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大普及的背景下,教師靠什麽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

人文之光 2024-05-11 10:16:33

當代社會,高等教育處于大普及的狀態。因爲從90年代後期到現在,高等教育不斷擴招。而學曆擴招這玩意,本來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事情。比如在1980年代,能考上中專的就算頭部考生,能考上本科的,生態位不亞于現在的清北複交。但是因爲不斷的擴招。所以,在1980年代相當于小學不能畢業的排名,在2010年代都能讀個大專。

學曆大擴招的背景下,教師想靠學曆又是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是很難的。

1、教師學曆優越感的危機

在1990年代、2000年代,大學擴招還不明顯的年月,中小學教師普遍能通過學曆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因爲那年頭,小學老師主體是中專、大專的,中學教師則有大專和本科的。當然這個學曆結構現在看起來很平常,而且,從主流角度來說,多數中小學教師屬于學曆賽道的非優質選手——因爲那時候,能考上大學但又考不上太好的,才會選擇師範類專業(雖然也有北師大這樣的985,但比例不大,而本文說的是主流)。不過,在學曆稀缺的年代裏,能讀個中專都算勝利的時代,教師確實有學曆優越感。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非但本科擴招,碩博也隨著擴招。並且,學曆還出現了集中狀態。所謂集中指的是,本碩博組團湧入大城市,而大專中專和沒學曆的,留守在小城市縣城和村鎮。而這也意味著,教師的學曆優越感也受到沖擊了——比如在城市的學校教師開家長會,可能家長主體都是碩博學曆,而台上的教師卻是本科生。這就意味著,城市的教師,學曆方面的優越感不複存在。

當然,即便是在小城市和縣城,也充滿了民辦本科生和大專生出身的家長。而很多小城市和縣城的教師,學曆差不多也就是本科左右。本科生的教師和大專生(或者民辦本科生)的家長相比,學曆優越感雖然有一些,但也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當代教師的學曆優越感處于危機狀態:畢竟,我的一個粉絲說過,開家長會的時候,太多的家長的學曆比教師高甚至不亞于教師。

2、悲劇

其實東亞當代的教師普遍存在定位錯誤,那就是認爲自己高人一等。

在歐美,教師其實就是收錢提供服務的服務員或者提供教學勞動的教學工人。而學生和家長屬于購買服務的一方。雙方是平等的。但是在東亞,很多教師卻幻想高人一等,淩駕于社會之上。比如對于貪官被抓的新聞,老百姓可以拍手稱快。而男老師QJ女學生,或者女老師勒索敲詐家長的新聞被爆料,就會被部分教師和教師的走狗解讀成抹黑教師,甚至還認爲存在陰謀論,並恐嚇相關記者,認爲他們是美國和日本的間諜。

教師的走狗,其實就是被教師PUA的可憐蟲。他們人生所遭遇的苦難,其實配得上他們的認知。他們的財富會被部分無良教師的PUA手段騙走,而後,他們的子女,差不多也會面臨男丁做賊,女娃淪落風塵的悲劇。

1 阅读:100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7:50

    當今,教師只是一個普通打工者,養家糊口而已,所謂的優越感只不過是比如小編之類賦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