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關稅還要收多久?戴琪給出答案,拜登考慮追加,中方反擊

3號國際站 2024-04-24 15:00:47

2018年和2019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對高達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強行征收25%的懲罰性關稅,說是要保護“美國制造”。2020年美國大選時,拜登曾表示,若自己當選,將取消特朗普這一做法,因爲關稅並沒有打擊到中國,都被轉嫁到了美企和美國消費者身上,反倒捆綁了美國。但是,拜登當選後,並沒有履行這一承諾。如今拜登的任期已到最後一年,他甚至還想效仿特朗普,在對華關稅上加碼。

那麽,美國對華關稅背後,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據參考消息報道,4月20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她預計,關于對價值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審查,“很快”就會得出結論。她還表示,拜登出于“戰略目的”,延續了特朗普時期對中國采取的關稅政策,並將此視爲與北京打交道的有效籌碼。

戴琪還聲稱,“中國鋼鋁産能過剩”對美國構成威脅,需要強有力的回應,稱要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涉嫌所謂“不公平做法”,展開新的301調查。

在美國看來,自己在某些行業落後了,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其他國家“過于先進”惹的禍。此前,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時,就曾明確對中方發出抱怨,稱中國的光伏産品、太陽能電池板等“過于便宜”,還充斥美國市場,讓美國企業無法競爭,面臨破産。她甚至還將此歸罪于“中方提供補貼”,稱這是“不公平”競爭。

耶倫的觀點,也正是拜登政府如今所想,但可笑的是,一來,不能把美國企業的落後,嫁禍到他國頭上,你自己競爭能力有限,就應該多從工藝、技術、成本和市場上下功夫,去努力補全短板,而不是抱怨對手,希望全球市場讓美國一家來做。

二來,阻止氣候變暖,是全球各國達成的共識,中國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就是一個重要的落實舉措,美國無法競爭,就怪中方做錯了?顯然,這只是霸權思維在作怪。

拜登政府准備對中國鋼鋁産品、海運物流和造船業實施所謂“301調查”,也是出于這樣的原因。以造船業爲例,美國當年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但其他國家造船業水平提高後,美國眼見從海外就能獲得廉價的材料和零部件,于是醉心于“組裝”,這才導致自己的造船業沒了産能,沒了競爭力,沒了面子。

如今,中國拿到了全球造船業最多的訂單,美國不檢討自己的問題,卻要“調查”中國,並企圖借此爲強征關稅鋪路,難道不覺得可笑?

這個戴琪,不僅僅只是美國貿易代表那麽簡單,她還是拜登內閣中的對華“強硬派”,特朗普時期對華實施的關稅是否合理,就是她在“審核”。實際上,早在去年底,她就表示審核結果“快出來了”,但近半年過後,她仍只是重複表示“快了”。

這也表明,美國並不希望馬上解除對華關稅。戴琪曾明確表示,對華征收關稅是一個重要的籌碼,貿易談判者從不放棄籌碼。她還認爲,關稅作爲一種工具,可以幫助美國穩固自己的競爭優勢。表達的意思,也直接應驗了那句“拿著錘子的人,看什麽都像釘子”。

對于美方的無理動作,中方也沒有客氣,在美國新一輪301調查啓動前,中方先動手了。商務部發布公告,調查認定原産于美國的進口丙酸存在傾銷行爲,對中國的相關産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並決定從本月20日起,采取相關措施,凡進口原産于美國的丙酸,必須向海關繳納一筆保證金。

中美最近對話比較頻繁,耶倫來了,布林肯還要來,雙方在貿易競爭這一領域,能否“休兵”,達成更多的共識,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0 阅读:290

3號國際站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