽媽,也讓我的遺憾少一點。對于中國人最在乎的“年”,老公答應得很幹脆,沒有一點不願意。

可能我跟老公的三觀不同,因爲我很喜歡看DY,老公居然不看,但我看其他人也不是這樣啊。之前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會失落,現在也習慣了,一切都解決在習慣中。

大概當時是我被愛情蒙蔽了雙眼,也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比較相信愛情,有了就嫁了吧,一切隨緣。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遇到愛情,還是希望你不要像我才好,結婚還是需要慎重思考。

經過父親的事情 ,我不太建議遠嫁,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美好生活,未來可期)

我以前思想非常簡單,當時想馬來西亞飛廣州也就4小時,機票也不貴,想家隨時都可以回去。然而,萬萬沒想到會有疫情,當時真的想回,可回不去,那種痛苦不言而喻。

我們的愛情雖然沒有轟轟烈烈,但我們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我們有兩個可愛的寶貝女兒,生活平平淡淡,恬靜而溫馨,我已知足。

祝願大家都能擁有,自己想要的那一份幸福。

【口述:媛媛】

【撰文:清婉】

【編輯:烏溪霧】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1 阅读: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