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這種癌不會複發?真相

博惠評健康 2024-05-08 06:15:32
沒得癌症的人當然希望不得癌症,而得了癌症的人治療後最希望不要複發,癌症不複發就表示治好了。 但問題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存在複發的可能,就像沒有得癌症的人,以後都有得癌症的可能,有什麽辦法可以預防複發嗎? 所謂“預防”複發,當然並不是說保證以後肯定不複發,准確地說是盡可能把複發的風險降低。不過,有一種癌症手術切了就肯定不會複發,那就是“原位癌”。 原位癌是相對浸潤癌而言的,沒有浸潤,局限于粘膜上皮層或皮膚表皮層內,也就是沒有突破皮膚或粘膜下的基底膜侵犯到周圍組織。原位癌手術切除後就不會複發,前提是要完整切除而且病理檢查要全面,以免遺漏可能同時存在的浸潤癌(也就是說,可能病竈同時存在原位癌和浸潤癌,但由于沒有完整切除相當于只是取樣,或者完整切下來的組織沒有全部檢查,那沒有檢查到的部分可能剛好是浸潤癌,那報告所謂的原位癌沒有反映全部的真實)。 對于浸潤癌而言,由于已經浸潤突破基底膜侵犯周圍組織,不管分期早晚,都有複發轉移可能,差別只在于概率大小。以下四種情況治療後不易複發: 一、所得的癌症病理類型好,不容易複發。 在得不得癌症這個問題上,確實有的人“命好”,有的人就是不容易得癌症,天生“底子”(基因)好;而在得了癌症會不會複發這個問題上,也同樣有的人“命好”,他得的癌症病理類型就是好,容易治愈,治愈率高,也就是複發率低,比如分化型甲狀腺癌,Her-2陰性/ER陽性LuminalA型乳腺癌。而像膠質母細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腺癌膽管癌等都是較容易複發的腫瘤。 二、所得的癌症分期很早,不容易複發。 這個更好理解,分期早,說明腫瘤局限于原發竈,沒有擴散轉移,通過手術等手段基本上就可以把腫瘤清除掉,留下殘存病竈的機率小,以後複發的風險概率當然就低。比如同樣是結腸癌,I期,II期複發率比III期複發率低,所以癌症發現得早,治愈的概率就高,將來複發的可能性也就更低。 三、得了癌症後治療規範,不容易複發。 預防複發最重要的措施並不是在治療結束之後,而是在治療之前的決策和治療過程中,也就是說,正確的治療決策和規範的治療執行,是降低複發風險最重要的措施,而不規範的治療是導致以後複發的重要原因。你想啊,連治療都不規範,以後複發風險不高才怪!在治療的時候,好好配合治療,按規範去治療,盡最大可能消滅癌細胞,這是最最重要的。比如,早期癌症手術,首先手術得規範,如果手術前需要做新輔助化放療,那得規範做,如果手術後還要做輔助治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不同的癌症要求不一樣),也得規範做。 四、有良好心態的人,不容易複發。 要保持良好心態,癌症治療後回歸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就是說,在心態上不要總是活在癌症的陰影中,積極樂觀的心態既是預防癌症複發的“良藥”。 五、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不容易複發。 很多人總問如何提高免疫力來預防複發,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總想著去找偏方秘方來提高免疫力。其實不要想著去吃什麽保健品或所謂偏方秘方增強免疫力預防複發,這基本是忽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就是最好的預防複發的“秘方”,比如不吸煙喝酒,不暴飲暴食,不胡吃海喝等等...可這些不花錢的東西,很多人做不到,或者根本不願做,他只希望能有什麽保健品或偏方秘方吃了就可以預防複發,然後生活中照樣可以“胡來”,實在太可笑。 六、做好隨訪,定期複查。 這本身當然不能預防複發,但可以及時早發現可能的複發迹象,這樣就可以早做處理,不至于到失控的程度,那就太晚了。而且隨訪的過程也是對一種監控,一種對生活方式的督促,比如肺癌病人隨訪時醫生監控戒煙;比如早期乳腺癌手術的隨訪,醫生會監控你的體重情況,不要超重肥胖。
1 阅读:534

博惠評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