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雄安的“逐夢”故事

雄安發布 2024-04-24 20:08:16

創新之城拔節生長。雄安新區,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的現代化新城,吸引著衆多逐夢者。

“雄安是一個極佳的學習平台,隨時能和行業的院士、大師交流請教,領導專家們也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讓我短時間內學到了很多,這些機會可能在別的地方工作上十年才能接觸到。”

1995年出生、武漢大學測繪專業碩士畢業的陳傲天,已在雄安工作了6個年頭,這是他堅定選擇在雄安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些收獲不是因爲我是誰,而是因爲我在雄安。”他說。

産業集聚、人才彙聚,是城市發展的關鍵。雄安新區設立七年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進度不斷加快,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有序推進,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拔節生長的現代化新城也成了逐夢者們放下行囊、成就夢想的幹事創業熱土。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雄安新區新增創新創業人才3萬余人,發放“雄才卡”逾萬張,100多位兩院院士、2000名高層次人才、2萬余名大學生到新區交流訪問。

“現在的雄安生態環境好、公服設施全、安居成本低、人才政策佳,來實地感受一次濃厚的幹事創業的氛圍和創新的味道,你一定會愛上這裏。”說起雄安的好,陳傲天如數家珍。

他笑言,現在自己已經化身親朋好友間的雄安新區義務宣傳員,“每當同學、朋友抱怨工作不理想,我都會告訴他們一句話:‘來雄安吧!’”

2023年11月,雄安新區推出“雄才十六條”。新華社發

“因爲我在雄安”

感歎“在別的地方10年也沒有這樣機會”的,還有孟德瑜。

她和陳傲天一樣生于1995年,現在已經是容西片區賢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主任,門診量穩定在日均60人次以上,日均中藥處方數爲45張以上,科室中醫治療人數日均達100人以上。

河北大學中醫專業碩士,本來可以留在三甲醫院,爲什麽要選擇來到雄安的社區醫院?孟德瑜說,因爲這裏是人才非常有希望的城市,擁有更多的機會,各單位的優秀人才工作能力強、熱情高。

“我的領導是80後,他就是我的伯樂,非常信任我,覺得我能幹好,我有什麽想法,就讓我放手去幹。”孟德瑜說。

孟德瑜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她開展的雄安新區首個“一人一方、辨證論治”特色臍灸項目,彌補了雄安新區的技術空缺,逐步形成了中醫特色品牌,吸引了多家醫院同道參觀學習。

由于治療效果好且專業耐心,孟德瑜深受社區民衆好評,今年2月被評選爲“雄安好人”。社區的老年歌唱團還自發作詞作曲寫了首歌表達感激之情,當面唱給她聽。

孟德瑜打心眼裏認爲,雄安是希望之城,年輕的她,甚至1997、1998年出生的同事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說到這些,她和陳傲天一樣感歎,有這樣的機會,是因爲在雄安。

雄安的吸引力不只給予年輕人,這座嶄新城市的魔力還在于,讓稚嫩的人染上成熟底色,讓成熟的人激發創新熱情。

走進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和平幼兒園,見到張乃豔時,她正在指導年輕教師講課。這位有著26年教齡的“老兵”,來雄安前就已是河北省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學科名師、骨幹教師、基礎教育專家庫成員,有著驕人的教學科研成績。

張乃豔與雄安結緣,始于2019年到2020年三次到雄安新區進行國培、省培專題講座。期間,她感受到雄安新區是幹事創業的熱土,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爲。“那一刻就對雄安新區的教育充滿了熱情、充滿了向往,也充滿了期待。”她說。

2022年,雄安新區面向全國選聘骨幹教師,張乃豔在應聘者中脫穎而出,8月正式到雄安新區工作,目前,她在和平幼兒園負責教育教學、教師培訓、教研科研和家長工作。

面對爲什麽來雄安的提問,她說這其實是很多人的疑問,有同事曾經問她:“你這抛家舍業的,到底爲了啥?”

張乃豔說,來到容西,她親曆了學校施工、籌備、開園的整個過程,見證著幼兒在園生活的幸福模樣,感受著回遷群衆對新區教育的信任和支持。“這一切的一切總會讓我內心盈滿激動、歡喜,也更堅定了對容西教育的熱愛。”

張乃豔1977年出生,1997年參加工作,她目前同事的平均年齡只有26歲。“很多人沒有做過科研,帶著他們做課題,哪怕是園級課題,對他們也是很大的鼓勵。”張乃豔說。

2023年,張乃豔申報的課題被立項爲雄安新區教育科研課題重點資助課題,帶做課題的過程中,通過專業化引領、賦能,讓年輕的老師樹立職業規劃,爲他們提供成長平台,這讓張乃豔很有成就感,也對這份工作更加熱愛。

在陳傲天看來,這就是雄安的魅力所在,“通過人才吸引人才,來雄安的每一個人都能有這樣跟大咖學習的機會,這很難得,也很了不起。”他說。

“這裏有我想要的生活”

