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金字塔之謎:德國遊客發現“反常”,難怪西方敘事被質疑

諸史 2024-04-13 00:11:16

20世紀70年代,法國化學家約瑟夫-戴維多維茨,使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古埃及金字塔的石材進行了檢測,發現它們“不會産生自然結晶的快速化學反應”,表明它們不是天然石材,而類似混凝土,進而他判斷古埃及人早就掌握了混凝土工藝。

在此之後,還有一些西方學者與之得出相同結論,即認爲古埃及人掌握了混凝土工藝。但對這一結論,中外學者通常並不正面回應,而是斥責爲無稽之談的僞科學,始終堅信金字塔是由天然的石材建成。材料學非常專業,其中如何很難說得清,暫且不談這一話題。

但2015年,一個德國攀爬愛好者Andrejcie(安德烈切),違規攀爬到了146米之處,還拍了一些視頻,其中一個鏡頭令人極其費解。下圖可見,除了“石材”出現氣孔蜂窩風化外,裏面還有多處包裹了磚塊,這一現象極其反常。

對于磚塊,歐美百姓可能沒有太大感覺,因爲說明金字塔或許使用了磚塊,但對于中國人來說,這件事就不那麽簡單了,因爲磚頭有其漫長的演化發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能拿出下圖所示的這樣標准磚塊。

關于磚塊,中國發現相對完整的演化鏈,如今發現的最早的磚塊來自仰韶文化藍田新街遺址,距今5000多年。

起初,古人使用夯土建築,後來發明版築,就是在兩塊木板之間填充泥土夯實,宋明之前中國還在使用,尤其是建造城牆時。

距今7000年前,在燒陶過程中古人發現了“紅燒土”,這種材料更能抵抗雨水,于是古人將不規則的紅燒土作爲建材之一。同時,出現了高成本的“紅燒土房”,就是火燒整個夯土房的牆壁,使之“陶化”,當然這種成本很高,一般是部族首領或祭祀場所使用。

距今6000余年,通過紅燒土的啓示,古人開始專門燒制“紅燒土塊”,厚約10—15厘米,湖南大溪文化城頭山遺址中,就出現了專門燒制“紅燒土塊”的陶窯。但此時紅燒土塊並不標准,說明還未定型。

距今5000多年,“燒結磚”出現了。通過下圖可見,相比後世的磚塊,當時的燒結磚還比較“簡陋”。磚塊定型之後,大概才出現泥磚,這種泥磚在中國一直沿用到上世紀。

燒結磚出現後,接下來面臨的是進一步優化、推廣與普及。但實際上,受制于燒磚成本,殷墟當時主要建築材料是黃土與木料,春秋戰國時主要是一些墓穴使用磚塊,其中好多屬于大型空心磚塊(這樣減輕重量)。秦磚漢瓦,秦漢時有過一次普及,但主要還是上層使用。宋明時逐漸下沉,明朝時大規模出現磚砌城牆。

按照西方曆史敘事,對于古埃及人而言,金字塔具有特殊意義,因此金字塔上使用成本高昂的磚塊(相比中國,缺少木材燃料的埃及地區燒磚成本更高,兩河流域也是如此),其實並不奇怪,但有兩點卻令人費解:

首先是除了中國,包括古埃及在內,其他地區沒有磚塊的演變史,仿佛突然就知道“燒磚”,一下子就跳過夯築、紅燒土、紅燒土塊等環節,進入了磚築時代。

其次是磚塊形制,金字塔上暴露出的磚塊形狀,與後世的一模一樣,磚塊形狀也沒有演化過程,突然進入了成熟階段,仿佛出道即成熟、出道即巅峰。

因此,西方敘事下的古埃及文明,要麽古埃及人真神,要麽金字塔爲近人制造,要麽金字塔斷代有問題(就是高估了年代,實際可能是中國磚塊西傳後才出現的)。

最後,關于本文話題,還有兩點值得一談:

首先,任何一個發明發現,哪怕我們司空見慣的,都是古人一步步艱難發展出來的,不太可能一蹴而就,磚塊也是如此。因此,金字塔上突然出現在古埃及沒有演化過程的成熟的磚塊,這件事實在太反常了,很難不讓人懷疑。

其次,與古埃及金字塔上的磚塊一樣,西方敘事中的兩河文明、古印度文明、以色列等上古遺址,都有大量成熟的磚塊建築,動辄就是磚砌城牆,堪比明清時的中國,卻沒有磚塊演化發展過程,實在讓人費解。關于這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相關遺址圖片,兩河、以色列、古印度等古城磚塊建築非常普遍。

10 阅读:1082
评论列表
  • 2024-04-15 21:05

    西方曆史還有幾分可信度[笑著哭]

  • 2024-04-15 23:25

    呵呵

  • 2024-04-15 21:18

    在古埃及那種鬼地方,拿啥燃料燒磚呢?總不會是進口石油吧?

  • 2024-04-16 02:04

    不懂沒見過,不知道羅馬龐貝古城是怎麽個建築方法!

    歲月_雙 回覆:
    最顯著的造假就是,去空間站返航的宇航員不論中外下飛行器都是坐著出倉,沒有例外,但是當年登月飛了一個多月[得瑟]居然是站著下來了
  • 2024-04-15 18:03

    不好,被發現了,以後要禁止爬上去

  • 2024-04-15 19:33

    埃及金字塔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主持修建的,因爲修建時間比較久,所以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