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赫魯曉夫逼迫中國償還86億巨額債務,毛主席霸氣回應!

南書房 2024-05-07 19:24:47

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受災最嚴重的1962年,我國“成災耕地”比例高達20%,全國受災人口超過幾億人。

雪上加霜的是,在此極端困難時期,蘇聯竟然向新中國逼債,蘇聯政府要求新中國盡快償還86億軍火債,對此,毛主席霸氣地回應:哪怕是勒緊褲腰帶,也要在五年內還清!

一、中蘇關系曆史演變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蘇聯突然宣布撤走蘇聯所有專家,蘇聯援建中國的幾百多個項目全部停止,不僅如此,在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授意下,蘇方多次要求中國盡快償還86億軍火債,甚至蘇聯還裹挾同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東德,向中國逼債。

面對蘇聯的逼債,盡管新中國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極端困難時期,可是毛主席仍然下令,排除萬難,也必須在五年內償還掉。

那麽,中蘇關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惡化的呢?新中國怎麽會欠下86億軍火債呢?我國最後是如何還掉這筆天價軍火債的呢?

提起中蘇關系,最早要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早在1937年11月,蘇聯就曾派遣空軍志願隊,來華幫助中國作戰,從1937年到1941年,有2000多名蘇聯飛行員來華支援抗戰。

解放戰爭時期,蘇聯雖然和國民黨簽訂了不向共産黨輸送武器的協議,可是我黨和蘇聯畢竟都是屬于共産主義,因此,蘇聯雖然沒有在武器裝備上大量支援我黨,但在鐵路等道路建設上,是幫助過我黨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蘇聯第一個在外交上承認新中國,不僅如此,蘇聯第一時間宣布斷掉和國民黨一切外交聯系。

可以說,蘇聯這個外交舉動,對于新中國的國際外交環境幫助是特別大的。在蘇聯的影響下,社會主義陣營裏的其他國家,也在之後幾年紛紛和新中國建交。

1949年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中蘇兩國達成一系列友好協定,斯大林不但答應逐步放棄旅順港等蘇聯在東北諸多特殊權益,斯大林還答應在軍事、經濟給予中國一系列援助。

1953年,赫魯曉夫上台後,赫魯曉夫進一步增加了援華項目,這個時期蘇聯援助項目,是斯大林時代的好幾倍,甚至于斯大林時代一直嚴格保密的核武器項目,赫魯曉夫也在最大程度上給予了支持。

然而,隨著赫魯曉夫權力越發穩固,赫魯曉夫變得越來越“霸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赫魯曉夫提出在中國建立“共管艦隊”和“長波電台”,對于這種危害中國主權問題,毛主席自然是斷然拒絕的。

二、86億軍火債

1960年,中蘇關系全面惡化,蘇聯第一時間要求新中國歸還86億軍火債。

提到軍火債,不少人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蘇聯援助給中國的武器,是免費的。當然不是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爆發前幾天,毛主席便派周總理前往蘇聯談判,能夠說服蘇聯一同出兵固然更好,如果蘇聯不出兵,也要蘇聯支援中國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炮、飛機等重武器,毛主席明白,面對地空火力占據全方位優勢的美國,沒有蘇聯的武器支持,志願軍將會付出難以想象的損失。

在中蘇兩國多次談判後,最終形成協定,中國在10月19日正式出兵朝鮮前購買的蘇聯武器,一律按原價購買,10月19日出兵後購買的蘇聯武器,則按半價購買。

在兩年多的戰爭中,蘇聯陸續爲中國裝備了60個步兵師和23個空軍師,雖然是半價,但也足足花費了中國30億人民幣。

不過,這30億是值得的,正是因爲這批空軍裝備,讓新中國空軍力量有了質的提高。

第二筆軍火債,來源于蘇聯1955年從旅順撤走時留下的工業設備和一大批軍火。

1945年,蘇聯遠東紅軍擊潰日本關東軍,占據了我國東北。不久,蘇聯占據了旅順,當時國民黨政府不敢得罪蘇聯,只好聽之任之。

1949年年底,毛主席在訪問蘇聯時,明確指出要收回旅順港,斯大林答應將在幾年內撤離旅順。

1955年,蘇聯撤走時,留在旅順的武器裝備非常龐大,光大炮就超過一千門,坦克超過300輛,各種轟炸機超過300架,炮彈200多萬發,這筆軍火後來作價9.8億賣給了中國。

第三筆債務則來源于新中國建國初期一五計劃時,蘇聯對中國的經濟援助。

當時蘇聯援助了中國156個項目,價值幾十億元,由于中蘇關系當時正處于友好期,蘇聯並不急著要求中國償還,而是要求中國以農産品慢慢償還。

三、五年內還清86億

1960年,中蘇關系惡化後,面對高達86億軍火債,新中國面臨的局勢的確是艱難的,要在五年內還掉這筆錢,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外部,美國對中國一如既往的經濟封鎖,蘇聯也對中國處處掣肘打壓,在內部,三年自然災害的發生,讓中國糧食産量急劇下降,不要說用農産品抵債,就是養活中國人民自身,都非常困難,這三年裏,餓死的人數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經過深思熟慮,中央決定用礦産資源,償還這筆86億軍火債。這其中,新疆的可可托海礦區的礦場資源,償還了三分之一的蘇聯債務。

爲了早日還掉這筆錢,可可托海礦區一部分工人們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在中國人民萬衆一心之下,1965年,中國甚至提前償還了蘇聯86億軍火債。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蘇聯逼迫中國償還86億債務,還有一種不同說法,一部分學者指出,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了蘇聯逼迫中國償還軍火債,畢竟,身處當時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蘇聯如果逼迫中國太厲害,不但會在蘇聯構建的社會主義陣營中,産生不利影響,而且會促使中國向美國靠攏。

譬如說赫魯曉夫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就曾主動提出支援中國100萬噸糧食,並且允許中國分期付款,不過,鑒于中蘇此時敏感關系,中國沒有同意。

毛主席這句“五年內還清債務”,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成功樹立起了一個大國形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信譽,可以說,毛主席此舉,讓中國在國際外交上贏得極其正面的影響。不得不說,毛主席的的確確是一個擁有遠大格局的偉人。

62 阅读:1520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