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星艦”這次發射,爲何網友吵翻天?

早起看天 2024-03-21 08:57:09

近日,馬斯克的“星艦”火箭及飛船集成系統在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發射基地發射升空,開始其第三次測試試飛。

發射升空約50分鍾後,飛船在重新進入大氣層後失聯。本次試飛,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與飛船成功分離後並未能實現受控著陸。

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稱,“‘星艦’已達到環繞速度!祝賀SpaceX團隊!!”

這樣信息讓有些中國網友感到迷惑,馬斯克的這次“星艦”測試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有的網友認爲這次實驗成功了,有的說這次發射失敗了。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麽?

判斷這次發射是否成功,首選要明確這次馬斯克的“星艦”要做哪些事情。

第一件事情,星艦達到環繞速度,這部分顯然取得成功,前兩次都是爆炸失敗。這也是本次實驗馬斯克最看重的一項測試。可以說是馬斯克給研究團隊定的最低目標。

第二件事情,“星艦”在軌燃料加注實驗,打開有效載荷門,在星艦內的兩個燃料箱間移動數噸液氧。這是一線未來進行星際航行一項重要的技術。這也是美國載人登月需要驗證的關鍵技術。這個也取得了成功。

第三件事情,星際在太空中的二次點火,“星艦”這次在太空真空中完成了“猛禽”發動機的二次點火,這也是首次。這個也取得了成功。

第四件事情,“星艦”安全著陸返回地球。本次試飛,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與飛船成功分離後並未能實現受控著陸。這個失敗。

簡單總結“星艦”的三次實驗飛行。第一次,沒飛起來;第二次,飛起來爆炸了;第三次,飛出去沒回來。

馬斯克看重的不是所謂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技術的快速進步。

“星艦”采用“快速叠代”和“以飛代試”的火箭研制模式,相對于我們的謹小慎微,馬斯克重視的時間和技術創新。

我們的火箭發射,基本上都是在地面完成嚴格的技術驗證,非必要不會進行飛行實驗。

這兩種方式很難說出優缺點,只能說適合自己的技術研發路徑就是最好的。

馬斯克是私人企業可以大膽燒錢而不用擔心其他因素影響,當然這種燒錢也不是無節制的。

從三次飛行,星際明顯的進步就可以看出來,否則馬斯克也不會這麽開心。

有國人總是網上帶節奏說,馬斯克的私人企業都比我們的火箭先進,從而影射國企效率低下,企圖抹黑我們的航天人。這種做法是十分陰險的。

第一,在美國更不沒有國企這一說,美國的高科技都掌握在私人企業手裏。美聯儲都是私人的企業,美國的頂級軍工也是私企,美國就是家族資本控制的一個大公司。

第二,中國航天人向來十分重視和尊敬馬斯克的技術,從來不會用所謂的“輸贏”態度去看待技術的進步。

第三,馬斯克團隊的背後也有國家力量,真的以爲單靠馬斯克一家企業就可以完成這些事情。

馬斯克的“星艦”火箭及飛船集成系統是美國登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簽訂的合同,“星艦”將作爲搭載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的交通工具,用于“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劃。

在美國也只有政客才會汙蔑中國偷了美國的技術,爲了選票挑動美國人仇恨中國。馬斯克對中國的認識要比大多數美國人都清醒。

中國航天人不會小瞧馬斯克的“星艦”,馬斯克也沒有诋毀中國航天。中美兩國登月是有“競爭”,但真正搞技術的都知道诋毀對手不會讓自己的技術進步。

0 阅读:18

早起看天

簡介:一個天天做夢的人,希望每天過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