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廈門篇章”

中工網 2024-02-21 04:21:06

原標題:萬物和諧,綠水青山蘊福祉(引題)

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廈門篇章”(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钊 陳曦 羅娟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

春回廈門,從鹭江水道回首北望,青山萬裏綿亘不絕,只此青綠不負海島的盛情,綿延山的詩篇;憑海臨風向東南翹首,越過台灣海峽,浩淼太平洋連接五大洲的風濤拍岸擊礁,喚醒海的情緣;環灣顧島開“大廈之門”,城中望山山中看水,海天一色人城交融,盡顯生態之美。

“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顔值的生態花園之城”,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時,如此形容鹭島。

如今,廈門這座胸中藏山蘊海的宜人之城,正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美麗中國高顔值樣板”,爲美麗中國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廈門篇章”。

共賞生態之美

從空中俯瞰鹭島,位于廈門本島西南側的筼筜湖和東北翼的五緣灣遙相呼應。在不少廈門人的眼中,這是一雙能夠洞見廈門生態之美的“眼睛”。

與筼筜湖一樣,五緣灣也經曆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生態修複。

20年前,五緣灣因4次築堤、圍墾,一度被爛泥地、曬鹽場、魚塘蝦池所占據,海水汙濁,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只有廈門全市平均水平的39.4%。

如今,5座拱橋如長虹般橫跨灣區兩岸,落日余晖下白帆競渡、鷗鹭翔集,比肩世界一流灣區的城市天際線倒映在海面上,海天相映澄淨通透,遠遠看去猶如眼中有光的“少年之眸”。這片海,成了戴爾、恒安、喬丹等300多家企業總部爭相集聚的“寶地”,也成了廈門人眼中的“光”和“夢”。

“治理五緣灣,我們本可以填海造地、一填了事,但廈門卻‘把海還給大地’,清淤還海、引水入灣、跨海架橋……”談起五緣灣的“生態之治”,廈門市原副市長、原五緣灣片區開發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潘世建眼神中滿是自豪,在他看來,廈門的生態之美,美就美在“我們把最美的風景留給人民”。

五緣灣沿岸風景最好的地塊,都被用于建設濕地公園、醫院、學校、公共活動空間等場所。得益于當年“超前”的規劃,廈門市民如今可以在長2000米的沙灘上享受閑暇時光,在8000米環灣步道上享受“富氧”的奔跑,在99公頃濕地公園享受休憩……

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關注五緣灣冬候鳥活動的廈門市觀鳥協會會長彭志偉,曾擔心城市發展會對候鳥棲息地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然而,在這個春節前,他每半天在五緣灣觀測到的鳥類就接近50種,種群數量創曆年之最。

“廈門在城市發展中不斷向生態釋放善意的同時,也收獲自然的饋贈。我們正從當年的決策中持續獲益。”廈門市湖裏區常委、副區長王達告訴記者,近年來五緣灣片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大幅提升,財政資金總收益累計高達428億元。在他看來,把最好的資源留給生態、留給公衆、留給文化的五緣灣,诠釋了“城市客廳”的生態定義。

對于廈門的生態之美,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何子張有著自己的觀察。與大部分中國城市按照城市中心或中軸線規劃建設不同,在他眼中,廈門的魅力在于265公裏的海岸線。“廈門堅持‘親海’而不‘侵海’,沿‘邊’建設城市,通過海洋生態修複,推動生態産品的可持續供給,讓更多人能夠共賞生態之美。”何子張說。

依托海灣、海岸資源開發郵輪遊、海釣遊、帆船遊、遊艇遊等多元旅遊産品,依托灣區建設以生態居住、休閑旅遊、醫療健康、商業酒店等現代服務産業爲主導的城市新區……數據顯示,在優質生態的帶動下,廈門正邁向生態旅遊融合發展之路,文旅經濟已經成爲廈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雙千億産業鏈。

共享生態之福

海洋不僅是廈門的生命線,也是廈門馳騁千億藍海的“聚寶盆”。

從島內驅車西行約半小時,便能到達廈門生物醫藥港。其中占地4.5萬平方米的藍灣工業園裏,潛藏著“逐夢蔚藍,向海問藥”的煉“糖”史。

在工業園內的氨糖原料全密閉智能化生産線上,工作人員往來忙碌。而這條生産線上生産的,是從蝦蟹殼中提取高純度的“關節糧食”——純度大于99%不含鉀、鈉、氯的高純硫酸氨基葡萄糖。

