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的五年“長尾”之謎

犀牛娛樂官方 2024-05-11 16:34:36

犀牛娛樂原創

文|沈婉婷 編輯|樸芳

《慶余年2》終于要與等待了五年的劇粉們見面。

日前,《慶余年2》已正式官宣定檔5月16日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播出,這幾日的超前巡映禮也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中。時隔五年之後,爲了讓觀衆能更好地銜接起第二季與第一季的劇情內容,台網雙端還分別推出了《慶余年1》的精編版和特別版,足以可見平台方給予這部“預爆款”的排面。

而騰訊視頻站內超1500萬的預約人數,則讓市場充分感受到劇迷們對這部作品空前高漲的期待值。

那麽《慶余年》究竟有何“魔力”能讓觀衆們甘願等待五年、熱情不減當年?不如和犀牛君一起重溫這部作品當年的出圈盛況及走紅“密碼”。

當年的《慶余年》有多出圈?

《慶余年》當年的出圈是全方位的,堪稱2019年的“年度爆款”。

首先是播放表現和市場熱度。自2019年11月在騰訊視頻、愛奇藝上線後,《慶余年》的熱度便始終居高不下,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15日,該劇在騰訊播放量已超68億,愛奇藝熱度峰值達8800,這個成績在當年的劇集市場已經非常扛打。不僅如此,在貓眼、骨朵、Vlinkage、雲合數據等第三方數據榜單上,該劇也連續一個多月霸占榜首。

在社交平台上的反響同樣熱烈。有數據顯示,《慶余年》劇播期間共計斬獲114次微博熱搜、29次抖音熱搜,並拿下今日頭條年度搜索榜單電視劇top 1,還是那幾年爲數不多百度指數破百萬的劇;同時,該劇在B站也激發了網友的二創熱情,其中UP主“逆轉的橋”發布的一條名爲“反穿越:回到現代(商戰AU)”的視頻一度高居B站全站日播放量第一,也助攻了劇集熱度,截至目前此視頻已有近300萬播放量。

口碑方面,豆瓣開畫超10萬人打出8.0分,時至今日評分仍保持在7.9分,評分人數已超105萬,盡管劇版的部分改編內容曾受到一些爭議,但瑕不掩瑜,劇集的整體質量還是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認可。

除了這些“炙熱”的數據,《慶余年》跨越圈層的“爆”還在于掀起了全民追劇與討論的熱潮,甚至“看《慶余年》了沒有?”成爲無數年輕人之間打招呼的方式,更有甚者在外賣備注中玩梗催更。並且,作爲一部典型的男頻劇,該劇獲得了很多女性群體的青睐,根據骨朵數據,在觀看此劇的受衆群體中,女性觀衆的比例超60%。

除了在國內的“出圈”,《慶余年》在國外也收獲了大批海外粉。該劇播出後,已出海新加坡、加拿大、韓國、馬來西亞、美國、越南等多個國家,劇中的“朝堂鬥詩”等名場面更是引發海內外觀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熱議,爲中國文化的出海起到推動作用。

在2020年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上,該劇的編劇王倦和演員田雨分別獲得了最佳改編編劇和最佳男配角,孫皓和主演張若昀、陳道明也皆獲得了提名。2021年,該劇又被評爲“2020 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

以上種種,都足以證明《慶余年》是一部當之無愧的現象級劇作,即使是放在當下的劇集市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複盤“年度爆款”的走紅之道

無論何時,一部影視劇能夠成爲爆款,都是由客觀和主觀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這個定律在《慶余年》身上體現地尤爲明顯。

一則五年前的劇集市場現狀是苦“男頻”久矣,爆款更是屈指可數。

《慶余年》大火的前幾年正是“女頻當道”的時代,17年的《三生三世十裏桃花》、18年的《香蜜沉沉燼如霜》、19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幾乎每年一部女頻大爆款。反觀男頻市場,18年的《鬥破蒼穹》算是大IP裏的翹楚,但最後卻以4.4分的豆瓣評分慘淡收場;巧合的是,同年的《武動乾坤》也以同樣的成績“撲街”。

不過,正是基于男頻IP影視化改編市場長期處于低潮的背景,《慶余年》的出現恰恰填補了市場空缺,滿足了當時觀衆的差異化審美需求。

二則原著小說《慶余年》本身就是一個擁有龐大粉絲底盤的優秀網文。

先說作者貓膩,喜歡看網文的朋友很少有沒看過他的小說的,《朱雀記》《慶余年》《間客》《將夜》《擇天記》《大道朝天》等都是出自他之手。在網文作家裏,貓膩是獨特的存在,其作品既是爽文,又帶有“文青”風格,簡單來說就是不止于“爽”。

《慶余年》也是如此,小說寫作之時正遇穿越題材大熱,但它打破了此類題材的同質化藩籬,區別于傳統穿越作品構建的世界,同時在“爽”的外殼之外表達了更深層次的東西。這種網文就很適合改編成劇。

最後,《慶余年》的影視化改編也迎合了大部分觀衆的口味。

首先在劇情和人物的改編上,劇版一方面保留了原著的主線段落,還原了大量書中的名場面,這也是留住衆多書粉的重要原因。比如範閑參加夜宴被指抄詩後又在醉意下將李白、蘇轼、白居易等多位大家的名詩名句一一背出,這場戲就是小說中的經典場面,也是劇版被廣大觀衆津津樂道的片段之一。

另一方面,劇版在原著的基礎上又做了合理化的改編,包括融入了更多的喜劇色彩、賦予人物更鮮明的記憶點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滕梓荊這一人物的改寫。小說中的這個角色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配角,于範閑而言更像是一個“忠仆”;到了劇中,他的形象被拔高爲一個英雄俠客,是願意爲範閑獻出生命的正義之士,擊中了無數觀衆的心,而他的死也成爲範閑成長的重要轉折點。

同時,《慶余年》的制作班底、主創團隊和演員陣容也屬于強強聯手。騰訊、閱文、新麗的三方合作,編劇王倦、導演孫皓的“雙強”組合,張若昀、李沁、宋轶、郭麒麟等當紅實力派演員與陳道明、吳剛、于榮光等老戲骨的加持,都爲該劇的品質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吸引到來自不同年齡和文化圈層的受衆。

總的來說,無論從市場環境、原著IP的粉絲基礎,還是劇情改編、人物刻畫、主演陣容來看,《慶余年》這部2019年“年度爆款”的誕生都可稱得上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

如今《慶余年2》即將面世,新的一季又將帶來怎樣的故事?我們拭目以待。

0 阅读:59

犀牛娛樂官方

簡介:資深財經記者行業人士共同創建,聚焦娛樂産業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