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實惠出行背後的新質生産力

人民網 2024-05-16 10:08:24

編者按

新質生産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産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産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夯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物質技術基礎的重要舉措。即日起,人民網將推出“向‘新’而行”系列報道,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展現新質生産力激發出來的澎湃活力。

7毫秒,一度電“閃送”2000公裏。

1.7秒,生産車間下線一組動力電池。

充電15 分鍾,能讓新能源汽車行駛 300公裏。

……

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全年新注冊登記743萬輛。憑借節能環保、經濟實惠等優勢,新能源汽車正在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睐。

爲什麽充電比加油更省錢、更環保?讓我們從一度電的旅程說起。

7毫秒“閃送”2000公裏

你使用的“一度電”可能誕生于千裏之外。

數據顯示,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首超50%,風電、光伏、水電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如何讓這些中西部地區的“綠電”供得上、用得好?

在白鶴灘水電站,±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只需要7毫秒便可送至2000公裏之外江蘇;在南方電網柳州換流站,特高壓直流高速開關動作一次僅需21毫秒,相較于常規的直流隔離開關快了將近1000倍。

目前,我國居民電價顯著低于世界主要國家。以北京爲例,2023年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爲每度0.5元左右,約爲德國的1/5,美國的1/2。

特高壓輸電網絡持續建設、技術不斷突破,爲便捷、實惠的充電服務供了堅實保障。

充電 15 分鍾行駛300公裏

“感覺路上的充電樁越來越多了,不管是長途還是短途,新能源車用起來越來越方便了。” 一位新能源車主接受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859.6萬台、同比增長65%;全國共有6328個服務區配建了充電設施、占服務區總數的95%。

當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完善。如何進一步提升充電服務質量?

在比亞迪工廠,全球首創的高電壓電驅升壓充電方案,能夠實現寬域恒功率充電,兼容 300V-750V 電壓範圍充電樁,一舉攻克高電壓車型充電的難題,讓新能源汽車充電 15 分鍾行駛300公裏。

針對北方嚴寒天氣,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讓電池加熱速率提升230%以上,能夠保障極低溫度下快速充電。

充電一次續航1000公裏

當前,我國建成了産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産業體系,市場規模連續8年全球領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锂電池總産量超過940GWh(吉瓦時),同比增長25%。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心髒”,其能量密度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和實用性持續提升。

在甯德時代,第三代CTP技術的麒麟電池,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讓新能源汽車充電一次續航1000公裏的設想正在變爲現實。

位于江蘇的甯德時代“燈塔工廠”,生産一組電池僅需1.7秒,缺陷率降到十億分之一。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産,將勞動生産率提高了75%,能源消耗降低10%。

實惠出行背後,我國新能源産業新品牌不斷湧現、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産品接踵而至、新模式應運而生,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新質生産力正在加速形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