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海德格爾的農民工翻譯的書已出版:生活得到改善,但依然焦慮迷茫

九派新聞 2024-05-17 15:53:06

34歲的陳直現就職于河北石家莊一所高職院校的期刊編輯室,負責編輯和排版工作。今年5月,一個工作日的午休時分,天氣晴朗,石家莊還沒到開空調的時候,不冷不熱,他正趴在工位的桌子上午睡。辦公室只有他一個人,很安靜,在半夢半醒中,陳直突然清晰地産生了一種他可能在許多年以後都覺得是個奇迹的感受。他隨後把它記錄了下來:

我意識到,我自身的存在性是如此令人驚訝,我也認識到我自身在這個宇宙中的存在性。我意識到世界的一切本身的存在性——它們是存在的,我也是存在的。

這是在這所高校工作兩年半以來,陳直那總是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中爲數不多泛起漣漪的時刻,但未免有點太形而上學了。說回現實中的漣漪:陳直翻譯理查德·波爾特的《海德格爾導論》在5月10日這天出版上市了。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書的封面。圖/網絡。

這本書的簡介說,這是一部在英語世界中比較著名的研究海德格爾的入門著作,中譯本誕生于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的流水線工人(陳直)之手。

2021年,陳直作爲“讀海德格爾的農民工”受到大量的關注。那時大二辍學後已經在工廠工作10年的他,在豆瓣上發布了一個帖子,想要出版他自己翻譯的《海德格爾導論》,隨後被多家媒體采訪報道而引起熱議,其中不乏罵聲,比如指責他不務正業、浪費時間與精力,導致家庭條件糟糕。陳直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爲避免進一步受到影響,他不再接受媒體的采訪,選擇淡出人們的視野。

如今三年過去了,陳直依然在思考海德格爾。只是現在他已經不再是一位在工廠裏打工的農民工,那本連水花都不可能有的書也得到了出版,故事好像被畫上了個完美的句號。

但生活與存在,在陳直看來,迄今爲止也依然是個問號。

【1】變化

陳直胖了15斤,與3年前相比。

2021年翻譯完理查德·波爾特的《海德格爾導論》時,陳直正在廈門的工廠裏打工,而如今這本書出版上市時,他任職于石家莊一所高職院校期刊的編輯室。

這是他打過最長的一份工,在工廠上班時,他只幹短期工,長則半年,短則3個月。一方面是由于幹不下去,另一方面,短期工的時薪比長期工高。

這裏遠離鬧市,環境優美,不那麽方便的交通,換來了更加安靜的環境和更高的綠植覆蓋率。每天工作8小時,周末雙休,相比于此前在工廠做六休一,有些工廠甚至需要整月每天都上班,如果想休息,就得去請假,學校“嚴格地執行了法定工作時間和節假日”,陳直強調。

陳直的辦公位。圖/采訪對象提供。

傍晚5點下班之後,陳直不會直接回學校的員工樓,而是繼續留在編輯室裏看書,或者是在校園裏閑逛一下。來到學校之後,他和妻子一起搬到了這裏住,妻子也在附近找了份工作。最近他在看海德格爾和黑格爾的哲學著作,以及花了不到3塊錢買下的關于陳景潤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現在陳直有了更多空余的時間,去閱讀,去思考,或者去什麽都不做,他覺得這是最本質的變化。

而2021年是這些變化的開頭。得到大量關注後,除了獲得現在這個工作的機會之外,《海德格爾導論》的出版機會也在那時一並到來。

有不止一個出版方聯系過陳直,他了解過之後,選擇與一家他感覺不錯的出版社進行合作。“考慮到我在經濟方面的窘迫狀態”,出版方還提前預支給了他8000塊錢稿費,這讓他感激至今。

彼時他處于失業狀態,正火急火燎地通過中介公司去不同的廠裏應聘合適的工作崗位,且正遭受大量的批評與指責甚至謾罵。

比如指責他“不務正業”,搞“沒用的”、不能賺錢的東西,浪費時間與精力,導致家庭條件糟糕。又或者斥責他對妻子不好,沒有賺錢能力,讓一個女人跟著他受苦、受累。以及說他“好高骛遠”,不切實際,“拎不清自己是什麽”。

