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地之一

網信天津 2024-04-22 18:40:16

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

五四時期出版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

2024年是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100周年。百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天津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留下了光輝的奮鬥足迹,取得了輝煌的曆史成就,熔鑄了鮮明的紅色精神。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赓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論述精神,本報今起陸續刊發中共天津市委黨校(中共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撰寫的“天津黨史紅色名片”系列文章,宣傳普及黨史知識,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群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

  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早期傳播,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既促進天津早期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也爲中國共産黨天津地方組織的建立夯實了思想基礎。

抉擇——曆史的選擇

  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早期傳播,是在國際、國內社會曆史條件的綜合影響下造就的。隨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傳入天津,先進分子開始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作爲中國最先面臨西方沖擊的地區之一,天津較早接觸新思想、新文化,爲馬克思主義在天津早期傳播奠定了基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讓正在艱難探索中國出路的先進分子看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1917年11月11日十月革命爆發幾天後,天津《益世報》就刊發了十月革命的消息,自此,有關十月革命的消息屢見于天津各大報刊。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傳播。

  在此基礎上,天津先進知識分子研究、宣傳並接受馬克思主義,逐步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正如毛澤東指出:“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産階級的宇宙觀作爲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

  在天津最早進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革命先驅李大钊,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通過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北洋大學、南開中學和天津中華書局,在天津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李大钊熱情讴歌十月革命,稱它“是世界革命的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使陷于彷徨之中的天津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南開中學畢業後,周恩來東渡日本“初識”馬克思主義,燃起了他探求真理的希望。回到天津後,周恩來積極投身五四運動,並應邀主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這份報紙被譽爲“全國學生聯合會報之冠”,成爲天津乃至全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刊物之一。

  就讀于天津北洋大學的張太雷,發起並組建社會改進社,提出要“變革黑暗的中國,建設一個民主自由的、有科學文化的新中國”。天津先進知識分子經過長期艱苦的探索和努力,不斷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馬克思主義,鼓舞了飽受剝削和壓迫的人民群衆進行堅決鬥爭,不斷推動著天津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走向深入。

  呐喊——報刊媒介的發聲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廣泛傳播。《新青年》率先開辟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欄,專門研究馬克思列甯的著作文章,受到天津先進知識分子的歡迎。與此同時,天津地區反映社會新思潮的報刊文章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熱潮逐步由知識分子向整個社會擴散開來。

  1919年5月6日南開學校創辦的《南開日刊》,以鮮明的反帝愛國特色在天津知識界和青年學生中産生一定影響,先後刊發《思想革命》等大量文章,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周恩來主編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宣傳反帝反封建新思想,強烈抨擊封建禮教、提倡科學、民主和改革,號召青年及各界群衆與舊勢力做堅決的鬥爭。覺悟社社刊——《覺悟》,著重研究各種新思潮,討論現實問題和社會改造問題,《覺悟》的出版對促進人們解放思想、打破精神桎梏、勇于追求真理,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新生社創辦《新生》雜志,主張新思想和社會主義,這一刊物在五四運動中爲團結天津進步青年、傳播真理、開展愛國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北洋大學的《北洋日刊》、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的《醒世周刊》,也都發表宣傳馬克思主義和與俄國十月革命相關情況的文章。這些報刊作爲當時天津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刊物,對促進天津先進知識分子認識、了解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發揮了積極作用。

  1920年10月,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團組織面向進步青年發售《共産黨》和《共産黨宣言》,並把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印成小冊子,在天津先進知識分子中發行,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傳播進入新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刊物大量增加,《來報》《明日》《女星》等十多種報刊,先後發表了近百篇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觀點的文章。這些文章關于馬克思主義原著的介紹,在內容上已由對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一般介紹,深入到馬克思關于政治、經濟、思想、曆史、法律、社會等諸多方面的論述。

