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讓俄國與日本40年不敢交鋒?難怪蘇聯遲遲不肯對日宣戰

曆哥說曆史 2024-03-31 20:47:03

曆史的長河中,有些戰爭如同驚雷般震撼人心,其影響深遠且持久。日俄戰爭,就是這樣一場戰爭。它不僅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更在戰後數十年間,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場戰爭,讓沙俄顔面掃地,也讓日本在勝利的喜悅中埋下了未來苦果的種子。而更爲引人注目的是,這場戰爭竟然讓俄國與日本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裏不敢再次交鋒。那麽,這究竟是怎樣一場戰爭?它又有著怎樣的經過和影響呢?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東亞,帝國主義列強競相爭奪勢力範圍,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成爲了他們觊觎的焦點。沙俄,作爲歐洲大陸的強國,一直將觸角伸向遠東地區。而日本,這個新興的東亞強國,也懷揣著擴張的野心。兩國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一、日俄戰爭背景

沙俄自19世紀末葉以來,不斷加強對中國東北和朝鮮的侵略,他們修建了中東鐵路,企圖將東北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這一舉動引起了日本等列強的警惕。英國爲了遏制沙俄在遠東的擴張,與日本締結了同盟。而美國則慫恿日本對俄開戰,以在日俄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翁之利。

日本方面,除了受到英美等國的支持外,沙俄侵犯其在朝鮮半島的權益也是其決定開戰的重要原因。此外,清朝政府爲了借助日本的力量來遏制沙俄的侵略,也暗中給予了日本一定的支持。

二、日俄戰爭經過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會沙俄終止談判,並斷絕外交關系。2月8日,日本海軍未經宣戰,突然襲擊沙俄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日俄雙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和巨額軍費,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在陸戰方面,雙方在中國東北的遼陽、奉天(今沈陽)等地展開了激戰。沙俄軍隊雖然人數衆多,但裝備落後,指揮混亂,屢遭日軍重創。而日軍則憑借出色的戰術、有序的指揮,以及士兵的頑強戰鬥精神,逐漸占據了上風。

在海戰方面,日本海軍充分發揮了其靈活機動的優勢,對沙俄的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展開了猛烈的攻擊。經過多次海戰,日本海軍成功擊敗了沙俄艦隊,奪取了制海權。

最終,在1905年9月5日,雙方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沙俄承認朝鮮半島爲日本的勢力範圍,並將中國東北的南部地區割讓給日本。此外,沙俄還需支付巨額賠款。這場戰爭,以沙俄的慘敗告終,沙俄顔面掃地。

三、日俄戰爭影響

日俄戰爭的影響深遠而廣泛。首先,它提升了東亞國家的自信心。中國、朝鮮等東亞國家看到了日本這個東亞小國,竟然能夠擊敗歐洲強國沙俄,這無疑給了他們巨大的鼓舞。這場戰爭也表明,東亞國家有能力抵抗歐洲列強的侵略,並捍衛自己的領土和主權。

其次,沙俄的慘敗,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這場戰爭,讓沙俄的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爲其後來的革命和解體埋下了伏筆。同時,沙俄在遠東的擴張勢頭也受到了遏制,不得不暫時收斂其野心。

更重要的是,在戰後近40年的時間裏,蘇聯不敢與日本正面交鋒。這一時期,蘇聯在遠東地區采取了謹慎的策略,避免與日本發生直接軍事沖突。例如,在1932年,蘇聯默認承認僞滿洲國,以換取與日本在遠東的和平共處。在1934年,蘇聯更是將中東鐵路賣給了日本,以進一步緩和兩國的關系。而在1938-1939年的張鼓峰和諾門罕戰役中,雖然蘇聯與日本發生了一定的軍事沖突,但雙方都限制了戰爭的規模,沒有讓事態進一步升級。

四、二戰末期蘇聯對日宣戰

直到二戰末期,隨著歐洲戰場的勝利在望,蘇聯才決定借機對日宣戰。

1945年8月7日,美國C-47運輸機到達蘇聯雅爾塔,次日,便乘此機離開,與蔣介石進行談判。斯大林便乘此機離開雅爾塔,與蘇共中央其他領導成員會面,商討對日作戰問題。

經過討論之後,大家一致認爲應該宣戰。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托夫接見日本大使佐藤尚武,向日本政府遞交《蘇聯對日本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宣言》。宣言指出,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政府要求日本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對此未予理睬。由此可見,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的關于調解遠東戰爭的建議,失去了一切根據。蘇聯政府忠于對自己盟邦的義務,參加1945年7月26日同盟國的公告,從1945年8月9日起,蘇聯認爲自身和日本處于戰爭狀態。

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大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駐守東北的70萬關東軍,發起了摧枯拉朽般的進攻。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秋季攻勢作戰中,獲得的戰果,僅僅在一周之內就超過了日俄戰爭。整個戰役,蘇聯紅軍一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日軍59.4萬人(包括一批將官,本間雅晴大將自殺未遂,後病死,148名中將,241名少將,8000余名尉官),繳獲步槍70萬支、機槍1.45萬挺、火炮5000門、坦克600輛、飛機860架、彈藥500萬噸,以及大批其他軍用物資。

蘇聯對日宣戰,不僅打破了日俄戰爭後長達40年的平衡,也標志著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強勢崛起。這場戰爭,讓蘇聯一雪前恥,揚眉吐氣。然而,蘇聯宣戰的時機,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爲,蘇聯在日本已經宣布投降的情況下出兵,有撿漏之嫌。但無論如何,蘇聯對日宣戰,都是二戰末期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改變了遠東地區的政治格局,也爲戰後的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礎。

5 阅读:2832
评论列表
  • 2024-04-08 17:01

    日俄戰爭,沙俄辛苦半個世紀組建的海軍,基本都被日本打掉了,這也是之後蘇聯海軍羸弱的根本原因

  • 2024-05-02 19:06

    蘇聯也是過來搶東西的

  • 2024-04-06 13:00

    本來就是蛇鼠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