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爲推銷《文心雕龍》,擋路攔沈約之車

讀史 2023-05-18 09:43:40

01、三都賦成,洛陽紙貴

左思少年時,學無所成,父親左雍爲此曾對朋友們說:“左思所知道的,還不如我少年時代的多。”

左思聽後,開始發奮讀書,進步很大。他在完成《齊都賦》後,又想爲三國時的魏、蜀、吳三都作賦,恰巧這時妹妹被選進宮,全家也隨著遷居京師洛陽。

到洛陽後,他去拜訪中書著作郎張載,詢問有關四川的風土人情,收集材料,開始構思創作《三都賦》,前後花了十年時間。

這期間,他在家裏包括廁所在內的所有地方都放了紙筆,偶爾想到一個妙句,就馬上寫下來。爲了多讀書以廣見聞,還請求皇帝讓他當了秘書郎。

賦剛寫成,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但他自己非常自信,不過也擔心別人會因他相貌醜而小看他寫的賦,于是就把《三都賦》 送給當時名聲很大的皇甫谧看。皇甫谧讀後,大爲贊賞,親自爲賦寫序,張載、劉逵還爲賦做了注釋,從此《三都賦》開始被人注意。

張華看後贊歎道:“這是可以跟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相媲美的作品,讀後使人感到猶如美酒入口,余味無窮。”

這樣一來,京城裏的豪門權貴人家就競相買紙傳抄,使得洛陽街上的紙價爲此上漲了好幾倍。

02、屋下架屋,不免儉狹

東晉時,庾仲初(名闡)寫作《揚都賦》來描繪揚州,完成後,送給庾亮看。庾亮因爲庾仲初是自己同族親戚的緣故,大力爲《揚都賦》宣揚,以提高它的身價,說:“可三《二京》,四《三都》。”

意思是說,《揚都賦》可以與東漢張衡的《二京賦》合而爲三,和西晉左思的《三都賦》合而爲四,與它們媲美。

因爲庾亮的稱贊,人人競相抄寫,都城的紙張價格因此貴了起來。當時,太傅謝安知道情況後說:“《揚都賦》這種文章簡直是在屋子裏面再架屋子,事事都模擬仿效別人,免不了內容的淺陋貧乏。”

03、名著人不識,劉勰阻沈約

劉勰完成了他的傳世傑作《文心雕龍》,自己很滿意,但是當時文人認識不了它的價值和意義。

劉勰想請文壇領袖沈約加以評論。沈約是梁代重臣,聲威顯赫,劉勰無法接近他。迫不得已,他只好背著書稿,在路上攔住沈約的坐車,當面說明自己的來意,就像推銷商品的小販。

沈約馬上接過書稿看起來,認爲寫得好極了,深得文理。由于沈約的贊賞,劉勰和《文心雕龍》很快就名聲大振。

04、薛盧稍解把筆,余人驢鳴犬吠

文學家庾信本是南朝官員,出使北朝時被扣留,很多年後才回歸江南。在北方,他看得上的文章只有溫子升的《寒山寺碑》。

回到南方後,有人問他北方人物如何,他說:“唯有寒陵山一片石可以和我一道談論。文人薛道衡、盧思道稍微有點懂得提筆作文之法;此外諸人不過是驢鳴犬吠,徒然在人耳邊喧鬧而已。”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