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量降價,其實不是新款問界M5的重點

差評君 2024-04-24 11:21:51

不知道大夥還記不記得,問界 M5 這台車。

在新款問界 M7 每個月怒斬兩萬多銷量的時候,比它更早出道、曾經也沖到過月銷過萬的問界 M5 ,如今的銷量卻只有三位數。

而在大家爭著降價、搶著改款的大環境裏,問界 M5 如果不想落得一個高開低走的結局,現在最需要的,很明顯就是一次驚天動地的價格或者是配置調整。

于是乎,新問界 M5 的發布會今天就來了。

然而比較意外的是,一圈看下來,産品層面新 M5 和老款相比提升其實並沒有很大,更多還是在售價和配置區別上做了調整。

我帶大家快速過一下。

首先就是價格,新問界 M5 目前提供了三個配置版本,分別是低配 24.98 萬的增程 MAX 後驅高階智駕版、中配 26.98 萬的純電 MAX 後驅高階智駕版,和頂配 27.98 萬的增程 MAX RS 四驅高階智駕版。

相比老款增程和純電一共有 7 個不同車型,新 M5 不僅配置數量少了,區別也變得更明顯了。在意續航和性價比選 24.98 ,就想要純電的選 26.98 ,在意內飾和運動的選 27.98 。

好處嘛,就是不用在 7 個配置裏糾結了,壞處嘛就是車型名字好像比原來複雜了不止一點( 不是

這次新 M5 和老款最大的區別,就是全系標配了帶激光雷達的智駕硬件。再加上只要在 6 月以前下單,就能獲得一個 2 萬的智駕包優惠券,相當于新 M5 全系都配上了華爲最新的 ADS 2.0 智駕。

所以也就不用分什麽標准版和智駕版了。

如果硬要和之前老款 M5 對比,那價格肯定是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比如 24.98 萬的低配,其實就是原先 27.98 萬的增程後驅智駕版;26.98 萬的頂配,則是原先 28.98 萬的純電後驅智駕版;27.98 萬的頂配,對應的是 29.98 萬的增程四驅智駕版。

除了降價以外,新 M5 在一些細節配置上還做了一些升級。

比如外觀,老款車型純電和增程版本之間其實有著一個大嘴的區別,新款則是統一成了原先純電的小嘴版本, RS 版本還提供了黑化的輪毂、飾條套件,還有帥氣的紅色輪毂。

車漆也從原先的略顯文藝,變成了現在的運動氣息拉滿。只不過這個紅色加上黑輪毂,看著尊嘟很像保時捷 Macan 呐。。。

到了車裏,原先只有一個的手機無線充電變成了倆,而且功率飙到了 55 W 。

之前只是簡單一個金屬罩子的高音揚聲器,現在也變成了 M9 同款的星環散射體。

還有座椅材質、水晶擋把也都是一個級的升,再加上個版本的電池容量相比老款也都多了一丟丟,所以一句話總結新問界 M5 的改動,那就是加量不加價。

再加上大嘴一直強調的全鋁合金底盤、前四球頭後多連杆,看得出來鴻蒙智行真的很想把這個 M5 的品質打出去。

但要說這次改款能不能幫 M5 迸發出 M7 和 M9 的輝煌成績,我覺得有些難。

因爲和改款之前一樣,新 M5 想要賣出好成績最大的阻礙,依舊是自家的兄弟産品 M7 。

從配置上看,在幾乎完全一致的售價區間裏,問界 M7 ( 24.98-37.98 萬元 )在和華爲有關的地方,比如車機系統、智能駕駛、屏幕拓展(也就是椅背上的 MagLink 插槽 )上,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但在車身尺寸上, M7 卻是全方位的領先。

雖然單說軸距, M5 甚至還比 M7 長了 6 厘米,但因爲溜背設計需要通過前移座椅保持頭部空間, M5 的第二排空間也沒有圓潤的 M7 要來的大。

而花同樣的錢,同一個品牌下的類似車型,人們通常會選擇看上去更符合車型定位、車型名看著更高級的那個。

就比如脖子哥的一個同事就是去年年底提的新款問界 M7 ,按他的說法,在選車的階段他幾乎完全沒有考慮過 M5 ,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更大的體格對應了更多的用車場景,不僅自己開著有面兒,萬一以後結婚生娃了,也能無縫切換。

而這還只是新 M5 面對的內部競爭,來自外面的壓力,其實同樣不小。

像是混動陣營裏,和新 M5 空間尺寸差不太多的領克 08 EM-P ,前一陣才剛剛官宣降價,入門版本的價格已經沖到了 20 萬以下。有些經銷商的終端優惠,甚至都不到 18 萬。

而售價同樣是 24.98 萬起的理想 L6 也和問界 M7 一樣,不僅尺寸比新 M5 大了一圈,還繼承了理想絕大部分的家用賣點。

純電這頭就更不用說了,全球最暢銷的純電 SUV 特斯拉 Model Y 兩天前才剛剛降價,起售價正好和新 M5 重合;智己 LS6 、小鵬 G6 以及蔚來馬上就要發布的樂道,早就已經去 20 萬上下厮殺了。

新 M5 如果想的是要和它們直接競爭,那今天公布的這個價格,可能還得再往下探探。

但轉念一想,從余承東的角度來看,新 M5 其實大可不必走這些車企的老路,卷價格、卷配置,最後深陷價格戰的泥潭無法脫身。

畢竟有時候車子暢銷與否,靠的也並不只是性價比。

比如特斯拉 Model Y ,在無數的對比中都是那個要啥沒啥的弱勢方,但在 3 月份,它在國內賣出了超過 4 萬台,直接就是一個斷崖式的領先。

再比如保時捷,雖然身爲 SUV 的 Macan 無論是空間、舒適性還是燃油經濟性都非常拉胯,底子還只是個大衆途觀,但依舊不妨礙它成爲最受歡迎的豪華 SUV 之一。

我不否認它們在産品層面也有不少優點,但其中起到更大作用的無疑是品牌力。

特斯拉是個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能源企業,他們 CEO 馬斯克也搞出了星鏈,搞出了 Space X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順其自然的覺得,他連火箭都能搞定,造出來的車肯定也很牛逼吧。

保時捷就更不用說了,長時間在賽事和高端跑車市場浸淫,光是選配一個彩色保時捷 LOGO 就得花上大幾千,想過去都知道這車開出去會多有面兒。

對它們而言,足夠的品牌力其實是超越産品本身的。

這時候再來看鴻蒙智行,其實是很有潛力把高端化溢價,以及領導人魅力打出去的。

畢竟華爲的背書,本身就是巨大的品牌力加持。而在問界 M9 獲得了巨大成功之後,下一台超豪華的 D 級轎車享界 S9 也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亮相了。

如果 S9 能夠成爲下一個 M9 ,國內豪華汽車一哥的位置,應該就能被鴻蒙智行站住。

而今天這場發布會,很明顯能看到余承東已經賦予了 M5 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抛開之前老 M5 的定位,用拉滿的底盤配置和更個性的設計,滿足那些喜歡 SUV 和駕駛的用戶群體。

再加上華爲在品牌力上的潛力,新 M5 瞄准的估計就是 Model Y 的市場。

嗯,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再擴大一些影響力的話,沒准多在社交平台發聲也是個路子。

余總,啥時候開播啊余總!

0 阅读:23

差評君

簡介:大佬不想讓你知道的互聯網真相,關注差評君我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