那時陳直最大的願望不是書能出版,而是盼望熱度下降,被人遺忘。

3年後,再次提到這些質疑時,陳直表示,他在賺錢方面確實感到力不從心,但與妻子、母親的關系一直是良好的,而這種和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她們對他的包容。

【2】出版

給《海德格爾導論》寫推薦語的有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陳嘉映、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孫周興和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俊。其中王俊說,這一譯本無論在學術意義上還是在社會意義上,都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獨特事件,它賦予“哲學”一個更爲寬廣的想象空間。

這本書的出版頗爲波折,陳直曾在關于他的報道底下留言:“關于出版。如果我之前曾經不確定地、謹慎地期望有出版的可能的話,那麽現在我完全放棄出版可能了。至于有網友說的‘衆籌’,我想是沒有這種必要了。但是也感謝這位網友。”

初譯這本書花費4個多月,需每周向廠裏的主管請假一天完全用來翻譯。與出版社合作後校對花費的時間是2年,一共校對過5-6次,其中全文詳細校對3-4次。

校對時,陳直與原作者波爾特有過聯系。波爾特熟悉的國內一位哲學老師曾告訴過他,有一個叫“Chen Zhi”的農民工翻譯了他的書,他向陳直表示了祝賀和感謝。

除了關于《海德格爾導論》文本中的問題,陳直稱,他還主要向波爾特詢問了關于“哲學終極問題”:“爲什麽有存在,而不是什麽都沒有”,以及海德格爾對此問題的最終處理方式。

陳直覺得這本書的出版是他那麽多年努力的結果,像自己修建的一扇窗,當人們打開時,就能夠看見一些風景。這本書還讓陳直産生了一個想法,以後如果可能的話,他希望能從事翻譯去維持生存。

出版上市前夕,陳直經常會焦慮他身上的一些標簽讓這本書帶上刻板印象,或是被噱頭所淹沒。他聽到了一些言論:可以作爲興趣去讀哲學,但是把翻譯的東西拿來出版,可能不適合。不過也有一些認可的聲音,“本書的譯者很認真,對譯文反複推敲修訂”。此外他還焦慮這本書其實並沒有翻譯得很好,他說,如果換做現在的他來翻譯,會好很多。

妻子王麗對這本書的出版表示支持,此外就沒有再多的聲音出來了。陳直很少在哲學方面與妻子有過多的交流,他在房間裏看書思考哲學時,王麗會戴上耳機自己刷抖音,她並不反對陳直去研究他的哲學,但底線是不能不工作,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

她曾說,雖然丈夫有一些壞毛病,但脾氣好,是個貼心的人,對很多事都有某種寬容,會給她做飯、洗衣服、取快遞,有時候他取快遞會故意叫她陪著。去哪兒,和什麽人見面,陳直會主動告訴她。這樁婚姻讓王麗滿意,只不過陳直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她從始至終都不太清楚。

【3】存在

在學校工作兩年後,有一次,有人突然問陳直:“你會不會用手機導航?”“你會在網上寄快遞嗎?”也有人問:“會不會使用刷碼乘車坐地鐵、公交?”陳直被這些問題驚住了,冷靜下來他得出了結論,在別人看來,自己是一個比較愚蠢、至少木讷的人,有人覺得他連最簡單的事情可能都不會。

陳直認同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他稱自己對于“人際交往”的欲望很低,“因爲主體間總是存在著沖突、矛盾和鬥爭的可能性,我不想去與人産生沖突、鬥爭。因此我選擇人少的地方,選擇獨處。”

但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偶爾也會讓陳直很困惑。例如在與出版方進行《海德格爾導論》的校對時,陳直認識了一些專門研究現象學和海德格爾的老師,但他不太敢于麻煩他們幫忙校對,不敢向他們請教一些問題。

“我始終感到我這種性格非常制約我各方面的進步,但是也沒有什麽辦法,只能如此。”陳直用文字說,他說話帶有一點口吃,但在文字的表達上卻順暢,甚至帶有一點偏執性的嚴謹。