  就在這一時期,一些官方報紙也加入了宣傳的熱潮,從1921年3月到1922年5月,《益世報》相繼發表周恩來54篇、近20萬字的旅歐通訊,這些文章介紹了對歐洲各國工人運動狀況,對馬克思列甯主義的觀點進行了積極的宣傳。天津《新民意報》副刊《星火》曾轉載李大钊的《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主義下的經濟組織》《史學與哲學》三篇文章,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報刊和文章的增多使馬克思主義在天津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早期傳播進程。

  陣地——進步團體的建立和活動

  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天津先進知識分子迅速成長起來。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改造中國社會的強烈願望,如火如荼的反帝愛國運動,促使天津逐漸産生衆多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青年、婦女、勞工團體,這些進步社團的産生及活動,爲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早期傳播提供了推力,爲天津黨組織和革命事業准備了人才。

  五四運動爆發後,天津青年學生立即成立“天津學生聯合會”,這是天津在五四運動中成立的第一個學生愛國組織。大批學生走向街頭進行愛國演講,通過遊行示威等行動積極發聲。在愛國學生的影響下,天津工人和各界群衆也積極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通過成立工人群衆組織和救國團體,天津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不斷高漲。1919年6月24日,五四運動中全國成立最早的各界群衆反帝愛國團體——天津各界聯合會正式成立,成員除了學、商、教、紳界外,還包括婦女界、新聞界和宗教界。這個組織不僅在天津愛國鬥爭 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推動各地以及全國各界聯合會的成立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天津最初成立的愛國團體組織只有男性成員,爲此,專門組織領導天津婦女愛國團體——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應運而生。她們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強烈的愛國情感,通過組織演講隊向婦女宣傳愛國思想;通過出版《醒世》(周刊),作爲天津進步女性發表言論的重要陣地,發表有關主張婦女解放、男女平等方面的文章,喚醒天津婦女界的愛國意識,促進深受封建思想束縛的女性的思想解放。

  由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女界愛國同志會的骨幹組成的革命青年團體覺悟社,在成立之初便邀請了李大钊到社演講,李大钊勉勵社員要探索革命真理,爲改造中國而奮鬥,並稱贊“覺悟社是男女平等、社交公開的先行”。這次活動後,覺悟社社員積極閱讀李大钊發表在《新青年》上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對比推求中,覺悟社社員逐步超越和抛棄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辨明和確定了改造中國社會的方向和道路。覺悟社成立不久,另一個革命青年團體新生社在于方舟、韓麟符等領導下成立,成員大部分來自直隸省立第一中學校和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其創辦的《新生》雜志,首次提出在天津建立共産黨組織的問題,這一刊物也被譽爲“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革命刊物。

  1920年10月,根據李大钊指示,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青年團以研究和實現社會主義爲宗旨,通過出版《勞報》等“文獻讀物”,深入天津社會,將工人、農民、學生、士兵組織起來,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和調查發動工人群衆的工作。創辦“五五書報代賣社”,向天津人民介紹了大量的“文化和科學的書報”,在宣傳文化、輸入科學、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起到了極爲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天津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與大衆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1922年年底,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公開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又稱馬氏學會),出版《明日》旬刊,並創辦“馬氏通信圖書館”,用通信的辦法,向有志于革命的愛國青年宣傳馬克思主義,團結更多的人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改造社會。

