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考試成績決不能按“鬧”修改|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評論5 2024-05-11 19:30:25
大學要對靠“鬧”改成績的行爲明確說不。 ▲學院教務員簽字手寫的學生成績修改說明。圖/網絡截圖 文 | 熊丙奇

大學生成績也能修改?近日,陝西一高校教師稱被多次要求修改學生成績,引發關注。

據央廣網報道,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名專職教師,于近日向媒體反映:今年1月,自己所帶課程的期末成績出來後,1名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家長以“影響孩子前途”“造成汙點”爲由要求爲學生修改成績,並對老師進行語言上的威脅。該學院相關人員也多次提到該家長“有背景”,要求老師修改成績。

另外,該教師還反映,學院爲了給另一位補考學生修改成績,在這名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該課程的成績錄入權限從系統上轉移,由其他老師將不合格的成績修改爲合格分數。

原本正常的考試,爲何會出現修改成績的不正常之事?原本屬于老師合理權限內的考試,爲何會受到多方幹涉?到底是什麽壓力讓學院私下修改了學生成績?針對諸多疑問,該校宣傳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學校已成立調查組,其他信息還不清楚。

對此,學校確有必要進行客觀、公正的調查,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如果確實存在學生、家長以及學校有關人員要求教師修改成績,甚至直接進入教務系統違規修改的問題,必須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從媒體報道信息看,這名教師始終堅持原則,該給學生多少分,就給多少分,拒不修改,非常可貴。這不僅是堅持教育原則,維護考試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更是以實際行動踐行嚴格要求,不給學生成績“放水”。

學生、家長對考試成績有疑問,提出複核,是其正當權利。如果複核不存在考題難度、評分規則等問題,那成績是不能隨意修改的。這是大學教學管理的基本規定。沒有正當理由,卻明目張膽地要求教師修改成績,無疑就是無理取鬧了。

出現這種荒唐事,學校怕“鬧”是一方面原因。一些學校擔心學生、家長“鬧”出輿情,于是要求教師“息事甯人”,把成績改了算了。

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成績直接影響到保研、評優、畢業、就業等,有的學校也會希望成績“好看”一點。此前就有媒體報道,有教師反映,學校要求教師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顯然,這些學校忘記了育人職責。

因此,要加強大學的教風、學風建設,就要把教學自主權交給教師,同時改革考核評價體系,引導教師把更多精力用于教育教學,從嚴要求學生。對于教師嚴格評分的做法,學校應鼓勵、支持,而非相反。

據報道,要求教師修改成績的學生家長除了聲稱要告到教育廳,還稱“我跟你們學校的某位老師有點關系”,是“某研究院的院士團隊成員”。這就提醒,學校要調查其是否存在利用自己和校方的關系,要求修改學生成績的行爲。

要知道,家長不管幫孩子修改成績是否最終成功,只要存在這類行爲,都屬于不當行爲。此外,值得追查的是,該學院是如何越過教師本人,進入教務系統修把學生的補考不通過改爲通過的。

當前,我國正在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在此要求下,就必須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堅持嚴格的人才培養標准。

爲此,大學更需對靠“鬧”改成績的行爲明確說不,並對威脅、幹擾教師履行教學職責的行爲依法依規追究。無論如何,逼教師修改成績這類事,都不應該發生在大學校園裏。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柯銳 校對 / 劉軍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