“在2005年之前,我們國內並沒有生産高純氨糖的技術,只能把從蝦蟹殼中提取的甲殼素原材料低價賣給國外,再以百倍、千倍的價格從國外買回氨糖類産品。”廈門藍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芬告訴記者,藍灣之所以能夠打破歐美日對海洋生物多肽技術的壟斷,正是得益于廈門濃厚的“海洋氣息”。

作爲我國海洋學科的發源地,早在20世紀90年代,廈門就發掘親海、近海的海洋生態優勢,直面海洋産業發展瓶頸和産業技術短板,打造“政産學研用”一體化的海洋産業協同創新體系。

藍灣的“煉”糖技術便源自面朝大海的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實驗室,這一實驗成果在藍灣車間內破解了海洋生物多糖快速批量幹燥的世界性難題,實現了規模化生産。

在海洋三所的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6個液氮超低溫凍存庫“冰封”了4萬多株來自中國近海、深遠海、極地等多種環境的海洋生物菌種。“隨著未來對樣品和菌株大規模測序的實施,會有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藥源被發現,也會有更多高端海洋生物醫藥制品在廈門誕生。”自然資源部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原主任、首席科學家邵宗澤介紹。

“在好生態中孵化好産業、在自然之海中壯闊産業之海。”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廈門將以創新驅動挖掘藍色潛能,海洋新興産業增加值預期可達1000億元。屆時,廈門全市海洋生産總值有望達到3000億元,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將達到30%左右。

共建生態之城

沐浴冬日晨光,沿著全長2.6公裏、宛若“海上緞帶”般的騎行道在“海中騎行”是怎樣的感受?

今年60歲的原廈門紡織廠工人孫處,每個周末都會到杏林灣的海上自行車道上騎行打卡,感覺“再惬意不過了”。

距離孫處所在的騎行道不到5公裏的海面上,今年55歲的廈門市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船長杜民成正按照智慧中心發來的定位坐標,駕駛著“馬銮23號”環衛船趕往杏林灣。他的工作任務一如往常——追蹤並清理海漂垃圾。

據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秋茹介紹,1994年廈門在全國率先成立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專職負責海漂垃圾的收集、轉運和處置,站內現有職工和社會化清潔作業人員150余人,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約3000噸,而這些“海上美容師”中,超過六成曾是當地漁民。

從事水産養殖近30年的杜民成,曾經也是這片海域的“墾海者”。爲修複流域生態,廈門決定整治無序養殖,以削減內源汙染。那些年,累計清退馬銮灣內魚塘蝦池約14.95平方公裏,老杜家的漁排也在被清退之列。離開漁排後,老杜便加入了“海上美容師”隊伍,“回饋曾養育自己的這片海”。

這一輪退墾還海爲馬銮灣騰出了8平方公裏的水域面積,也大大改善了灣內的水動力環境。杜民成笑著說:“我們不再是汙染者,而成了美麗廈門的締造者。”

在廈門,共同締造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方法。

早在2013年廈門便編制了《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提出堅持共同締造,讓人民群衆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探索一條以“自治共管”模式爲基礎,“參與式治理”爲核心的生態治理新路徑。

翻開廈門地圖,以廈門本島爲中心,345平方公裏的海域面積承載了市域1700平方公裏範圍內13條小流域的汙染物輸入。如何治水?背後也暗藏著“共同締造”的發展遠見。

回想起2020年8月在筼筜湖保護中心舉行的“市民湖長”海選中當選,“50後”的廈門市海滄中學退休教師陳亞進不由摸了摸自己身上印有“市民湖長”字樣的藍色馬甲。他說自己也是“共同締造”的參與者。

近年來,廈門以“河湖長制”推動“河湖長治” ,打造“以人爲中心”的全民參與、全民共治、全民獲益、美美與共的生態治理新模式。“市民園長”“市民湖長”“警官河長”“企業河長”等“生態頭銜”應運而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也就此成了廈門人共同參與的“家事”。

如今,廈門島內的城鎮化率已達100%,“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城市形態,決定了海城依存、互爲支撐的城市特點。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決定了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綠色發展的走向。自然資源部生態修複司副司長盧麗華在介紹“廈門實踐”的經驗和啓示時表示,廈門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實踐經驗,給予了我們必須注重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相統一,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度謀發展的重要啓示。

決策共謀,變“你和我”爲“我們”;發展共建,變“要我參與”爲“我要參與”;共管共享,變“靠政府”爲“靠大家”。放眼鹭島,人與自然、時間與空間在這裏相互交織,勾勒出萬物和諧、綠水青山蘊福祉的生態畫卷。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