  中堅——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動

  五四運動後,天津先進知識分子在反複思考比較中,逐步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爲天津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工人運動和婦女解放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天津先進知識分子在鬥爭實踐中明確認識到,只有抛棄資産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目標和社會改良的幻想,才能從愛國民主主義者成長爲共産主義者。《新生命》第二號發表的《評現代女子覺悟之不徹底》一文指出:“徹底的覺悟一定要在推翻現在社會組織上邊著想”,而不能“仍用幾千年來補東糊西的老套子來改革”,表明了作者鮮明的革命立場。《南開日刊》在停刊紀念號上發表了題爲《今後中國勞動家應當怎樣去做?》的文章,指出:“百年大計,還得吾輩勞動家奮興起來,撲滅了資本家大地主同他們的仗腰杆子的專講強權不顧人道的物,直接行動,改造社會,所有各種困難問題,就可以全解決了。”《南開校風》第131期發表的《社會主義與中國》明確指出:“農工階級起來革命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人民的幸福,是我國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並堅信消滅剝削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給全體人民以共同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會實現。”此時,赴法勤工儉學的周恩來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以及歐洲各國的實地考察,最終確立共産主義信念,他的通信及爲《益世報》撰寫的通訊,對其他覺悟社成員和先進知識分子的思想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于方舟、安幸生、鄧穎超等天津地區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們,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學習、宣傳,運用馬克思主義反帝愛國思想,促進知識分子階層的覺醒,帶動天津愛國青年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運用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思想,促進飽受舊倫理綱常壓迫的婦女大衆的覺醒,帶動廣大婦女群衆打破自身的枷鎖,追求男女平等;運用馬克思主義工人運動思想,促進處在社會底層的無産階級工人的覺醒,引導工人階級爭取自身的正當權益。這表明天津先進知識分子已從紛繁複雜的新思潮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確定了改造中國社會的方向和道路。

  覺醒——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在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天津先進知識分子深刻認識到工人階級的曆史作用和強大力量,他們積極深入工人群衆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天津廣泛而深入地傳播,也爲中共天津地方組織的建立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作爲馬克思主義與工農運動緊密結合的主要地區之一,五四運動以來,周恩來、張太雷和于方舟等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理論只有被廣大人民群衆掌握,才能真正成爲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他們特別注重輿論宣傳與工人實際鬥爭結合。李大钊和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的其他成員多次來天津指導工作,幫助開展工人運動。衆多進步青年走向社會開辦平民夜校、工人補習學校等,並深入到塘沽工人區和天津郊縣等地開展工農教育。1920年8月,覺悟社邀集北京少年中國學會等四個團體在陶然亭舉行座談會,聽取李大钊關于知識分子深入工農開展革命運動的主張,決定成立名爲“改造聯合”的組織,宣布“本聯合結合各地革新團體,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實行社會改造”,並提出“到民間去”的口號。這一口號的提出,對于促成工人運動與科學社會主義的結合,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加速了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進程。

  中國共産黨成立後,馬克思主義與天津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天津工余補習學校的建立。1921年9月11日,在李大钊的指導下,天津法政專門學校教員于樹德、安體誠等創辦了天津第一所工人學校——天津工余補習學校。學校以普及勞工教育和促進其思想覺悟爲宗旨,在推動天津工人運動開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補習學校存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培養了一大批開展工人運動的骨幹力量,與補習學校發生聯系的工人不下數百人之多。此後,各種平民學校應運而生,至1924年,天津平民學校已經發展到30多所。

  1922年7月,爲加強對天津工人運動的領導,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指定安幸生和李培良爲天津特派員,建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天津支部。天津支部聯合其他團體,積極開展維護工人權益的勞動立法運動。在其影響下,京奉鐵路工會天津分會成立,天津印刷工會得到鞏固和發展,在天津形成一支開展工人運動的主力軍。天津工人和各界群衆積極聲援並以實際行動援助長辛店工人政治大罷工,隨後又發起爲開灤礦工捐款運動,使罷工持續20天之久,充分彰顯了工人階級團結互助的偉大力量,同時也表明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傳播進入到運用理論指導革命的階段。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同天津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國共産黨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于1924年9月正式建立,馬克思主義終于在天津開花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産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天津早期共産主義先驅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火種”播撒到津沽大地,集聚並培育了一大批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爲天津黨團組織的成立創造了條件,在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中,展現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偉力。(作者:孟罡,系中共天津市委黨校(中共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地方黨史研究處四級調研員、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天津日報

審核:郦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陳卓、呂昕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