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信號?央行首提“6字”新規,涉及房價

軍武佰科 2024-02-22 23:30:45

▼ 文|老墨

這份數據至關重要:根據克而瑞調查,2023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共計62791億元,乍一看似乎還可以,但根本不是這樣,相比去年同期縮水近兩成。

更出乎預料的是不論千億房企還是百億房企數量都在減少,其中千億房企少了4家,而百億房企更是少了14家。

不用多想,只要看到這些數字,我們很多人就肯定會得出這樣結論,“樓市的春天終于過去了,看來房價下跌甚至大跌的日子不遠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直接看看這份數據,就能立刻知道答案了:

2023年累計業績同比下跌的百強房企占比近70%,跌幅超過30%的達到了31家,其中多達27家都是民企。

看到這,你能獲得什麽信息呢?說白了,我認爲就是房子難賣,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件好事, 因爲如果還是繼續按照之前的模式發展,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誰都得不到好處,至于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有數據顯示,2023年底我國百城新房均價1.62萬元/平,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3.92萬元/平,按照夫妻兩人計算,至少需要16年才能全款購買一套小戶型住宅。

如果房價接著漲呢?這點我們心知肚明,如果任由房價上漲,速度絕對比工資漲幅快得多,到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房人買不起,有房人賣不掉。

再加上很多有房人都是投資客,等到他們看不到賺錢的希望,就可能會大規模斷供,由此就可能引發金融風險,而這就是“樓市影響金融”的由來。

不過進入2024年,隨著央行提到“6字新規”:融資協調機制。這可是首次提到,意義當然不一樣,我們仔細來看,多家銀行已經開始落實。

自1月26日以來,農業銀行已審批貸款近50億;工商銀行已對接2000余個項目;建設銀行已審批待投放金額200多億元。

說白了,這個新規的核心就是盡可能滿足未來房企合理融資的需求,尤其是幫助他們解決爛尾和逾期交付問題。所以說你們不要再被忽悠了,這個新規非常重要,並且和我們也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或許正是因爲這種不確定性,才使得即便是到了2024年,房價依然是焦點。其實不管到什麽時候,只要房子還是大宗商品,那麽我們對房價的關注就肯定不會少,換句話說就是房價就是焦點。

其實截止到目前,按照慣例來看,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65%,樓市已經失去了過去快速發展的基礎,因爲該買房的人已經買了房,而沒買房的人也願意等下去。

但其實這背後有一個錯誤,就是雖然剛需族人數少了,但是改善族人數卻在不斷增加,因此我認爲樓市崩盤的可能性並不高,緩跌和穩定才是長期的主基調。

綜上所述:

其實央行出台的新規就已經說明了一點,從時間推算,整個2024年間都會盡可能幫助房企解決資金問題,而這背後的原因就是解決爛尾,從而保障樓市穩定。

因此,對于無房人而言,他們除了關心交付問題之外,房價漲跌當然非常重要,如果開發商沒有資金壓力,就很有可能收回折扣,說白了就是變相漲價。

反過來說,對于有房人而言,如果開發商收回折扣,會不會繼續營造一種氛圍,就是今後房價還有可能上漲,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一旦買漲不買跌的觀念繼續盛行,房價就可能真的上漲。

所以不管因爲什麽原因,房價成爲2024年焦點並不奇怪。

對此,你怎麽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關注、收藏!

7 阅读:8157
评论列表
  • 2024-02-23 00:44

    現在不是貸款建房的事情,是怎樣去庫存的問題,只有撤除所有20年以上的老房子,推了建停車場等公共設施才可能拉動消費

    滿天星 回覆:
    我比較認可這個觀點[點贊]
  • 2024-02-23 21:10

    只要你敢漲?就要作好“硬著陸”的准備!轉眼即逝的陽光留得住嗎?

  • 2024-02-23 17:49

    想想普通人的兩代人的錢都去買房子了,還怎麽有錢消費

  • 2024-02-23 06:57

    房價去100萬不如成款100萬,夠養老了,何必買房還貸款

  • 2024-02-23 21:46

    住房大量需求時代已經過去,國家保障性住房大量投入使用,2024年房價想不下降難!

  • 2024-02-23 16:17

    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吧!

  • 2024-02-24 08:21

    房子是用來住的,現在空置房這麽多了,銀行還要支持房地産,爲什麽?

  • 2024-02-23 11:58

    每月拿三五千的工資去買三五萬甚至十幾萬一平的房子

  • 2024-02-23 13:18

    說了半天,到底什麽是6字新規

    博大沉雄 回覆:
    融資協調機制[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29 08:24

    這都能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