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區變成“特困”,曾和深圳同爲特區,這個城市爲何越來越差?

恒南情情 2024-04-28 06:08:07

文丨歐歐

編輯丨歐歐

前言

何爲經濟特區?那還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當時爲了讓我國的經濟更好發展,所以國家設了4個經濟特區,即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

一晃多年,深圳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小漁村了,早已跻身發達城市,而廈門和珠海也有著自己的進步,只有汕頭籍籍無名。

本是極好的開局,爲何汕頭卻從“特區”變成了“特困”?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

輝煌一時的汕頭

隨著我國在國際的舞台上越來越重要,國際上的貿易往來也多了很多。

可以說沿海城市的條件就是得天獨厚,不僅資源好,路途近,再加上有國家的扶持,這怎麽說都是“神仙開局”啊。

那時汕頭就被國家重點支持,還加入了首批經濟特區,抛開廣州,汕頭就是妥妥的二把手,本以爲這樣下去,一線城市指日可待,結果汕頭卡在這三線城市,不動了。

其實當時汕頭也嘗試過抓住機會,因爲靠海,所以就大力發展港口建設,因爲交通對經濟很重要,所以就修高速公路。

用簡單的例子來講,一個地方落後,就是因爲交通差,東西進不去,出不來,自然就變得閉塞了。

並且想要成長,不能只盯著周圍或者國內的,更要“往外走”,中國現在很多城市發達的標志也是,“國際化”三個字,所以海外市場也很重要。

趁著國家給的風,汕頭輝煌一時,創造了不少的外貿出口總額的神話。

但是輝煌時刻誰都有,能不能守住就要看本事了,當時風光無限的四個經濟特區,汕頭成爲了發展最差的,雖然說“特困”有點難聽,但是它的處境確實是到了“困局”這個地步。

因此很多人好奇,怎麽汕頭就變成了這樣呢?

原來當時汕頭的資源好,所以其他附近的地區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出現了競爭,比如潮州、揭陽就加入了這場“戰鬥”中。

利益這種東西就是“如果我不好,那你也別想好”,所以汕頭當時的經濟分配沒有做好,以至于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幾方拉扯,誰也沒法往前走一步。

要是當時大家可以通力合作,一個好了帶動周圍全部好了,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很多機會要是錯過了就很難再遇到了。

汕頭就是,全國這麽多城市,能有幾個可以有這種發展的好機會。

也怪有些人目光短淺,卻不知道很多東西只有合作才能達成共贏的局面。

除了這個原因,自然也有著別的,比如當時廣東省很多城市都在研究發展,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什麽是他們當地的資源優勢?哪個行業更適合自己城市發展?

許多城市都想著,“不進步只能被淘汰”,所以很多地方都絞盡腦汁的想創新想發展的方法。

然而汕頭認爲自己本來的産業就挺好的,也不敢隨便做出改變,想著就這樣發展著就好了。

但是它卻不知道,時代是在進步的,如果別人都在用電腦了,你還在看報紙,這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于是汕頭就守著原來的那些傳統産業,沒有及時去挖掘新的産業,慢慢的就跟周圍拉開差距了。

比如電子信息方面就難以和深圳比較,畢竟深圳發展的這麽好,很大部分是信息産業方面的發展,比如深圳的華強北就全國有名。

人與人之間的對比,有時候都是不進則退,一個城市更是如此,時間在過去,你不向前看,站在原地,別人可不會這樣,因此在各方面的原因下,汕頭就漸漸的落後了。

首批經濟特區之後,國家後面又加入了海南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等等,一時間各地都飛速發展。

當然了,最顯眼的還得是深圳,從一個小地方逆襲成全國的前幾名的城市,可以說深圳打的是逆風局,翻的卻是驚天大盤。

橫空出世的深圳

深圳原來不叫深圳,就叫寶安縣,是個小地方,古代時期是屬于惠陽地區的,等到1979年,寶安縣就變成了深圳市。

估計很多人都聽過“深圳速度”這四個字,那時深圳抓住了國家支持的風口飛速發展,交通、經濟、科技等等全面發展。

因爲發展太快了,名聲直接傳揚海外,得到了一個“中國硅谷”的頭銜,成爲了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

當時看深圳是什麽感覺呢?就是一個村口土土的打工人,突然逆襲西裝精英了。

要在以前,深圳和廈門、汕頭根本沒法比,但是現在可以說深圳已經甩了那些城市好幾條街了。

都說大城市機遇多,深圳的發展也讓很多有野心的人看到了希望,許多的打工人從全國各地湧來。

看一個地方好不好,就看來這裏打工的人多不多,只要是想要拼的,想要向上爬發展的,就一定不會故步自封。

所以在深圳這塊地上,就不乏逆襲成功的,深圳幾個行業的領頭羊一開始都不是深圳本地的,而是從別的地區遠道而來,最終創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再加上深圳靠近香港,這更加方便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隨後就是科技研發,中國的信息技術只用了幾十年就達到如今的地步,可以說深圳功不可沒。

看著深圳就像看一個埋頭打拼的年輕人,雖然已經做出成就了,但是他依舊沒有停下步伐。

沒有人才就用優惠或者扶持吸引人才,不能只盯著眼前一點蛋糕,還要繼續看看有沒有更多把蛋糕做大的機會。

直到深圳明明已經變成了中國屈指可數的發達城市,但他還是要努力拼努力幹,所謂不怕天才聰明,就怕天才努力,深圳算“天才”,但是他的“努力”一分不少。

窮什麽也不能窮教育,一個地方發達與否,從教育方面就可以看出來,在教育方面深圳也是卯著勁發展。

高校數量和質量也穩步發展,科學技術方面也牢抓,前幾年開始,深圳還做起了“圖書館之城”的建設。

如今的深圳可以算的上是各方面發展的都還不錯,這也多虧了他自己抓住的機會,畢竟外力都是相對的,成就大部分還是要靠自己拼才行。

結語

汕頭的處境變成這個模樣,其實有著很多方面的原因,而四個特區裏,深圳無疑是對比最大的。

兩個城市明明最開始在一個起跑線,但是最終還是落得了兩個不同的結局,讓人唏噓。

城市也好人也罷,這其中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想要乘風起,最後還得靠自己。

13 阅读:13918
评论列表
  • 大鵬 15
    2024-04-28 14:00

    一個深交所,一個香港,成功秘訣

    從心開始 回覆:
    主要是靠香港,珠海靠澳門,但是澳門還是靠賭的,珠海也差很多,廈門是可以的,他主要靠台灣,汕頭兩頭不靠
  • 2024-05-05 13:17

    潮汕人超級排外,就憑這一點就難發展起來……

  • 2024-05-05 17:15

    沒靠著港澳只能喝湯咯

    玉湖沙鍋粥 回覆:
    物極必反,沒有長久旺盛的,深圳不也是開始衰退了嗎
  • 2024-04-30 15:46

    沒有三要素想發展就能發展?你今年想賺一個億的目標達到多少了?

  • 2024-05-02 23:32

    小編廢話一大堆

  • 2024-05-12 12:29

    把那些潮汕商人全部建設家鄉,看還落後不?都喜歡衣錦還鄉,沒辦法

  • 2024-05-31 18:44

    汕頭原來很多資企業,都給大頭帽逼走到了東莞!

恒南情情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