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劣根性滿滿卻又崇尚強者?這到底咋回事!看過就知道

台台君說史 2024-04-27 16:07:27

插科打诨說曆史,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來到台台君說史。

說起二戰時期的中國,八年抗戰想必很多國人都非常之熟悉,而這就是日本所造成的,很多國人對這個民族的看法往往都有一個固定的認知,認爲他們狂妄自大、侵略成性。

甚至于從某種程度上體現,這個民族確實也表現出了極端的冷血、殘忍等劣根性,這些特質甚至可以被視爲他們的個人標簽。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曆史並不算長。在江戶時代之前,日本的曆史更像是外來客來這個半島的融合史。直到江戶時代,日本才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曆史。

然而,這個經常被我們稱爲“小日本”的國家,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非常崇尚強者。當然,並不是說只有日本崇尚強者,其他國家也一樣,只是日本對強者的崇尚似乎已經深入骨髓。

在日本文本的文化發展中,被崇尚最多的往往不是什麽天皇、學者。而更多是宮本武藏、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這些所謂的“強者”。

包括近現代也是。

比如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與美國激烈交戰,但無論是他們所推崇的神風特攻隊,還是宣揚的“玉碎”精神,當已經無法改變日本戰敗的結局。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在盟軍占領下,日本又以一種尊崇強者的態度對待美國的統治。

美軍將軍麥克阿瑟抵達日本後是受到日本政府的熱烈歡迎的,裕仁天皇也要親自拜訪麥克阿瑟的住所,我們排除日本皇室對于美國的懼怕,但這種尊強的情況確實在當時表現的淋漓盡致。

那麽,這到底是爲什麽呢?其實,最初日本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響,再加上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匮乏,這也使得他們對個人榮譽達到了入魔的地步,使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開始盲目地崇拜強者。

這種更深層次的诠釋不就是因爲長期因爲地小物薄而崇尚不擇手段的征服別人!

而這種盲目崇拜強者的精神在日本戰爭時期被高層利用和引導,甚至出現不計代價追求勝利的情況,也就是說爲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包括日本獨特的“肉彈戰術”等。

而正是這種畸形的武士道精神,才形成了這種盲目崇拜強者的思想。

正是這種思想的形成,導致了對勝利和強者的盲目推崇。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