從“一片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7年間,雄安的變化巨大。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副總經理楊威在雄安也工作了7個年頭。他是最早一批來雄安工作的高端人才。

1979年出生的楊威是一名海歸,曾任法國奧爾良駐華商務代表,後在上市公司擔任金融業務高管。2017年8月,剛剛組建的中國雄安集團全球招聘,楊威一路過關斬將,于當年10月加入了這家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主體單位。

高強度的工作、前所未有的挑戰,近7年的新區歲月,有酸甜苦辣,更有驕人成績。他說“雄安是一座未來之城,跟它一起成長有無限可能。”

7年,楊威收獲了成就,還收獲了“想要的生活”。

2023年初,來雄安的第6年,楊威決定買房,新房位于容東片區,四室兩廳,精裝修,戶型周正,配套完善,房價不高。6月,楊威的妻子也辭掉了北京的工作,來雄安就職。這裏環境優美,休閑、購物、工作,15分鍾左右就能通達,舒適便捷,這裏有他們想要的生活。

陳傲天對此深有同感,他說,周圍很多同事都過上了這種想要的生活。他的一位好友兼同事,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後加入雄安規劃院,在雄安娶妻生子,樓下就是幼兒園,走幾步就是小學。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他們居住的容東片區,西邊有悅容公園、中部有金湖公園,北邊有郊野公園,南邊有一大片林帶,東邊也正在修建公園。真正實現了“3公裏進森林,1公裏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處處是遊園”。

陳傲天說,這得益于雄安新區設立之初就將“産城融合、職住平衡”理念貫穿規劃建設全過程,優化職住空間布局,堅持建一片、成一片,同步配套商業服務及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鍾社區生活圈。

“讓人才沒有後顧之憂”

雄安新區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光體現在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供互相成就的舞台,更體現在全方位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上。

2023年11月,雄安新區推出頂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引進及重大平台落地獎勵等16條政策措施,簡稱“雄才十六條”,其中包括爲人才發放“雄才卡”。

“雄才卡”即雄安新區人才引進一卡通,根據社會貢獻、專業程度和學位等級分爲A、B、C三類。持卡人可享受涵蓋交通出行、子女教育、醫療健康、住房等在內的政策支持。

一張小小的卡片,爲留在雄安的年輕人帶來諸多便利。

這一點,來雄安新區工作兩年的劉策深有同感,最近他申請的“雄才卡”已經通過審核。

家在保定的他,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工作多年,從事軟件相關行業。2022年,劉策辭掉北京的工作,來到雄安新區,就職于聯通雄安産業互聯網有限公司。

爲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新高地,雄安新區始終聚焦高端高新産業,這給了劉策一展身手的平台和機會,在人才引進政策上的創新,爲劉策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拿到雄才卡的他,考慮在雄安買房安家,讓孩子到新區的學校就讀。

“我感受到了雄安對人才的重視,新區從生活、落戶、教育、購房等方面都考慮到了人才的感受,讓我的歸屬感很強。”劉策說。

2023年,在雄安新區規劃院測繪所工作的陳傲天也拿到了“雄才卡”C卡,在雄安落了戶、買了房,成了“雄一代”。還未結婚生子的他對子女教育沒有太多焦慮,“不遠就是學校,還有相關部門來調研有沒有子女入學需求。”

持有“雄才卡”A卡的張乃豔,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沒有子女教育需求,她感受到更多的是雄安對人才的重視和溫暖。近期她還在市民服務中心看了一場音樂會,表演者是國際著名的提琴大師。

這只是雄安新區“聚人才”努力中的一點,幾年來雄安新區不斷優化“引育留用”體系,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務。

爲了對人才服務提質增效,這裏有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購房的“無縫隙、全鏈條”人才住房保障服務,租房“零”成本,買房低成本,打通初到雄安的“最初一公裏”,常住雄安的“關鍵一公裏”,紮根雄安的“最後一公裏”;這裏有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和宣武醫院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這裏還有可以滿足上班、上學、休閑、娛樂等日常需求的15分鍾生活圈。

此外,雄安新區在制定能“吸引人”的政策體系、構建能“集聚人”的産業平台、組織能“聚人氣”的品牌活動等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以組織能“聚人氣”的品牌活動爲例,雄安新區舉辦了“科技·人才·創新周”,開展中關村千企、百所高校、百家科研院所、首都大學生系列雄安行活動和“雄安拔節生長·北京行活動”,對接企業2300多家,在150所高校設立引才工作站。3000余名高層次人才、企業家、高校代表會聚雄安,2萬余名北京高校學生到新區研學求職,雄安新區人氣越來越旺。

“百家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動現場。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雄安新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雄安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孕育著無限夢想、機遇和希望,也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發揮聰明才智、施展人生才華提供了廣闊空間。

來源:新華社(瞭望智庫雄安研究中心課題組 吳麗華)

0 阅读:7

雄安發布

簡介:雄安新區唯一官方大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