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憶|蔡紅星:校長不是坐辦公室的,人大代表更不能是

中國國情 2024-03-12 09:49:30

(制圖  鄭偉)

中國網3月12日訊(記者 鄭偉 胡俊)在我國45個沿邊境地級市內,分布著超過80所“國門大學”,它們承擔著推動教育交流、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是展示國家形象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全國人大代表蔡紅星,就是“國門大學”之一的延邊大學的黨委副書記、校長。

在采訪中,蔡紅星向記者分享了他在過去一年中,兩次爲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的故事——

▲2023年3月31日,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爲學生代表講授題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的開學第一課。(圖片來源:受訪人提供)

2023年3月31日,蔡紅星爲學生代表講授了題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的開學第一課。在課上,他向同學們傳達了2023年全國兩會精神,並分享了他首次作爲全國人大代表與會的經曆和感悟;並勉勵青年學子展現當代青年獨有的青春風采,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添磚加瓦。

▲2023年11月28日,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爲學生代表講授題爲《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做新時代延大好青年》的開學第一課。(圖片來源:受訪人提供)

同年11月28日,蔡紅星爲學生代表講授了題爲《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做新時代延大好青年》的開學第一課。他在課上講述了地區紅色文化曆史和學校發展曆程;勉勵同學們赓續紅色血脈,繼承優秀傳統,在新征程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同爲‘開學第一課’,兩次也存在著一些區別——3月份這次授課背景是我剛從北京參加完2023年全國兩會返校,交流的重點傾向于一種‘由上而下’的精神傳遞。11月份的授課所面對的多是剛入校不久的新同學,所以交流的重心一方面是傳播曆史文化、進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則是做好傾聽與解惑,這也是一種‘由下而上’的信息獲取。這兩次授課既是教育職責所在,也是想發揮出人大代表的“橋梁”的作用。”蔡紅星向記者說道。

▲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圖片來源:受訪人提供)

在兩次授課中,蔡紅星還強調了延邊大學作爲“國門大學”所具有的先天優勢與重要使命,並同在場師生圍繞教育規劃與學校發展交流了想法。此外,通過收集建議、研究政策、走訪調研,以及吸納借鑒先進理論與成熟案例,蔡紅星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四份提案,其中有兩份關于“國門大學”建設與發展——其一是關于加強東北地區國門大學建設,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貢獻高校力量的建議;其二是關于將國門大學納入“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的建議。

“人大代表既是一份崇高的政治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崇高使命。履職以來,讓我感觸最大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厚重的責任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顯著優勢。”蔡紅星說道,“校長不是坐辦公室的,人大代表更不是。作爲一名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我的工作圍繞著教育、區域、民族三個關鍵詞展開,但核心始終是‘人民’二字,所以我需要與廣大基層人民群衆——包括師生與少數民族同胞們——多交流、多聯系、多關懷、多共情。人大代表所‘代’的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表’的是群衆願望和要求,能通過親身依法履職參與推動國家發展,爲社會進步盡一點綿薄之力,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