依附于工廠機器生活的11年多,陳直回顧覺得,那是一段“不好”的時光。

大二從一所二本大學的數學系退學之後,陳直開始輾轉多地打工。他去過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還有北京,工廠的車間嘈雜、嚴密、精確、一絲不苟,機器從不休息不思考,持續地運轉,人無法休息且免除了思考,跟隨機器持續地運轉。

他每天必須7點之前起床,然後趕在8點到工廠,否則會扣錢,或者被批評。每天工作12小時,晚上8點,回到集體宿舍,身體的疲憊感如波浪般襲來,念頭只剩下一個,躺在床上睡覺。

一切好像都無意義,好像沒有任何意義,陳直覺得,在那麽多無意義的時刻,他開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海德格爾研究的“存在”(being)問題:“爲什麽有存在而不是什麽都沒有?”在這時進入他的生命中。

“我希望深入事物幽暗的深淵,把光照照進去。”陳直這樣解釋他執著于哲學的原因,把事物的本質揭示出來,能夠更好地“安居”于世界。

然後他像大樹的枝幹般展開他另外的理由:由于自身社會性生存的能力比較弱,包括個人性格呆板、木讷、社恐,導致在社會中生存艱難。

他稱自己也不願意做一個農民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只能在制造業工廠的流水線工作來維持基本的生計。“這種在社會中生存的艱難,以及我沒有能力使之成爲更簡單的困境,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力花在哲學上。”陳直說,艱難的處境讓他有時感到,如果他在社會中能夠賺到比較多的錢,那麽哪怕全身心投入其中也願意。

【4】懷疑

齊澤克在他的新書《自由: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中提到陳直翻譯《海德格爾導論》這件事,並寫道:“我們應該慶祝像陳直這樣的奇迹——他們證明了哲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哲學可以突然中斷我們日常生活的進程,讓我們産生困惑。”

陳直說,齊澤克說的這番話給了他很大的力量,讓他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這種“對”的時候還有很多。學校的一些領導和老師在工作生活中比較支持他,認爲他過去不容易,贊賞和支持他的這種“探求真理”的精神。又比如有網友評論,“希望他可以堅持做一個仰望星空的人”。

但“錯”和懷疑的時候更多,在過去十幾年的持續自學哲學的過程中,他時常會産生對哲學沒有意義、沒有任何用處的看法。尤其對于“存在”(being)一詞,它時時刻刻出現在眼皮底下,讓陳直厭煩,這種時候,他會放空自己。

有一段時間,他完全放棄了哲學,有長達三年的時間,他完全沒有看過哲學書。除了哲學本身的困難和缺乏時間與精力,“因爲我有時會感到物質性生活更加有意義,更加有價值得多。”陳直舉了旅遊的例子,人們喜歡去旅遊,雖然他自己不旅遊(既因爲沒錢,也因爲確實不喜歡這項行爲),但有時會強烈地想象,如果有錢的話,就能夠去體驗到世界上的各種“美好”的東西,體驗到現在無法設想的東西,這是所謂的“哲學”完全沒有辦法辦到的。

那段時間,他認爲應該想辦法去追求這些東西,去賺錢實現這樣的願望,但又覺得自己缺乏賺錢的能力。

去年暑假,陳直回了老家一趟,那時孩子發燒了好幾天,他帶著孩子去醫院治療,有醫保的情況下還花了接近1000元的醫藥費,這讓他非常驚訝和難以承受。母親在江西老家帶孩子,亦會經常對孩子生病發燒手足無措,這種焦慮的情緒傳達到陳直那裏時,會讓他異常愧疚。

陳直在職高院校工作的薪資與在工廠相比要高一些,但不多,今年他的合同馬上就要到期,這份期刊並沒有多大的起色,陳直擔憂,如果不被續聘,未來該何去何從。

(陳直和王麗均爲化名)

九派新聞記者:黃家樑

編輯 王佳箐 溫豔麗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0 阅读:0

九派新聞

簡介: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